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的公共食堂

解放初期的公共食堂

1958年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办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始于农业合作社时期。最初是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一些地区的农户们为了解决农忙时劳动力紧张而无人做饭的困难,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中临时性的生活互助组织。1958年7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这件事要提倡》的文章,肯定了农业合作社办公共食堂的举措。认为开办公共食堂,集体吃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农村新事。被视为共产主义因素大力提倡。


解放初期的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实行供给制

1958年,郫县率先在成都全县实现公社化,全县办起了1031个公共食堂,加入食堂的户数达43915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6%。

办好公共食堂被视为巩固人民公社的一项关键工作。为更好的实行供给制,进一步贯彻“吃饱、吃省、吃好”的原则,巩固生活集体化,县委总结出公共食堂已经显示出的10大优越性:


解放初期的公共食堂

集体劳动


一、实行食堂制后,农民永远摆脱了饥饿和贫困,再不为生产、生活而担心。

二、彻底解放了妇女劳动力,妇女再不被家务劳动所纠缠。群众编了首歌谣称赞说:“过去妇女守三台:锅台、磨台和井台,油盐柴米酱醋茶,忙得整天头不抬,人民公社成立后,实现三化幸福来。”

三、实行食堂制后,巩固了三化,各级调工更有保障,增加了出勤率,出工整齐,生产任务完成多又好,社员齐心,生产质量好。犀浦公社二指挥部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家一户需要4000多人做饭,现在82个食堂,做饭只需300多人。如果以每2户平均1人上街买油盐等事,则每天需200多人赶场,而食堂只需80多人。该处10大队32人,只有2个是男的,妇女占这样大的比例也能完成深耕熏肥任务。因此他们认为食堂是推动各种工作的动力。

四、实行食堂制后,吃饭免费,增长了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提高了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

五、简化了分配手续,取消了不必要账目,和社员不再发生来往手续,只有社与大队、中队的经济关系。

六、省粮、柴、油、盐等调料和资金。

七、缩短和节省了劳动时间。以大集体生产和生活,每天每个劳动力可多工作2个多小时,全县12万个劳力,可增加24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增加2万多个劳力。这样可调节生活,有时间学文化,学科学,使人们得到全面发展。

八、减少了家庭纠纷,改变了旧有家庭婆媳、夫妻之间因家务事而引起的不和睦。

九、改造了懒汉、二流子。

十、工作好领导,时间统一,工作统一,便于利用食堂开展对社员的共产主义教育,进行政治鼓动工作。

同时又提出了公共食堂的目标任务:

1、要贯彻吃得饱、吃得省、吃得好的原则,花样要多,干、浠、软、硬都齐备,妥善照顾老、幼、孕、病号,每顿必须达到三菜一汤(水菜在外),有盐有味,既干净卫生,又可口,有开水,有热水,做到人人方便,个个满意。

2、发展家禽家畜,改善社员生活。食堂养猪年底达到每人平均1头,并保证完成30%的出售任务,要求每头猪的重量达到170斤。家禽年底达到每户10只(鸡、鸭、鹅、兔),还可发展公有蜂、奶牛等。

3、种好蔬菜。每人5厘菜园地,保证每人每天吃到2斤蔬菜,并完成支援工业和城镇的任务。


解放初期的公共食堂

这所谓公共食堂10大优越性,实质上是“三高五风”(三高即高指标、高定额、高征购,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瞎指挥风)的具体体现。公共食堂开办几个月,就因粮食发生困难难以为继,到后来有的公共食堂已名存实亡,1959年秋收后情况更为严重。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以后,公共食堂基本解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