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前言

我國是世界上歷史最久遠的國家之一,自然也誕生了許多獨特的文化,在我國進入封建王朝的歷史以來,在封建玄學的影響下,厚葬之風一直都在盛行。

雖然在無神論者眼裡這完全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在我國的厚葬風氣也延續了超過一千年,更有甚者會將活人作為陪葬品一起活埋。而且當時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以舉行厚葬,陪葬品大多都是一些稀世的珠寶玉器。

隨著這種風氣,盜墓的行業在我國古代就應運而生了,在古代的時候盜墓也被稱為“摸金”、“倒鬥”等,不過我們的老百姓也不會放任盜墓賊偷走老祖宗的陪葬品。接下來,就跟著我繼續往下看吧,讓我們來看看盜墓出現的起源和民間百姓防止盜墓賊的方法。

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盜墓的起源

  • 春秋戰國——開始出現

看到題目開頭是春秋戰國的時候大家是不是吃了一驚呢?沒想到盜墓的歷史竟然是如此久遠的存在了,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在春秋時期,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就研發了一套在往後的封建社會中一直沿用的禮樂制度。其中就有對墓葬禮節的嚴苛要求,不僅是墓葬的大小、形狀,連對陪葬的物品數量都有嚴格的要求,於是厚葬之風從春秋的時候就開始盛行,這不僅是一種禮節,更重要的還是體現當時統治者無上的地位。

這種做法一推行就受到了當時不少王公大臣們的接受,因為按照地位來說,他們也可以在自己去世的時候帶著不少金銀財寶駕鶴西去。

這種做法可是讓當時不少窮人看的眼紅,再加上當時在墓葬選址上還有很多說法,很多時候都會侵犯農民的田地,這讓農民們更不幹了。

於是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出現了第一批盜墓者,不過當時的法律並沒有很針對盜墓的行為,所以在這裡也用了盜墓者而不是盜墓賊。

盜墓賊的說法主要是在後期盜墓者變得越來越過分,侵犯了人們祖先在天之靈,才被叫的稱呼。往後盜墓行業不僅繼續發展,還成了一項正規做法,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 三國時期——成為正統

在春秋戰國時期往後的時間裡,盜墓者的做法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摒棄,畢竟我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注重人文倫理的國家,破壞人家的墓葬來換取錢財的做法,實在是讓人難以啟齒。

於是在戰國後期就出現了專門制裁盜墓賊的法律,這在當時對盜墓賊的打擊可是非常致命的,除了家裡十分貧寒的之外,很少會有人拿上自己的命去換錢。

盜墓行業在從戰國到三國這段期間內,一直是不慍不火的狀態,而到了三國時期,因為天下大亂,各個領主為了收集錢財,想盡了一切手段,其中就有發展盜墓的做法。

到了三國時期,天下三分諸侯割據,我們熟知的亂世奸雄曹操,在擴大自己軍隊的時候為了能保證軍隊的開支,就在軍中設置了專門的“摸金”小組,上文中也提到了摸金就是盜墓,盜墓被允許了,而且還賦予了官職,於是就沒人再在乎人文倫理的束縛了。

畢竟給曹操這種梟雄做事,如果畏手畏腳的,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在曹操開始了摸金校尉的先河後,江東的孫權,巴蜀的劉備都開始紛紛效仿,從死人手裡拿錢來養軍隊彷彿成為了三國時期的主流。

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不過我國古代的人民都是注重倫理道德的,你開別人的墓可以,但是開自己老祖宗的就不行,即使是在三國時期如此動盪的年代,還是會有逆行者來保護自己先人的墓葬不被摸金校尉進入。

那麼民間的老百姓又有什麼辦法來阻擋專業的摸金人員呢?各位看官不要著急,接下來就帶大家看看我國古代民間百姓為了防止墓葬被盜,採取的反盜墓措施。

反盜墓的措施

  • “影子戰術”——機關重重

說起來影子戰術大家可能會一愣,因為在我們的理解中影子戰術是兩個差不多的人,一起聯手去攻擊別人,因為二者十分相似,所以會讓敵人十分頭疼。

一些富貴人家,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人侵犯,就會在花大價錢在修建墓葬的時候採用影子戰術,修建墓葬的影子戰術,就是在真的墓葬周圍修建幾個一模一樣的墓葬,將真的墓葬藏於其中,就可以起到一個遮人耳目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些心懷叵測的達官貴人,在修建墓葬的時候,還會在主墓之外修建一些甕城

長廊之類的建築,這些建築當然不是為了增加他們墓地的面積,而是為了在其中設置一些暗箭和機關之類的陷阱。

這些長廊在設置的時候也是比較人性化的,因為有些墓葬的墓主會給盜墓賊一個機會,比如在入口處先放置一些小的機關來勸盜墓賊離開,這樣小的機關只傷人而不殺人,盜墓賊如果知難而退就可以先行離開,不過要是執迷不悟,真正的機關陷阱也都是在長廊中後部。

據一些史料記載,古時候大的墓葬群中的暗箭機關可能會儲存超過五萬只冷箭,並且這些冷箭可以保存上百上千年之久,需要大量人力財力準備數年時間。而且即使盜墓賊能憑藉經驗穿過長廊進入甕城,也會在漫天的劍雨和無數的地刺等機關中送掉性命,這也是為何有一些皇帝的墓葬死後過千年也無人敢動的原因。

不過這種做法比較適合古時候的達官貴人使用,平常的人的墓葬,自然不可能允許消耗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進行看守。那麼還有其他辦法嗎,當然是有的,如果你感到好奇,繼續往下看就對了。

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 心理戰術——恐嚇

上述反盜墓方法都是使用物理方法讓盜墓賊吃到苦頭,不過咱們現在要講的反盜墓方法是一記主攻人們心裡的“虛招”。

然而,說是虛招其實也不是很虛,在某些方面,它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盜墓手段。

因為古人受封建迷信的影響,他們更加信任鬼神的存在,並且相信人死後也會有靈。 因此,古人就抓住了人們的這個心理,只要在墓地上立一塊石碑,上面刻上一些嚇人的詛咒或者謠言等字樣,恐怕盜墓賊就能在心理上進行“降維攻擊”,讓他們不偷東西就倉皇的離開。

例如,在我國的某處墓葬中就曾出土過某個完整的詛咒石碑,上面的鐫刻的“恐嚇”的內容大概是,誰敢偷我的墳墓,誰就一輩子沒有孩子,這在當時“不孝有三,無後最大”的思想中,可是一個很惡毒的詛咒了。

然而,古人通常是迷信的,再加上盜墓原本是一種不光彩的手段,墓葬本身就常年隱於地下,不見陽光,陰氣瀰漫,因此,當盜墓者看到這種“威脅”的語言時,他們很可能會被嚇跑。

當然,這種類似攻心術的的保護方法的效果最終還是不確定的。畢竟,你不能指望所有來盜墓的人都是迷信的和膽小的,萬一遇到那種不出珍寶不罷休的盜墓賊,人家才不會還你的恐嚇,甚至可能連你刻字的石頭都給你搬回去。

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 建造“狗洞”

上文也提過在古時候盜墓之風盛行,平常百姓也受到了很多盜墓賊的影響,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對當時的盜墓風氣進行了描寫:

“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

這句話就能看出,當時的春凳已經成為了盜墓賊對人們的危害,所以平常百姓除了上述的兩種措施之外,還採取了一種最常用的措施,那就是修建狗洞

古人認為,如果從墓外鎖門,很容易受到破壞,但如果在墓底設計一個狗洞,可以起到很好的反盜墓作用。

考古學家和專家認為,待到陵墓建成後,會選擇瘦小的人或者直接讓小孩從留下的“狗洞”中鑽出。墓門從裡面封好後,就可以從“狗洞”裡鑽出來,最後,墓壁底部的“狗洞”被封住了。

這樣,即使遇到盜墓賊,基本上也不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墳墓,盜墓者即使通過挖掘,發現了墓牆底部的“狗洞”,大部分人也鑽進不去,這樣也就達到了墓主反盜墓的目的。

盜墓源於何時?古代民間百姓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哪些防盜措施?

結語

現在流行的一句俗語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古時候的盜墓和反盜墓上也是。盜墓賊的目的就是為了收集富貴死者的陪葬品,中途也不會涉及到什麼保護手段和措施,這也在盜墓過程中丟失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物。這些文物如果在現在拿出來,有不少的文物都會進到國家內的博物館內保護起來,這也給我國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不過盜墓之風盛行的主要原因還是落後的封建社會的“厚葬”禮節,如果沒有厚葬,也就肯定不會讓盜墓賊如此猖獗。


參考文獻:

《史記·貨殖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