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文昌星、梓潼帝君

文昌帝君又稱為更生永命天尊、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帝君、雷應帝君。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星經》中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文昌六星為上將(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命(主災咎)、司中(主右理)、司祿(賞功進士),各有專司,掌管天下文運祿籍,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士人學子的崇拜。

文昌帝君:文昌星、梓潼帝君

文昌帝君,一般認為他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間的奉祀,從周朝以來,歷代都相沿制訂禮法,列入祀典。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道教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

文昌星簡稱文星,或稱文曲星,系星宿中主文運者,如杜甫詩:“北風隨爽氣,南鬥避文星”。又《東觀奏》:“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場當有事”。由此觀之,學子應與文星有關。有關文昌星的說法,《星經》所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史記天官書》載:“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到了明朝景泰年間,景宗皇帝在北京新建一座廟宇,每年二月初三,遣人舉行盛大的祭典。清朝年間,更加崇奉此神,嘉慶六年,仁宗皇帝也勒命禮部,把此神編入祀典。

文昌帝君:文昌星、梓潼帝君

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比孔子還受讀書人的歡迎。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誕辰,童生、秀才、稟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歷代官府都要通令天下學校,來奉祀這位文昌神: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聖誕。《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

文昌帝君:文昌星、梓潼帝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