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前言

生命中的另一个家乡,是客家人村落。那里的家乡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吃南瓜苗、南瓜花的历史已无从考究。据说每到暮春时节,每天早上家里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盘汤色清绿的瓜苗汤或一碟炒南瓜苗。有时,当家人胃口大开的时候,母亲(婆婆)还会再弄上一盘极具有家乡特色的瓜花酿。作为一个广东人,入乡随俗,也爱上了这一份浓浓的、简朴的家乡味道。

每年春节刚过,婆婆都会在老屋旁的菜园子撒下几粒南瓜种子,然后每天不厌其烦地浇水,定期施肥、除草……像疼爱自己孩子一样细心的呵护。到南瓜苗长到一米多长,婆婆就会沿着南瓜苗旁边的竹篱笆用竹子搭好架子,方便不停生长的藤蔓攀附,也为以后结果提供支撑。

发芽了的瓜秧逐渐长大,慢慢地向竹架子攀爬延伸,硕大碧绿的叶子层层叠叠地笼盖了竹架子,瓜苗径蔓上长满了毛茸茸的小刺。到了花季,金黄色的瓜花争相绽放,像一个个小喇叭。几只美丽的小蝴蝶穿梭飞舞嬉戏于花间,俨然一幅水彩的粉蝶恋花图,煞是好看。这时候,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蝴蝶飞----就会如诗如画的突现眼前。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天赐好物,岂可辜负?所以聪明的客家当家人都会运用精打细算的头脑、花巧心思的“物尽其用”,运用数样普通的家常材料,创造性的做出瓜苗系列特色菜----每天早上,婆婆总会第一时间来到菜园子,摘下一大把还带着露珠的、鲜嫩欲滴的瓜苗,和一大束瓜花,回到堂屋,坐在小凳子上把一根根瓜苗剥去毛茸茸的外皮,截成小段。再选择一些鲜嫩的瓜叶搓揉撕成小片,再把瓜花中间那根花芯摘掉,然后就去厨房里忙碌起来。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同一个材料可以做出几样菜:瓜苗汤、炒瓜苗和瓜花酿。瓜苗汤:烧热锅,下一点油,打一个鸡蛋进去,煎好,煮成一锅蛋花汤,将剥好、洗净的瓜苗放进锅里,加入油盐调味即可上桌。起锅的瓜苗汤汤色清绿,汤里漂浮着翠嫩的瓜苗,还间杂着黄色、浅白色的瓜花和鸡蛋花,看在眼里、吃在嘴里,那叫赏心悦目。鲜美的味道在唇齿间碾转,简直妙不可言。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炒瓜苗和瓜花酿:炒瓜苗就和炒其他青菜没什么两样,加以蒜末大火爆炒后,再加盐调味即可上桌。最繁琐的,当数做瓜花酿了。 首先,买回新鲜的瘦猪肉和水豆腐,然后把猪肉洗净剁成肉泥,加入盐、料酒、香菇末、香芋碎等佐料(落什么辅佐材料可以随意);再把水豆腐捏碎,调匀鸡蛋糊,加入葱花将全部食材拌匀做成馅。最后把和好的馅用汤匙舀进瓜花里,包好整齐地摆放在蒸锅上,蒸熟,出锅,鲜香甜美的瓜花酿即可上桌。瓜花酿那淡黄的色彩,如雕塑一样的造型,还有那淡淡的清香,教人馋涎欲滴。

特色菜里面的人生哲理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个特色菜还有个典故------ 据说在清初时,一秀才与一商人一农夫结为拜把兄弟。商人富有;农夫因有地可耕种,算是温饱无忧;秀才贫穷。相处久了,由于贫富相差悬殊,商人逐渐疏远了秀才和农夫。

秀才因为专心读书,已到了朝讨暮粮的地步。某天,他饿着肚子来到商人家门口,商人知道他的寒酸,不是来借钱就是讨吃的,即叫仆人关门打发,门都不让秀才进。失望之中,秀才来到了农夫家,农夫却热情接待。因为农夫也不是殷实之人,并无大鱼大肉来款待他,即到自家菜园摘了一大把瓜苗,仅有的两只鸡蛋,煮了瓜苗鸡蛋汤招待了秀才。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几年以后,秀才高中举人,在邻县做了县官。当知道农夫兄弟因为家庭的变故需要资金资助后,他通过考察,牵头、组织几个富户搞了一个“移东街”的建设项目,赚了一大笔钱。然后他把“移东街”项目赚来的钱全部资助了农夫。农夫从此买田置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个商人却因为生了个“败家子”,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偌大的家业即败了个精光。昔日的商人要流浪讨饭的地步。当他流浪到秀才做官的县里时,找到了秀才。秀才用大鱼大肉摆满饭桌上,很热情地款待他。其中就有一道瓜苗汤。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席间,当商人提起需要资助的时候,秀才问商人有何办法可以弄到钱呢?,商人说,可否再移一次东街呀?秀才木然,给商人慢慢舀上了一碗瓜苗汤,然后脱口吟出了两句诗:“瓜苗煮汤情难舍,哪有东街移两移?”……商人羞愧无言,饭也没吃饱,就借故离开回家去了。

这个在客家人之间流传的民间故事,其实是客家的老太公们用以教育子孙后代修养品德的一份“传家族谱”:

1、从一句俗语“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说开去

广东人有一句俗语:“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意即谓教育后人,人生之中一时的顺景、荣华富贵也别太过得意忘形,养成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的坏习惯。须知道一时的贫穷不代表一生的运气都会一样坏;也不会有人一辈子都倒霉,一直要穿烂裤子(裤穿窿),只要不放弃努力,终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穿龙袍着凤衣,出人头地,飞黄腾达。“龙穿凤”和“裤穿窿”不管是字面的意景还是在广东话的音调上,都刚好对应,象对联的上下联一样,清脆悦耳、又非常励志。

也有人把上面这句话修改、延伸发展到另外一层字面意思:终须有日我龙穿凤,难道日日我裤穿窿?----不为时下的失意而丧失斗志,而是坚持自我、坚持努力,不达到目的不停止的意思。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人生总结

《周易·坤·文言》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一起重新再看看上面关于瓜苗这道菜的传说之中的三个人,他们代表的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选择:

商人-在人生最得意时,眼里只剩下“利”字,而忘记了“人情”、“友情”和“乡情”后面的两个拜把兄弟。到了人生失意时,又想要借着“人情牌”捞回一点好处。这个人不管是人生的前前后后,都是“利益”在前,人性在后。如果他始终不能修正自身错误、并教育好家人,估计这个商人最后的人生结果,只会继续受累于自家子弟,而无法圆满。所谓“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即是如此。

秀才-在穷途末路时“得人恩果千年记”,尽管只是一饭之恩,但正是这位兄弟在其最需要时伸手拉一把,让秀才可以坚持发奋图强,刻苦读书求上进,因此生活最终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给了他成功的机会。难得的是,在人生得意之时,秀才也没有忘记一饭之恩,而是在对方也需要援手时,可以用自已的能力,鼎力相助、知恩图报,所以可以看得见的前途似锦。

农夫-当年以自已浅簿的能力倾其所有的招待秀才,完全是一种出自本心的、下意识的行为,完全没有期望获得回报。正是这种给人无私的温暖,才为自已积下“后福”。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我们中国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西方的圣经故事说:要记住主耶稣的话“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可见,不管古今中外,对于行善可以积福的定理,都是一致的。因为从施予和受赠的不同角度而言,施予方肯定是要先“有”施予的能力,这是施予的基本条件;自已物质上“有”赠予的条件而乐于助人,这是品格高尚的行为。就这个故事中人来分析,可以看到商人和农夫都是“有”这个基本条件的,只不过两个的“有”程度不一样。但在面对需要“施予”这个行为时,商人和农夫表现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商人“有而不舍”,可能是害怕贫穷的秀才会盯上自已、成为自已的负担,因此拒之门外;农夫只是“仅有”但却可以倾囊而授,两个人的品格高下立判。

自已比其他人在物质上富有,原本应该比别人幸福。但商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商人“贪婪”的本性作怪:“有”而不心足,更害怕失去、还想要更多。总结:《后汉书》有言: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商人以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家乡的味道、人生哲理,都在这一道菜里面


从一道平平常常的家常菜,体现了我们普通人生活之中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不管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曾经做过“商人”、“秀才”还是“农夫”的角色,面临人生的种种选择时,不妨参考一下刘备留给后主刘禅的遗书教诲一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传说故事之中的商人,其最大的失败并不是没有教育出一个好儿子、而是这个人并没有发现自已在“本性善良”方面的缺失。

秀才与农夫可以在生活之中,各得其所的好结果,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懂得并把握着“与人为善”的人生宗旨。人们总喜欢拿“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两个来做对比。但为什么我会认为“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珍惜和感动呢?这两个成语故事都是描述向别人“赠予”的行为,但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雪中送炭”这种“赠予”,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施予援手;这种“赠予”的迫切需要性,对于受赠方来说,有可能是“救命”性质的;所以比“锦上添花”在人性上更先进、更有人情味、也更难能可贵。

农夫赠予秀才的一饭之恩、秀才在农夫最需要钱粮渡过难关之时,都能及时的向对方伸出橄榄枝、给予对方“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从广义上看,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的人性关怀,这也是“雪中送炭”的积极意义所在。

此刻,又是一年春好处,在绵绵的春雨之中,婆婆在春节后种下的新一季南瓜苗,一直都在茁壮的成长着。又可以期待清明节之后,春末夏初嫩绿的瓜苗上市、做成菜后的清香,和那个老祖宗们留传下来的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意义,一句话常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总是那么意味悠长:“粗茶淡饭菜根香”。

~~~~~~~~~~~~~~~~

我是晓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感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