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應備考:幾種論證錯誤的辨別

從2015年綜合應用能力B、C類聯考開始考查論證評價題型,要求指出4處論證錯誤,主要錯誤類型有論據不充分、概念不明確、推理不嚴密、判斷不準確,雖然論證評價最新的聯考題目考查要求有所變化,不要求指出具體的錯誤類型,但仍有一些地方的省直、市直事業單位考試中,仍然要求從上述4種錯誤中指出錯誤類型,那麼,對於這4種比較容易混淆的錯誤類型,該如何區分?

01

論據不充分

邏輯漏洞的源頭在證據,證據不足以支持論點,論據不足使得結論缺乏有力支撐,結論一般是準確的,但結論為真,缺少條件。論據錯誤,如論據不相干、論據本身錯誤、預期論據、對比時數據孤立(不全)均屬此類。

例:面對冰蓋面積增加的現實,戈爾辦公室依然堅持認為北極冰蓋減少的大趨勢並未逆轉,因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的其他因素的狀況並沒有根本改善,並且有不斷惡化之勢,他們認為,到2015年夏天北極冰蓋面積還有可能減少到100萬平方千米以下,可見戈爾的預言是正確的。

以上論證中,論據為“他們認為,到2015年夏天北極冰蓋面積還有可能減少到100萬平方千米以下”,結論為“可見戈爾的預言是正確的”。戈爾預言冰蓋最早會在2014年消失殆盡,但論據只是認為有可能減少到100萬平方千米以下,與結論中“消失殆盡”之間,還缺少些一條件(比如冰蓋面積一直會減少,不會再增加),屬於條件(論據)不充分。且“可能減少到100萬平方千米一下”,屬於預期,作為論據不夠充分。

02

推理不嚴密

邏輯漏洞在過程,論據正確(如論據錯誤,則歸為論據不充分),結論可以為真,但推理並不一定的得出唯一的結果,存在其他結果的可能。具體表現為:強加因果、以偏概全、類比不當、統計學謬誤(平均數、百分數)、歸因不當等。

例:從研發方向看,M國排名前10的企業90%的研發資金投入高新技術應用領域,排名前100的企業近70%的研發資金也投入上述領域,企業在理論研究領域的投入較少,說明M國科技研發有重技術應用、輕基礎理論科學的特點。

以上論證中,論據中只列舉了排名前10的企業和排名前100的企業,分別將90%和70%的研發資金投入到高新技術應用領域,企業在理論研究領域投入較少(論據為真),結論為“M國科技研發有重技術應用、輕基礎理論的特點”,但忽略的M國科技研發主體,除了企業,還有高校、政府單位等,由於推理不嚴(以偏概全),導致結論表達不夠準確,但邏輯錯誤原點是推理不嚴。

03

判斷不準確

邏輯的錯誤點在結果,條件(論據)、推理(論證)均無錯誤,結論表達有誤。常見的如絕對化表述、因果矛盾(前後矛盾)。

例:大量癌症相關的家族遺傳病學研究發現,某些基因突變,比如BRCA1/2對於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NF1對於兒童神經細胞瘤,能夠極大增加突變基因攜帶者患癌的幾率。這些可以看作支持“癌症能夠誘導基因發生突變”在流行病學和統計學上的間接證據。

論據“某些基因突變能夠極大增加攜帶者患癌幾率”,而其所支持的結論“癌症能夠誘導基因發生突變”,前後所述矛盾。

04

概念不明確

從論據、論證、到結論,沒有保持概念的確定性,前後概念發生轉移。

例1:因為冰蓋融化,冰蓋反射太陽的面積減少,反射太陽的熱量也減少,從而使氣溫升高,導致氣候變暖,所以北極冰蓋的消退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根本因素。

論點中的“北極冰蓋”只是論據中的“冰蓋”的一部分,該段前後主語“冰蓋”、“北極冰蓋”範圍不一致。

例2:細胞基因組中與腫瘤發生相關的某一基因發生突變,馬上就會形成癌症,並不會生長至細胞群體中一系列新的偶發突變產生。與細胞增殖有關的基因突變,使某些細胞在選擇中具有競爭優勢。再經過類似的過程,逐漸形成一系列攜帶與癌相關的突變,然後形成具有癌細胞一切特徵的惡性腫瘤。

該段中結論說“某一基因發生突變,馬上就會形成癌症”,而後面則雲“突變需要再經過、逐漸形成、然後形成惡性腫瘤”,該過程用“馬上形成癌症”表達,不夠準確。

綜應備考:幾種論證錯誤的辨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