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证明了中型是四代机的最低标准,弄轻型机只是画饼充饥

歼31是我国第二款四代机,其定位于入门级别,对手主要是三代机、三代半机以及以美国标准同样定位的F35 ,尽管美国凭借变态的发动机打造了单发的F35,其F135发动机推重比10.5、最大推力(无加力)13吨、质量1700千克,其19吨的加力推力目前没有任何现役战斗机的加力涡扇发动机能够企及。但这种模式不适用于别国,内置弹舱这一硬性要求,彻底改变了战斗机的总体结构,同时出于各组翼面后缘前掠的隐身要求(只有歼20的鸭翼用了后缘后掠),机翼面积不知不觉间急剧增大,四代机和相同级别的三代机体积和空重都无法相提并论,F15的空重不到13吨,机翼面积56.5平米,而F22的空重达19.7吨,机翼面积更是达到78平米,至于体积则一目了然,四代机要丰满得多,因此四代机时代已经没有轻型机的立足之地,双发中型偏重型四代机是最低标准,歼31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日本的F3注定没有未来。

歼31证明了中型是四代机的最低标准,弄轻型机只是画饼充饥

通过歼31,沈飞直接从仿制改进苏27的歼11系列一步跨越到四代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并且已经完成了从验证机到原型机的过度,中国终于维护了花费巨资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歼击机竞争体制,避免了俄罗斯苏霍伊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尽管其苏57 满身糟点,全无苏27那样大师级创新的风范,俄空军却不得不接收,因此没有歼31的存在,歼20就不会如此优秀,同样如果没有歼20,歼31也不会进展如此神速,中国战斗机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歼31证明了中型是四代机的最低标准,弄轻型机只是画饼充饥

歼31充分利用了歼20的成熟技术,如DSI加前掠式唇口,不同之处在于其舱门锯齿较为细密,明显是主要针对波长较短的火控雷达进行优化的,但有一个亮点,即没有腹鳍,战斗机在高空大迎角飞行中,垂直尾翼受到机翼和机身的“遮蔽”,航向稳定作用严重下降,而腹鳍则不受影响,因此超音速歼击机普遍采用腹鳍,歼20采用的全动垂尾,技术过于超前,为了增加超音速和大迎角时的方向安定性,只能加上双腹鳍,而歼31的垂尾采用了安定面加方向舵的传统造型,非常高大,且呈宽间距的倾斜状,从而避开了大迎角时的遮挡,使气流顺畅。从这一点看歼20的腹鳍如果不加改进,难以适应舰载机超短距起降的要求,其擦尾角太小了。歼31没有腹鳍这一点比前起落架的双轮设计更使其有舰载机的基因。

歼31证明了中型是四代机的最低标准,弄轻型机只是画饼充饥

歼31这样中规中矩的气动布局,需要强劲的动力支撑,可惜的是航发一直是我国的短板,验证机只用了两台RD93,RD-93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是在米格29的RD-33基础上,为适应飞机设计的需要,将上置的附件机匣改为置于发动机下部的改进型,其它参数一致,那就是加力推力只有81.4千牛,按9.8千牛为1公斤力算,单台只有8.3吨的推力,推重比只有三代涡扇入门级的6.8,足足有4级风扇,空气压比却只有21,原型机可能采用的是其仿制品涡扇13,受限于原始设计,性能不宜高估,未来将用先进中推涡扇19代替,它是利用涡扇10的成熟核心机,衍生出一种新中推。

尽管目前歼31的地位略显尴尬,虽然对标F35,有些指标还略胜一筹,但却不具备F35的政治优势,F35是美国庞大联盟体系的附属品,它的政治属性大于军事属性,这个生态是歼31短期无法奢望的,但作为世界唯二的市场化四代机,它的前景还是广阔的。

图片与数据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