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發展差異原因-《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

李錄是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芒格家族資產的管理人,可以說是查理芒格先生的徒弟。本書主要分為2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主要是李錄對中、西方文明發展差異化的思考及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看法;第二個部分主要是記錄近幾年有關價值投資的演講稿,包含了李錄先生對價值投資理念及實踐的思考。

李錄認為,1776年,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美國《獨立宣言》、瓦特蒸汽機在同一年內發生,也是人類文明的分水嶺,這三件事分別代表了自由市場經濟、憲政民主及科學技術。

為什麼現代科技與自由市場經濟的結合,能使經濟進入可持續發展狀態,李錄引用了李嘉圖的解釋:兩個不同能力的人,專注於自己的特長,創造出的價值在互換後是更多地,好像1+1>2一樣。但這並不能解釋現代經濟的可持續複合增長的現象,因為所有人都參與到市場後、社會分工極大化時,社會財富的增長就會達到極限,李錄用1+1>4來解釋:不同的思想在交換的時候,雙方不僅保留自己的思想,獲得了對方的思想,還產生新的想法,正是這種特性,使得現代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創新,與自由市場結合後,使得現代經濟複合增長。

在過去的200年裡,西方的崛起與東方的衰落,引起了無數人的興趣,很多學者都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這些觀點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因為他們研究的歷史區間太短了,少則100年,多則1000年,無法對東西方的歷史作系統比較。1919年,塞爾維亞的米蘭科維奇提出一個循環理論,認為地球的氣候存在長期大循環,週期大約是10萬年,這種理論解釋了地球歷史上冰川時期形成的原因。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大約在15萬年前出現,但當時地球氣溫很低,智人只能生活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很有限區域內。直到公元前7萬年左右,地球氣候開始變暖,原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出現植物、動物,智人開始走出非洲,最終在公元前12000年左右來到了美洲大陸。


東西方的發展差異原因-《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


文明軌跡:在研究人類文明發展程度時,伊恩.莫里斯教授提出了一種計量方式叫社會發展指數(計量了人類攝取和使用能量的能力),這是一種定量記錄人類文明歷史軌跡的記錄方式。莫里斯的把人類攝取和使用能量的能力分為四個方面:攝取能量的能力、社會組織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和戰爭動員能力。攝取能量的能力指人類攝取食物、燃料和原材料的能力;社會組織能力指最大的永久居住單元的人口數;信息交流和戰爭都是人類使用能量的一種方式。莫里斯記錄了從公元前14000年到公元2000年東西方社會的發展軌跡。公元前14000年到公元500年左右,西方一直領先東方。大約在公元541年(南北朝時期)左右,東方超過了西方,並一直保持領先,直到1773年,西方再次超過東方。

農業文明天花板:李錄將文明定義為人類利用資源創造出的全部成果,計量了人類和其動物祖先拉開的差距。文化是用來區分不同地區、不同人群間的區別。因此,他將人類的文明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採集狩獵文明、農業畜牧文明、現代科技文明。為什麼中國古代唐宋元明清那些朝代大多隻持續了幾百年,就無法再維繫。究其原因,農業文明的社會發展是存在天花板的,農作物產生於光和作用,牲畜也要消耗植物,最終光合作用產生的能量上限受限於土地面積與單位土地產出。農業文明中有限的資源和近乎無限增長的人口導致了馬爾薩斯陷阱的出現,人口增長只能通過非自然災難來制約,這是農業文明無法突破的天花板。

在農業文明中,國家越大,人口越多,地域越多樣化,應對挑戰的能力就越強,政權從低端向高端轉移也是必然,但如何管理龐大的農業帝國一直是農業文明的一個難題,知道中國人發明了一種創新制度-科舉制。科舉制從社會各階層選拔人才,分享政治權利,也通過政府考試的方式統一官方意識形態,保障錄用人才的忠誠。公元500年代1700年,中國一直領先西方,科舉制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秦國的商鞅變法,用個人能力取代血緣關係來決定政治權力分配,財產可以傳代,政治權力不可以傳代,導致秦國崛起,調動了全社會的積極性,擊敗了所有諸侯。

發現美洲大陸的影響:新大陸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狀況,運回了大量白銀;解決了歐洲的土地瓶頸,加速人口流動,在美洲種植與歐洲的工業用品交換,形成了環大西洋貿易圈。同時英國從1215年開始就在削弱君權,到17世紀,英國的權力主要在下議院,代表商人利益。英國在美洲建立的殖民地也以保護商人利益、保護私人財產為目標,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的影響下,環大西洋經濟形成了自由市場經濟。航海時代對科技的需求,也刺激了科技的進步。

中國東西走向有兩個大河,長江、黃河之間形成了一片廣袤肥沃的衝擊平原,適合種植。兩條大河加上一些支流,中國的水利交通十分方面,導致中國統一相對簡單。而在西方適合農業 的衝擊平原面積小且位置分散,被很多山脈隔開,難以形成統一的國家,傳統的分封制就可以維持。

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在發展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劉易斯拐點,在工業化早期,農村的剩餘勞動人口不斷被吸引到城市工業中,但是隨著工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後,農村剩餘勞動人口從過剩變到短缺,這個拐點就被成為劉易斯拐點。(1)工業化時期:在劉易斯拐點到來之前,農業剩餘人口多,資本擁有絕對的掌控力,勞工很難有定價權和討價還價的能力,企業自然就會剝削工人。(2)黃金時期:過了劉易斯拐點之後,勞動人口已經開始短缺,,企業需要通過提高對生產設備的投資以提高產出,同時迎合滿足僱員的需求,增加工資。工資上升又引起消費水平上升,儲蓄水平和投資水平也會上升,這樣公司的利潤也會上升,形成了一個互相作用、向上的正向循環。這個階段中,幾乎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會形成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消費社會,整個國家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應該已在前幾年進入黃金時期。(3)被追趕時期:工資增長到一定水平後,對企業來說,在海外其他新興經濟中生產會變得更有吸引力。本國投資就會減少,本國的勞工,尤其是那些低技能勞工的工資水平會停止上升甚至下降。勞工需要靠自己生存。那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比如科學技術、金融、國際市場類的工作回報會很高,資本的海外回報也會很高。但是社會的總體工資水平會停滯不前,國內投資機會大大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