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課老師使用積分管理促進學習的簡易操作方案

自從分享班級積分管理辦法以來,也收到不少老師的留言,說自己不當班主任,可不可以用積分的辦法來管理孩子的學習?

當然是可以的,教育e積分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其中包含了班級自主管理,Pk高效課堂和家校共育三大板塊。其中的Pk高效課堂就是專門針對任課教師使用積分管理的方法。

任課老師使用積分管理促進學習的簡易操作方案

根據我個人和專家團很多老師的實操經驗,特梳理一份任課教師使用積分管理的積分標準(初期導入時使用,熟練後再升級),供大家參考。

1.課堂積分標準

(1)上課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累計答對三次可換加1分(周與周之間不清零,即本週答對2次,下週答對1次,累積到三次就可換加1分)。

(2)課堂認真聽講,無隨意亂說話,做小動作、瞌睡等違紀行為每週獎勵3分;凡出現上課隨意說話,做小動作,瞌睡等違紀行為的,當週沒有獎分,情節嚴重者扣2分。

2.作業積分標準

(1)能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所有書面作業並按時上交,當週獎勵3分。

(2)不能按時完成和上交作業的同學,每次扣1分,不設下限。

(3)抄襲作業者,一經證實,每次扣2分。

3.測試積分標準

(1)平時學科單獨組織的小測試,滿分者獎勵2分,達到班級優秀標準者(班內前15%)獎勵1分。

(2)日常檢查測試成績進步明顯,老師點名表揚者(根據測試情況,適當選擇有進步的同學點名鼓勵)獎勵1分。

任課老師使用積分管理促進學習的簡易操作方案

◆以上積分標準,具體實施和生成辦法如下:

可選擇兩名同學擔任課代表。

一名課代表負責記錄課堂積分情況,在班級名單相應同學後回答一次問題打一個“√”(可不必上課過程記,只需要下課後利用1分鐘統計一下就可),違紀(老師點名的)打“X”就可以了。

另一名課代表負責記錄作業和測試積分情況,未完成一次作業打一個“X"(日常檢查作業記錄),當週無”X“的同學全部獎勵3分,有幾個”X“就扣幾分。根據測試成績按標準獎分。

作業上交可採用小組管理的模式,表現優秀的小組(課代表推薦)成員可額外獎勵1分。

兩個課代表每週彙總累計一次。

任課老師使用積分管理促進學習的簡易操作方案

◆積分結果使用:

任課教師使用積分管理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班級使用積分管理,第二種情況是班級沒有使用積分管理。

針對第一種班級使用積分管理的情況,任課老師可與班主任協商,將學科積分可合理折分後計入班級積分總排名,對於獎懲措施,班主任就可以統一把控。

針對第二種班級沒有使用積分管理的情況,任課老師可以自己設獎激勵,例如個人總積分達50分者可兌現一張喜報,積分達100分者可兌現一張學科優秀獎狀。積分達200分者,可評為“XX學科精英”。

至於喜報、獎狀之類的精神類獎品,淘寶上多的是,只要有心,這完全不是問題。

獎勵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有條件的可偶爾頒發點物質獎品,多數情況下以口頭表揚,微信表揚,頒發喜報、獎狀等形式兌現,可隨時在課上課下營造學科積分的氛圍。

任課老師使用積分管理促進學習的簡易操作方案

◆誠懇建議:

其一,小組合作莫著急。

每個人最關心的都是與自己切身利益有直接影響的事兒,學生也不例外。在初期使用積分管理時,還是不建議把小組捆綁用得太著急,若是直接採用小組合作積分的模式,可能由於組內個別同學的難帶動或集體無責任意識導致學生有吃大鍋飯的感覺,不利於積分管理的穩步推進。

只有當學生對自己積分結果有足夠重視時,各方面才可以逐步導入小組合作,這時候的小組成員才能真正意識到集體的利益會直接影響個人利益,當然,協調小組成員合作關係等工作是不能省的,所以要等積分管理用熟練了之後再導入小組合作會更順手。

其二,課堂PK巧導入

當把基礎的課堂及學習常規問題導入積分後,至少實行一兩週甚至更長時間後,再在課堂中導入PK教學,個人或小組對P,全班PK等多種形式都可以。但初始時可以不必這麼著急,就像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先默默讓孩子們把學習常規的這些積分標準熟練了,然後再加點調料,布控PK會來得更自然一些。

這樣做,雖然會比不用積分多了那麼一點點的工作量,課代表記錄的事兒都是隨手可以完成的,無非就是週五簡單累計一下,任課老師如果有時間可以將累積後的積分錄入電子表格,然後持續兌現獎勵機制就行了。但這樣可以全方位評價孩子本學科的學習表現,更容易明確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促進孩子學習的興致和積極性。

總之,積分管理促進學習高效的方法有很多,實行的原則依然是“循序漸進”,萬不可太著急,一股腦地都用上。要具體實施時,可一點點導入,一點點做穩了,不斷強化孩子的積分意識,然後再一步步改進、升級成小組合作PK的形式才可以收到更好的互幫促學效果。

【本文為“雪蘭日誌”作者原創,歡迎關注,一起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