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信息疫情” 抗擊“政治病毒”

圖片

圖為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醫護人員運送病人。郭克攝(新華社發)

“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新冠病毒是基因工程人為製造”“喝漂白水、吃大蒜、用生理鹽水洗鼻等能對付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五花八門的謠言總與病毒如影隨形,在國際輿論場中不斷湧現,造成無端恐慌,也給全球抗疫行動帶來阻力。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法蒂拉·沙伊布表示,世衛組織正在抗擊新冠肺炎大流行,同時也在抗擊“信息疫情”。

面對無益於抗疫行動的謠言,尤其是別有用心、藉機炒作的“政治病毒”,國際社會正在形成一股尊重科學、拋棄政治偏見的力量予以還擊。

造謠:

既有恐慌心理 也有趁機炒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對抗病毒的同時,國際社會一直面臨另一項重要挑戰——粉碎與疫情相關的假消息和陰謀論。

雖然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向國際社會反覆倡議“需要事實,而非恐懼”“需要科學,而非謠言”“需要團結,而非汙名化”,然而隨著疫情持續膠著,在一些國家尤其是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的國家,關於新冠肺炎的虛假信息和不實之詞依舊層出不窮,為全球抗疫行動增添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大眾面對未知病毒威脅,普遍感到焦慮和無助,對信息的需求急劇上升,這為各種謠言和陰謀論創造了市場。”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全球健康系副教授黃成說。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王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產生謠言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一方面,新冠病毒對人類而言相對陌生,且疫情來勢洶洶,顯露出極大的危害性,給人們造成巨大恐慌,讓謠言有了滋生的溫床和傳播的市場;另一方面,個別不負責任的國家和別有用心的政客應對疫情不力,面臨來自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試圖推波助瀾,加速謠言和不實之詞的擴散,對疫情進行政治化炒作,以期達到推諉責任、轉移矛盾的目的。”

分析普遍認為,相比因無知、恐慌而產生的謠言,人為刻意製造或藉機大肆炒作的不實之詞更令人憂心。

“來自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已經發表並分析了導致新冠肺炎的基因,他們絕大多數認為新冠病毒起源於野生生物。”在列舉了美國多名研究人員的觀點以及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刊文,並詳細分析病毒的可能來源之後,《今日美國》對一條聲稱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實驗室的傳言作出裁定:“虛假”。

世衛組織發言人法蒂拉·沙伊布4月21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闢謠稱,現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病毒最有可能來自蝙蝠,但絕非實驗室或人為製造。

儘管如此,個別國家的政客近來依舊多次散佈這一不實言論,藉機炒作。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應:明眼人一看便知,其目的是要把水攪渾,轉移視線,推卸責任。

危害:

增加抗疫難度 妨礙國際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謠言滋生而出的“信息疫情”可能火上澆油,產生更可怕的殺傷力。

“謠言的傳播製造了‘信息垃圾’,阻礙正確信息的傳達,干擾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加大了全球抗疫的難度。”王磊分析稱,特別是部分民眾受謠言影響,可能會對一些防疫措施產生誤解或不滿,阻礙全球戰勝疫情的進度。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醫學部教授保羅·亨特認為,虛假消息會讓民眾忽視世衛組織等權威機構發佈的真實信息,導致民眾以錯誤的方式和態度應對疫情,不僅不利於疫情防控,甚至會危及生命。

回顧歷史,在人類與病毒的多番較量中,不乏類似教訓。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以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前車之鑑為例,指出當時部分民眾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將患病親屬留在家中照顧,導致疾病在家庭當中快速傳播,最終增加了控制疫情的難度。

更需警惕的是,部分謠言成因複雜,其背後的“政治病毒”將對各國人民團結抗疫的良好氛圍造成破壞,併為全球抗擊疫情以及開展國際合作製造掣肘。

“‘信息疫情’背後隱藏的是個別國家和政治勢力撒播的‘政治病毒’,這比新冠病毒本身更具危害性,將衍生出一系列‘疑難雜症’,甚至可能在全球範圍內釀成一場信任危機,加大國際社會本已存在的信任赤字,破壞在世衛組織框架下開展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有效性。”王磊說。

譚德塞直言,將疫情政治化無異於火中取栗,應該隔離“政治化疫情”的行為,“否則,病毒可能給我們造成嚴重打擊,甚至擊敗我們”。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引述澳前總理陸克文的批評稱,某些國家政客給新冠病毒惡意貼上標籤的做法,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損害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

“個別國家的政客為了黨派或個人的政治目的,不把精力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卻對‘信息疫情’推波助瀾,其實質是單邊主義思維和霸權主義行徑,嚴重破壞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多邊主義原則。”王磊指出,“信息疫情”經由個別國家政客的炒作,並藉助現代通訊技術和社交軟件等傳播途徑,其威力會有指數級提升,是全人類的公害。

打假:

阻斷抬頭之勢 加大打擊力度

普及科學防疫知識,阻斷謠言傳播鏈條。疫情發生以來,面對擾人視聽的謠言及不實之詞,國際社會的“打假”行動一直在進行。

譚德塞日前在介紹世衛組織過去百餘天的工作時指出,與眾多夥伴合作提供準確信息和指導,應對“信息流行病”,正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世衛組織網站還開闢了一個“闢謠”專區,回應在社交媒體流傳的不實信息和騙局,提供與疫情相關的可靠信息。

《柳葉刀》雜誌在2月刊登了一封27名全球頂尖公共衛生領域科學家簽署的聯合聲明,強烈譴責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新冠病毒的陰謀論。

科技公司也行動起來,為抗擊“信息疫情”提供技術支持。3月,臉書、微軟、谷歌、推特等7家科技公司發佈聯合宣言,承諾共同打擊有關新冠病毒的欺詐和錯誤信息。之後,臉書刪除了關於新冠病毒的虛假聲明和陰謀論。亞馬遜批量下架了平臺上謊稱能夠殺死新冠病毒的產品。

王磊指出,針對“信息疫情”,世界多國政府加強網絡治理,並採取有效的法律手段;國際各大社交媒體對疫情相關謠言採取了及時地甄別和刪除措施;聯合國、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在全球抗擊“信息疫情”的努力中發揮了重要的協調作用。“這些行動阻斷了不少謠言的蔓延,體現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多邊屬性及開展國際合作的有效性。”

不能忽視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信息疫情”仍有抬頭之勢,採取更加有效的應對舉措與國際合作刻不容緩。

“國際社會應多管齊下,採取雙多邊合作的方式,對‘信息疫情’予以更有力的回擊。”王磊認為,各國應在聯合國和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框架下開展有效的多邊合作,加強疫情信息交流和共享;同時保證疫情防控工作的透明化,宣傳科學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讓社會大眾形成關於新冠病毒的正確認識,這是消除“心理恐慌”和“信息疫情”的治本之策。此外,社交媒體和信息通訊運營商也要承擔社會責任,扮演起涉疫信息“防護欄”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個別國家政客應儘快停止將疫情“政治化”的錯誤行徑,避免人為製造的“政治病毒”讓全球抗疫已經取得的成果和國際合作的信任基礎遭到破壞。(本報記者 嚴 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4月25日 第 06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