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去甘孜藏區的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先要到磨西鎮。

磨西古鎮位於“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的腳下,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和重要驛站。據說這裡還是康定情歌的的發源地。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磨西一詞在藏語裡意思是“不懂”。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隊漢商從此經過,正好見一靜坐的喇嘛,便請教這裡的地名,喇嘛不懂漢語,於是用藏話回答了一聲“磨西”(意為“不懂”),而幾個漢商就把磨西當成了地名。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但是另外一種說法是:“磨西”為古羌語,意為“寶地”。還有的說磨西原名磨西面,是氐人後裔白馬人聚居地。那前兩種就說不通了。(還是理解為不懂吧,因為我沒搞懂。)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磨西鎮海撥約1600米,一般人都不會有高原反應。主要居住有漢族、彝族、藏族等12個民族,民風淳樸,風景宜人。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磨西鎮的地勢南低北高,雅加埂河與燕子溝河左右環抱,圍出50米深的峽谷,形成了大約50平方千米的舌狀臺地,站立高處遠眺,臺地猶如蜿蜒的巨龍,而磨西鎮就建在巨龍的脊背上,所以又把磨西叫做龍脊上的古鎮。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由於到處都在大力發展旅遊,造成了大批古鎮,老街的商業化和同質化。只要一看到到處是酒吧,民宿,燒烤攤,基本就不會有什麼特色了。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磨西最讓人歡喜和流連的,就是空氣特別好,視野開闊,讓人神清氣爽。這裡的天真的很藍,雲真的很白。抬眼是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巍巍雪山,遠眺是秀美的田園風光,哥特式式教堂建築,藏式賓館群,穿鬥木質民居。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古鎮附近也有農家溫泉可以泡,天氣晴好的早上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瑰麗景象,非常漂亮,所以心情也會很好。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石板鋪設的古鎮上,那些用做舊的木板新建的仿古房舍,讓人不由感嘆,曾經的繁華彷彿如一場夢。可能只有觀音寺內那株稱之為定海神針的大杉樹,才能讓你觸摸到曾經的歷史。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到磨西,當然不會錯過天主教堂,也有人說,這是唯一值得去看的。很多人是對哥特式建築的好奇,而我卻對教堂的歷史更有興趣:是什麼原因會讓外國傳教士在這樣偏遠之地,在藏傳佛教的地盤上,修建一所教堂?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1850年,法國傳教士勒努(漢名羅勒拿)以商人、旅行家、探險家的身份一路得到雲南麗江、迪慶、西藏和四川康巴地區的活佛、喇嘛、土司、頭人的信任,最終到達了磨西,他把天主教帶到了磨西,乃至康巴大部分藏區。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相傳1892年左右,法籍傳教士彭某,在四川丹巴傳教時遇害,獲賠白銀2000兩。其弟用這筆賠償在磨西置地,為後來磨西修建天主教堂作準備。彭弟初來磨西,租一湯姓院落立足傳教,邊發展教徒,邊選址籌建磨西天主教堂。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1918年,彭弟主持修建磨西天主教堂,1922年完成神甫房,1926年鐘樓和經堂落成,天主教堂竣工。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個人一直不喜歡趕場式的走馬觀花,一個地方的美景,是要慢慢觀賞,一個地方的歷史,更需要時間細細品味。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十個背哥九個窮,背架子彎彎像條龍”。到了磨西,不能不去的是磨槓嶺,川藏茶馬古道四川段,雅安到康定是其中最艱辛的一段。起於漢代的磨槓古道,那浮動的歷史煙塵中,或許還能聽到隨風隱隱約約地背夫的號子聲。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一天一碗水,二天泥頭睡,三天三道橋,四天瓦窯坪,五天龍巴堡,六天到冷磧,七天瀘定橋,八天瓦斯溝,九天裡是大壩,一到橋頭幾響刷……”


蜀山之王腳下,龍脊上的古鎮,用冰川的溫泉洗茶馬古道風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