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綱:文明縱橫3000年》讀後感:西方文明的第1第2棒

原創:周翀 編輯:周翔

《西方史綱:文明縱橫3000年》讀後感:西方文明的第1第2棒

這是我與父親共讀計劃的第一本書,來自“得到”,作者李筠。

本書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和現代,從四個歷史階段詮釋了西方文明。

由於我更喜歡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的故事,所以,我只對這兩個部分寫一寫我的看法和感想。

《西方史綱:文明縱橫3000年》讀後感:西方文明的第1第2棒

古希臘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西方文明史上一定是閃閃發光的。

古希臘文明對世界有不同的見解,在古代,幾乎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認為世界由神主宰,人沒有領悟世界的能力,人的所有權力都是神給予的。如古埃及的法老,古中國的祭祀等等。但古希臘文明認為,人沒有匍匐在神的腳下,世界背後的一些道理和原因,神也不能改動。

這是古希臘留給西方文明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人文。

古希臘文明對世界的認知是理性的,理性讓古希臘人撐起了屬於自己的世界。民主政治是古希臘文明的產物,雖然西方在之後的兩千年裡不喜歡民主,但民主還是留下來了,併成為當今西方乃至世界的政治共識。

古希臘文明如此燦爛,為何會滅亡呢?

古希臘有兩大城邦,雅典和斯巴達,他們在發展商業的同時,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貿易安全問題,這為兩大城邦內戰埋下了導火線。

在希波戰爭中,兩大城邦已經有了摩擦,後來,雅典因海戰耗資大,強行從其他城邦收取貢金,雅典試圖從貿易和海戰的模式中既能賺錢又能當老大。但其他城邦不同意,他們庇護在斯巴達之下,這樣雅典和斯巴達爆發內戰。導致希臘分裂,後來被馬其頓的軍團毀滅。

但是,古希臘最可怕的不是城邦的分裂,而是人心的分裂。斯巴達中的民主黨人覺得自己在斯巴達沒有自己,雅典的寡頭黨認為雅典的民主是暴民暴政,兩個城邦內部相互分裂,最後導致古希臘毀滅。

古希臘的內裂是從宏觀的文明到最微觀的人心全面衰敗的過程,古希臘的光暗淡下來後,古羅馬開始隱約發光。

《西方史綱:文明縱橫3000年》讀後感:西方文明的第1第2棒

古羅馬部分的第一小節就讓我很感興趣,希臘和羅馬到底是什麼關係?作者寫到: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第一棒,古羅馬則是第二棒。

無論是自然條件,生存邏輯還是民族性格,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從時間尺度來看,二者有共同的物質和使命。比如,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在古羅馬宗教中全部存在。古羅馬和古希臘存在很多類似的文化特性,然而,這並不是古希臘交給古羅馬的全部,古羅馬從古希臘那裡繼承的最重要的東西,是語言和哲學。

和古希臘一樣,古羅馬也有民主觀念,但是羅馬實行的是共和制度。羅馬共和制並不是完美無缺的,更不是凝固不變的。

古羅馬還是一個小國的時候,共和制度就誕生了,隨著羅馬擴張的速度越來越快,羅馬開始變成一個大國、強國。這個時候,共和制和羅馬人民都出了問題,最終羅馬共和沒落,但它沒有直接死掉,而是變成了帝國。

羅馬是世界文明史上最發達的奴隸制國家,古羅馬有句諺語“凡事皆可讓奴隸去做”,可以說,羅馬文明就建立在奴隸的血汗之上。

公元1世紀,羅馬進入最輝煌的時期——五賢帝時代。他們分別是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東尼·庇護和馬可·奧勒留,這五位好皇帝接連執政,使得羅馬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帝國版圖擴張到頂峰。不過,五賢帝時代結束後,羅馬陷入了內戰之中。

影響羅馬內戰的根本原因就是馬略改革,不過改革帶來的惡果給羅馬埋下了一個致命的缺陷——兵隨將轉。羅馬禁衛軍的將領中流傳一句話“誰都可以得罪,但一定要討好士兵”,所以到後來,做羅馬皇帝變得簡單,士兵們擁立將領坐上寶座。兵隨將轉使得羅馬陷入的不是內戰,而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進入中世紀時期,也就是本書的第三章:中世紀。

《西方史綱:文明縱橫3000年》讀後感:西方文明的第1第2棒

這篇讀後感暫時只談古希臘和古羅馬兩部分,本書的第三章中世紀和第四章現代,後續有機會我再來寫寫感想。

這是我與父親共讀計劃的第一本書,下一本書我們一起共讀《堂吉訶德》,下一本書再見。

附:許栩2020讀書筆記之8:《西方史綱:文明縱橫30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