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喝多了,對貴妃袒露心事,有字為據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熟稔史實,精於史論,自不會胡亂吹捧帝王。他對宋仁宗的評價是:

“有大德於天下,垂及今而民受其賜。”

仁宗為什麼能被六百年後的史界巨擘如此推崇?元朝人編撰的《宋史》,在其傳記中給出了答案:

“‘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從古至今,只要論及這個皇帝,都不離一個“仁”字。他以皇帝之尊,成為將近千年以來,大家公認的好人,可謂異數。

要細說仁宗,可以出一部書,本文僅僅擷取幾段記載,略窺一斑。

首先,仁宗比較“摳門”。

廣州有個胡商去世,不知道是犯了事,還是無人繼承,遺留的若干上好珍珠被官府拍賣。有關部門刻意低估珍珠的價值,然後賤賣給內部官員。上級監察機關偵破此案,嚴厲參劾貪官,珍珠作為贓物發往京城。

仁宗見到珍珠,心知女子肯定喜歡,便拿回後宮讓嬪妃們欣賞。一向受寵的張貴妃果然兩眼放光,面露必得之色。仁宗疼愛美人,命人實事求是地估價,然後掏私囊買了下來,賞賜給她。

雖說皇帝奄有天下,其實國庫與內庫完全分開,並不能任意取用。

張貴妃得了珠寶,其他嬪妃不依,也要沾沾君恩。仁宗不忍厚此薄彼,於是派遣內侍到宮外的集市去求購珍珠。

宮裡娘娘的影響力,賽過最前沿的時尚博主。娘娘喜歡戴珍珠,不就等於發佈了當季流行風格?一時間,滿城效仿,珍珠價格扶搖直上。

仁宗聽說外界動向,有意扭轉風氣。牡丹花開的時候,召集宮中佳麗一同賞花。

張貴妃最後一個到來,頭上插著新賜的珍珠首飾,幾步路走得搖曳生姿。

仁宗見了,卻煞風景地以袖掩面道:“滿頭白紛紛,也沒些忌諱。”

貴妃幾乎氣哭,立即把珍珠取下來。仁宗笑逐顏開,讓大家各簪牡丹一朵。

從此後宮無人佩戴珍珠,消息傳開,民間的時尚潮流難以為繼,珍珠價格馬上降了下來。

宋仁宗喝多了,對貴妃袒露心事,有字為據

在老百姓想來,皇帝老子可以為所欲為,美女、美食,要多少有多少。其實,如果想當堯舜禹湯,就不能放縱慾望。

仁宗某天早上起床,對左右說:“昨晚睡下後突然感到腹中飢餓,想吃燒羊肉,可是忍住沒聲張。”

燒羊肉宵夜,聽著就不錯:“陛下為何不降旨,讓御膳房進奉?”

“宮中之事,無例不可興。朕一旦夜食羊肉,只怕就成了規制,以後夜夜宰羊,所費糜多。”

天下至尊為了省錢,情願餓著肚子睡覺,比普通大戶人家都不如。左右聽著都感覺心酸。

仁宗的過人之處,還在於寬厚為懷。

皇權都很霸道,歷朝歷代,對於謀朝篡位一律零容忍,即便只有嫌疑,也寧可錯殺絕不放過。

大名府出了一樁奇事,有個當兵的被人發現身具異象,背部長著一條“肉龍”,蜿蜒盤伏,活靈活現。

真龍天子在位,怎麼民間還有龍?地方官不敢怠慢,雷厲風行地抓起來,作為大案子上報朝廷,討個是殺是剮的章程。

仁宗的反應卻是哈哈一笑,對宰輔們說:“根本不叫個事,有什麼罪?放了放了。”

此人如果被殺,確實冤枉。對於查有實據的愚人妄想,仁宗同樣寬宏大量,尤為可貴。

成都一個舉子,為了顯示自己的胸中韜略,向官府獻詩求點贊:“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

知府大怒,狂生敢爾,公然鼓吹搞獨立王國,對抗朝廷,你找死別拉我墊背啊。當即將其打入大牢。

奏報到了朝廷,仁宗並未下令滿門抄斬,反而道:“老秀才急於做官,故作驚人之語,不必治罪。不妨讓他做個小官,安置到偏遠的小城就行了。”

除了慈悲心腸,仁宗還有好皇帝的標配特質:虛心納諫。

有一天退朝回宮,喚來宮女梳頭。這個宮女手法獨特,很讓仁宗依賴,也就有點恃寵而驕。

宮女瞥見仁宗懷裡有文書,閒聊問道:“官家,那是什麼文書?”

他說是諫官的奏章。

宮女好奇,追問上奏何事。

“近日陰雨連綿,乃陰盛陽衰之兆。諫官請求裁減宮人,以上應天象。”

宮女嘴一撇:“高官家中都有歌舞班子,升了官還要添人。他們自家快活,卻要官家裁人。”

仁宗沉吟良久,說:“諫官上言,不敢不聽。”

宮女傲嬌地表態:“真要裁人,就從奴奴開始吧!”

仁宗應聲而起,下旨:包括此宮女在內三十人,遣散出宮。

皇后問道:“此人梳頭得法,一向得寵,為何首先裁減?”

仁宗回答:“她勸我拒諫,怎能置於左右!”

北宋易學大家邵雍的兒子邵伯溫,結識一個老和尚,法號海妙。海妙親眼見過仁宗,事隔多年回憶起來,不勝唏噓。

海妙年輕時,與其他僧人一起進入皇宮做法事。夜深人靜的時候,梵音陣陣,直衝霄漢。

仁宗聞聲而來,看了一會,吩咐左右道:“眾僧各賜一匹綾羅。”

和尚們致謝的時候,仁宗又叮囑:“明天出宮,把綾羅塞進懷中,別讓人看見。否則諫官會上書批評。”

強勢的皇帝忌憚弱勢的大臣,憑此一條,便足以不朽。

邵伯溫沒見過仁宗,但他回憶,小時候住在洛陽城,仁宗駕崩的消息傳來,自己年方七歲,當時的印象卻頗深。城中軍民,以至於婦女孩童,朝夕向著東面哭泣,“紙菸蔽空,天日無光。”東面,是京城開封的所在。

舅舅從開封來到洛陽,告訴自己的父親,京城裡民眾自發罷市,大街小巷一片哭聲,數日不絕。皇宮大內門前,連乞丐、孩童都去燒紙痛哭。

有個劍州普安(今貴州普安縣)縣令,正在去上任的途中,路過無名亂山,親眼目睹打水的婦女,為皇帝戴孝,邊走邊哭。

邵伯溫感嘆道:“嗚呼!此所謂百姓如喪考妣者歟!”

士大夫追念厚道皇帝很常見,百姓為何如此?邵伯溫有個兒子邵博,以自己在南宋朝的見聞給出了答案。

宋仁宗喝多了,對貴妃袒露心事,有字為據

仁宗擅長書法,南宋有人收藏一幅他的墨寶,上有四個飛白體大字“四民安樂”,旁邊御筆自題:“化成殿醉書,賜貴妃。”

美酒醉人,美人在側,不寫“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不寫“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卻來一句“四民安樂”。士農工商,謂之四民,他們才讓仁宗念茲在茲,真情流露。

這樣的皇帝,值得百姓為之一哭。

每天讓你微笑,每天讓你思考。每天都有故事,每天都有進步。

談吐有料,才能交往有趣,這個圈子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