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1合


问题: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园记”?



回答:因为“桃花”寓意春天,春天万物复苏,燕子回巢,喜鹊报喜。置身在一片繁荣景象的大自然中会使沉郁的心情明媚,所以陶渊明没道理拿寓意暮秋,祭祀逝者的“菊花”来写《菊花园记》,使原本因时事沉郁的心情更加沉郁。陶渊明喜爱菊花折射他的气节,他不想所有人同他一样逆风而行,累心累情。

陶渊明主观意识想给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寻一处干净清明的住所,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可世事多艰 ,陶渊明满怀的爱国之心不得志。他不与奸佞同流合污 ,远离朝堂畅游祖国山水,他来到开满桃花的村庄,村民热情好客,家家门户大开,人与人之间信任有加,他开怀逐写《桃花源记》。


陶渊明《桃花源记》是一股清流,一直流淌在世间,流淌在所有文人墨客心里。唐朝诗人韦应物《东郊》尾联就心生向往:“终罢斯结庐 ,慕陶直可庶。”自古文人墨客心性纯净,思想唯美浪漫,然在俗事红尘中辗转,无有清灵,无有明音,逃也难逃。

古今识得《桃花源记》文人无不怀思陶渊明,没有美好的《桃花源记》让人心生向往,千古墨客们诗情又何所依。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思之,嚼之,让人心旷神怡,千古墨客千古情系《桃花源记》闲适,恬阔…



作者简介:一名环卫工人,姓名王离理,笔名醉聆听,女,工作生活余闲时间喜欢户外骑行,喜欢诵读诗词文章。

一句话诗观:抓住心灵里闪烁的光。


馨香阁文学苑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陶渊明爱菊,是从他的性趣爱好而言。正如周敦颐老先生在《爱莲说》中所说"水陆草木之花,真爱者蕃。晋陶渊明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独爱牡丹;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爱菊是从个人性趣而言。所以可以看出陶渊明爱菊,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分析。

而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他晚年的作品。由于是晚年的作品,那就是根据他一生的经历:青年时做官而"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弃官归隐,过着隐居生活,并且亲自耕作,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人生,从而看到、并且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于是产生了对那种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产生了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

诚然,出生于远古时代365年的陶渊明,没有马克恩、恩克斯那样为全人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和实践,也没有力量来建立《巴黎公社》,于是想象出了《桃花源记》这样的理想社会。

那么,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答案我们就在《桃花源记》中去寻找。

作者扮作一个渔人,驾着小船,沿着小溪而行,竟忘记了归路,穿过桃花林,走进桃花源。

话说这桃花源风景优美,源内清宁而又安静。源内的人,见了"渔人”而大惊。当问明其来路过后,便"设酒杀鸡作食”,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这位从外地来的客人。

源内的所有人原来他们上辈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而带着全家在这个地方世代定居,"不知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并且再不出去了。见从外地来的客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从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厌恶而不满。

请看源内的"余人"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善良而又好客;又是多么的自由而热情。

这就是陶渊明理想的社会!

其实,陶渊明所描写的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那里没有贫穷和战乱,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因为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向往这样的幸福生活。

陶渊明晚年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民有一定了解,他的这种理想社会,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愿望。

可惜的是,那种"世外桃源”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毛泽东同志诗中"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就明确指出这种社会仅仅是陶令的理想而已。

我是高楼避愁,有性趣的朋友不防与我共同操讨有关问题。记得关注啊!


高楼避愁


记得中学课本里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展示了“世外桃源”的美好向往,但课本里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偏向阳光的一面。而结合文章以及历史文化知识,陶渊明的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在写乱坟岗。

首先就从这个桃花说起,《本草纲目》说“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也就是说古代桃花有辟邪之效。我们都知道阴阳两界之分是以彼岸花为准的,许多地方称“地狱花”,而陶渊明在文章中并未提及彼岸花。因为这篇文章所写时代为“晋太元中”,也就是东晋孝武帝年间,彼岸花是后秦僧人鸠摩罗什翻译印度佛经而来,虽然时间上大致能对应,但当时的南北政权尚处于对立阶段,宗教译文基本上都属于国家机密性质,不会相互传播,正如法显西行,回国后是受到南北政权“哄抢”的。

“黄帝以是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后人纷纷效尤。”——《山海经》

陶渊明是东晋人,而《本草纲目》是明代的医学著作,好像也不能指明桃花在东晋时期的辟邪之说,但我国古代关于桃花辟邪的说法早已有之,如《山海经》里记载的黄帝以桃木镇御恶鬼。所以在陶渊明那个时代,人们以桃花作为阴阳界的屏障更为合理,此处就有镇鬼的功能,意图将阴界饿鬼封印于阴间。所以陶渊明在文章中写的“忽逢桃花林”,很可能是渔人走到了鬼门关,误入阴阳两界的分界处,而且这个屏障“中无杂树,芳草鲜美”,俨然是一片净土,“落英缤纷”则点明了时间,因为桃花飘落几乎就在清明节前后,更增加了神秘色彩。

再来看渔人如何进入“桃花源”的,陶渊明称该渔人沿着桃花林的浠水走到尽头,遇一山洞后舍船步入。这个山洞“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东晋时期,为了防止盗墓贼进入墓室,墓道往往就是前窄后宽,大体上程“凸”字形。而真正的村落,则会将路修成一样宽的形态,以求图个吉利,这也说明渔人可能去的是阴间,而非什么村庄。

待豁然开朗后,渔人见到的是秩序井然的美好世界,这里的村落规划远非现实世界那样,古代村落往往没有合理的规划,多是错综复杂的形态,而这里“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形态更像现实世界里的长安城。能解释这一点的也就是古人“死者为大”的封建思想了,古代人死之后的“待遇”是会比生前更好,帝王贵族讲究“事死如事生”,而寻常百姓讲究把坟墓修的规规矩矩。



渔人见到的人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而进过询问后才知道这些人是秦朝躲避战乱而来此绝境的。尤为重要的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既然是与世隔绝,为何到了东晋,衣着打扮与外人无异?要知道秦朝的服饰与东晋时期是差异很大的。而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这些村民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根本不知外界情况,更谈不上衣着的“更新换代”。所以能够解释这一点的,就是村民的衣着都是后人给烧过去的。


在一番交谈后,这里的村民拿出酒肉款待了这位不速之客。东晋处于南北朝的战乱时期,外界普通百姓食不果腹常有之,而桃花源里能够丰衣足食,尚有酒有肉,这就不免让人联想到封建社会的祭祀活动,后人总会拿出酒肉祭祀死去的先人,渔人在桃花源里吃的乃是祭品。当渔人回到家后,向当地太守禀报了此事,可太守带人寻找时,再无法找到,也就是说该村庄凭空消失了。后来南阳刘子骥追寻此景,然而未果,且在回家后突然病逝,这也有可能是刘子骥亲临乱坟岗后惊吓过渡,一病不起。



综上所述,东晋风水家郭璞在《葬经》中说“门前桃桑为大凶”。陶渊明以桃花林为前景,又以渔人亲见“良田美池桑竹”为后景,前后皆是大凶之兆。桃花有辟邪之效,能够封印乱坟岗的鬼魂,故而桃花源里的亡灵出不去,在渔人误入讲述外界情况后,里边的亡灵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百余年,故而安然入眠,不再贪恋虚伪的繁荣,桃花源也就再不可寻。所以陶渊明一生热爱菊花,此处以桃花入笔,其用意可能并不是营造一个“世外桃源”,而是将乱世的恐怖反馈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