小升初“公民同招、全面摇号”的风甚是喧嚣,小升初最新走向一览

小升初“公民同招、全面摇号”的风甚是喧嚣,小升初最新走向一览


受到疫情的影响,武汉市小升初的升学进程几乎停滞。而与此对比强烈的是,近日全国范围内多个大城市陆续公布了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而且,小升初升学全部实行“公民同招、全面摇号”。

对此,很多对“全面摇号”持否定态度的家长更是感到“风声鹤唳”。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近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的小升初升学政策动态。

近期,广州市公布小升初政策细则;江苏、浙江、上海同日官宣小升初政策。当然,这四个省市公布的都并非是最终落地政策,比如广州市出台的就是“征求意见稿”,部分政策都还未最终确定。


但就相关政策而言,对于武汉市的小升初家长,最值得关注的主要集中在三点:


1、民办初中招生能否跨区?

2、民办摇号失败是否保底?

3、公办外校是否参与摇号?


下面,就针对以上四个省市目前公布的升学方案和大家具体展开分析——


民办初中全面摇号


关于民办校百分百摇号,四省市的政策都比较一致: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全部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计划招生数的,实行全部录取。


这个摇号不是学校摇,是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具体操作规则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民办招生能否跨区


关于民办招生能否跨区,四地政策也基本相同:在学校审批机关的辖地内招生。


其中,广州、上海两地明确表示,有寄宿条件的民办校可以跨区招生;江苏、浙江两地则表示: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是不得跨市域招生


简单来讲,可以这么理解:无寄宿条件民办学校区内招生(对标武汉市的7所公参民办初中),有寄宿条件民办学校可跨区招生,但仅限市内招生(对标华一寄等纯民办学校)。


摇号失败能否保底


在公民同招方面,除了“同步报名、同步录取”的要求,家长们最关心的焦点就是:如果孩子参加民办初中的摇号失败,是否还能回到原本对口的公立学校就读?也就是说,公办能否保底?


对于这个问题,各地还没有出台非常明确的方案。


但在上海市公布的相关政策中透露,如果报名民办初中没有摇号成功或放弃进入摇号的民办初中,仍然可以回到公办对口的招生序列,但同类排序靠后,如果原本对应的公办初中学位已满,就将由教育部门统筹录取。


因此,参与民办初中录取的摇号很可能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旦摇号失利,甚至无法进入原本对口的公办初中。当然,如果原本对口的公办学校并非热门学校,这一风险也会相对低一些。


当然,在其它省份去年公布的小升初升学政策征集意见稿中,也不乏一些地区是设置了“对口保底”的政策细则的,包括广州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在就“对口保底”的相关问题继续进行研究讨论。


公办外校是否摇号


公民同招除了涉及民办初中全面摇号的问题,还涉及到当地的公办外国语学校如何招生的问题。


其中,浙江省的杭州外国语学校以及上海市三所公办外校的招生方式基本上维持不变,依然是通过自主选拔的形式进行;


而广州外国语学校则同样适用全面摇号政策,失去自招权利;


江苏省的政策细则则暂未提到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武汉市小升初而言,如果外校招生同样适用全面摇号,想必会对小升初阶段的升学选择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武汉外校美加分校的性质也是属于民办类,即使外校本部能守住自招权利,美加分校能否幸免就很难说了。


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


对于九年制一贯制民办学校,在保证小学直升需求后若仍有招生名额,且报名人数多于剩余名额的,“全面摇号”规则同样适用。


但整体而言,九年一贯制学校受到公民同招政策影响会比单纯的民办初中小了不少。


武汉是否实行全面摇号


近段时间,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部分初中其实已经有开展招生工作的意愿和倾向;但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对于义务阶段招生工作的把控极其严格。这不得不让人对全面摇号的到来产生一丝警惕。


之前,我们也对全面摇号的落地进行过一些分析和预测——民办全面摇号已成定局?未必!武汉小升初未来政策走向分析


但通过近段时间的感受,武汉2020实行民办全面摇号的几率似乎有所上升。而随着疫情逐渐向好的态势,相信武汉市2020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方案、包括新中考改革的相关方案也将陆续浮出水面。


我们将密切关注武汉市小升初升学政策改革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帮助大家了解和分析未来的升学走向和应对方案。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关注本号,私信发送01,即可免费领取各年级学习资料。

关注本号,私信发送02,即可获取2020自励未来书画展评活动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