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进士孙之獬做了什么丑事?最后全身被锥孔插猪毛,肢解而死!

举头三尺有神明,常怀敬畏一生平。

许多历史瞬间还是能印证这句话的,史上绝无仅有的无耻汉奸孙之獬的最终下场就是个极鲜明的例证。

明末进士孙之獬做了什么丑事?最后全身被锥孔插猪毛,肢解而死!


孙之獬这个名字,乍看起来有禽兽之感,其实不然。“獬”为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有善恶争斗就用硬角去顶恶人,可见孙家在此子降生后曾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成人之后能做一名扬善惩恶的斗士,只是命运弄人,人性无常,到最后孙之獬非但没做成斗士,相反成了无耻败类。

孙之獬是山东淄川县人,生于万历十九年,万历四十三年,二十四岁时高中举人,天启二年,三十一岁时又中进士,先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职翰林院检讨。从这段科举求仕的经历看,孙之獬当是读书的好材料,命运待他也不薄,过万人难过一人的独木桥,不早不晚,正经得意。

只是从官场发迹的第一天起,孙之獬就充分暴露了他卑劣的品性,圣贤书在他那里不过是拾阶而上的垫脚石。见阉党魏忠贤权势正盛,他无视正邪两立,很快就投靠过去,做了其门下的走狗,并因此撇到了官场的第一层油水。

如果说魏忠贤当权时,天下读书人已无真正的正道君子,要么恶劣,要么虚伪,孙之獬不过是同流合污罢了。这么讲或许不错,但随后的孙之獬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就不同了,这个人品性不仅恶劣,而且极度偏执,好哗众取宠,大有非抓住一事钻营下去,登堂入室的可怕野心。

崇祯帝即位后,孙之獬就上演了这样一出恶劣的闹剧。

魏忠贤上吊自杀后,朝中官员纷纷上疏,要求崇祯帝下旨,焚毁由魏忠贤主持编撰的《三朝要典》,但孙之獬却在这个时候逆流而上,上疏要求崇祯帝为《三朝要典》作序。此举,孙之獬不是不识时务,而是哗众取宠地豪赌,他想以所谓对故主的忠诚(天启也是崇祯的故主)来换取在新朝的官位。

但这样的大是大非是不容崇祯帝含糊的,最终《三朝要典》被烈火焚毁。

换是一般的恶劣小人,可能因此就作罢了,但孙之獬不同,他投机钻营颇有孤注一掷的“气概”,之后他竟闯跪到崇祯帝面前,痛哭流涕地高喊“要典必不可毁”,并上疏立陈他那些邪理正说的一大堆道理。

如果遇到阅历深厚,手段霹雳的帝王,对待这样是非不分,偏执疯狂的小人多半会选择手起刀落,因此此种人很危险,很容易干出突破常规常理的邪恶之事。

明末进士孙之獬做了什么丑事?最后全身被锥孔插猪毛,肢解而死!


孙之獬随后做出的一系列卑劣之事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遭崇祯帝罢官回到山东老家后,孙之獬没有改正反省,而是在寂寞中不甘寂寞,在等待报复、钻营的新机会。

满清入关后,孙之獬期待的机会终于出现了,没有任何思想上的斗争,他近乎是第一时间就投降了清廷,并因此捞到了礼部右侍郎的二品官位。

重回官场后,孙之獬的献媚投机钻营之举接二连三,而且是一如既往地厚颜无耻、孤注一掷。

为了向清廷表忠心,他不但第一个带头剃发易服,而且命令府中一切人等全部效仿他,相比在崇祯面前高喊,这一次孙之獬是彻底地卖了自己的祖宗,所以在他心中哪来的忠,有的只是钻营之机。

人厚颜无耻到一定程度是没有情商的。

自认为忠心可嘉的孙之獬随后做了一件极其愚蠢丢丑的事,清廷上朝是满汉分班站立,率先剃头易服的孙之獬自认为已有了入列满班的资格,但满班官员的内心向来厌恶贰臣,因而将他踢了出来。

无奈之下孙之獬只好重入汉班,但汉班官员却认为他连最起码的虚掩都不要了,因而也不接纳他。

投机不成,反落个里外不是人,深受刺激的孙之獬终于干出了人神共愤之事,他干脆上疏清廷——“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在当时,虽说清廷已实际取得统治地位,但公然下令华夏剃发易服,却也不敢冒然行之,一则,华夏民心让清廷惧怕,二则,归顺清廷的汉臣们因为内心残存着羞愧,都不愿站出来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孙之獬的公然上奏,给了多尔衮一个顺势而行的理由,于是清廷颁发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此令一出,中原大地血流成河,而造成这痛苦惨景的首恶就是毫无廉耻的孙之獬。

明末进士孙之獬做了什么丑事?最后全身被锥孔插猪毛,肢解而死!


孙之獬注定万劫不复的可耻命运正是从此时开始转折的,他有所不知,当他做完这史上罕见的汉奸事时,对清廷而言,他能带来的只剩污垢,再无可以利用的价值。

历朝历代,谁会重用一个人神共愤的败类了。

果然,顺治三年,孙之獬在招抚江西时遭到弃用,被贬回了淄川老家。

大快人心事就在这时发生了,孙之獬回家不久,高苑人谢迁率千余众组成义军,举起大旗反清,并一举攻破了淄川县城。

有一种说法,孙之獬被抓获后,起义军曾劝他投降,但遭到了孙之獬的破口大骂,依在下看,孙之獬破口大骂可能是真,但起义军要劝他投降却不足为信,还是那句话,利用此种败类都是一种耻辱。

孙之獬破口大骂了什么,已很难考证,因为起义军不但很快将他的嘴缝死了,而且特意为他准备了羞辱致死的刑罚。

据谈迁的《北游录》记载,起义军用锥子遍刺其身,然后在每一个血窟窿里插满了猪毛,意为“为汝种发”,以报复他那一道“剃发易服”的奏疏。

待此番羞辱完成,孙之獬遭枭首肢解,彻底散落在了历史的垃圾场。

而清廷对惨死之后的孙之獬也足够冷漠,没有抚恤,编入《贰臣传》。

聊完这一段历史,很想重复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明,常怀敬畏一生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