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成長背後,都是團隊給力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為了這樣那樣的目的,聚集到同一個地方。

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是各司其職,還是各行其是;是齊心合力,還是同床異夢;是一以貫之,還是陽奉陰違,都成為組織效率、運行流程的一部分。

到最後,也成為了企業命運的一部分。

說起企業命運,一開始,可能看的是領導者能不能找到一個足夠小的切入點,站穩腳步;組建團隊時,看的是能不能找到高效執行、不斷成長的成員,熬過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不停歇的競爭中,還要比文化、拼戰略、整合資源、跨界battle。

最終,企業的所有想法,都要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中。人的問題,就成為所有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

如何具備領導力,你能領導誰,如何組建團隊,如何快速成長?以下,是來自周航的思考:


1

重新理解領導力


1.領導力首先是做自己

馬雲那麼有領導力,雷軍這麼有領導力,馬化騰這麼有領導力……這些企業家都很有領導力,我就想學習學習,看看人家的領導力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什麼共同點。

領導力有沒有模型?可不可以建立一個可以學習和複製的領導力模型?

研究了這些成功的企業家之後,很快,我就有了一個新的認知:他們都是不一樣的人。

比如雷軍,他是非常勤奮的企業家,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9點,這點我自認為做不到。我也看到馬雲口若懸河的感染力,能把所有人的激情調動,我能學嗎?也不行。

很多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很有領導力的人,但是他們都是如此不一樣的人。如果我也要具備領導力,我該怎麼辦?要向誰學習?

我發現,眼中看到的這些企業家,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個性,並不是只有一個模式的領導力。

比如,我看《騰訊傳》覺得,馬化騰對失敗、失誤的包容造就了騰訊。


如果沒有對一些邊緣化部門的包容,比如QQ郵箱的包容,就不會有後來的張小龍,更不會有現在的微信,所以“包容”這個詞可能就是馬化騰塑造的領導力。

但我的朋友梁寧告訴我,事實不完全是這樣。

她近距離觀察過騰訊,雖然從最終結果看,是馬化騰的包容帶來了創新,但實際上,馬化騰是一個做決策比較慢的人,尤其是當他面對錯綜複雜、可能讓別人尷尬的事情時,他往往不知道怎麼弄。

當不知道怎麼處理時,他就不去處理,這就得到了一個結果:他對邊緣化部門的包容。

這個例子讓我突然意識到,領導力好像並不等於我們熟知的那一堆詞,比如勇敢、果斷等,一個決策很慢的人,也可以非常有戰略眼光,非常有領導力。

於是,我終於釋然,並得到一個結論:我不需要模仿誰,不需要去學習誰,不同性格特質的人,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領導力。

所以,獲得領導力的第一個秘訣,就是要做自己,儘可能全然地做真正的自己。

我終於可以做真正的自己了,但是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我能領導誰呢?

2.你只能領導你喜歡的人

做自己不等於任性地做自己,我們還需要領導別人。

我問過很多人一個問題:你到底能領導誰?


我給出兩個選項:你能領導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

好像所有人都不假思索的認為,當然是領導愛你的人。

這麼多人愛你,他們就願意受你驅使,為你奉獻,你自然對他們有了領導力。

所有高成長背後,都是團隊給力


當時我很質疑這一點。明星動不動就過千萬的粉絲,他們是不是很有領導力?顯然不是,明星並不是這個社會最有領導力的人。

你認為你能領導愛你的人,當你試圖用這種模式去獲得領導力的時候,你就會異化,會刻意扮演別人眼中那個“好”的你。

在不同的人面前,你越來越多地扮演一個不真實的自己,這就跟第一點——做自己——相悖。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否定了這個答案。

我後來思考的答案是:你只能領導你喜歡的人,你能喜歡多少人,決定了你領導力的邊界。

你可以誰都不喜歡,甚至連你自己都不喜歡,但這意味著你連自己都領導不了。


所以我才說,愛人的能力、愛人的範圍決定了我們領導力的邊界。

我在易到的時候,跟同事的相處就不是那麼多,沒有一天到晚跟他們泡在一起。而且當時我喜歡人的能力也有限,可能我只喜歡一小部分的人,有明顯的親疏遠近。

雖然有的時候會跟同事們在一起,但我覺得那只是團隊建設的需要,並沒有真正享受那個過程。所以,這個狀態肯定影響了我當時的領導力。

3.尋找與你最匹配的領域

尊重內心的真實感受,自然會引出領導力的第三個要素:找到你真正熱愛的領域,你的領導力只能在與你所匹配的事物上予以發揮。

舉一個例子。2007年,阿里剛剛收購了雅虎,曾鳴教授去做雅虎CEO,他讓我去做顧問。我因此看了很多業務,臨走的時候給曾鳴教授提交了一份報告。


我在報告裡說:第一,雅虎的搜索肯定守不住;第二,只要雅虎還在阿里的大體系裡面,肯定做不好。原因就是阿里做電商、做銷售,而雅虎做門戶、做新聞,基因就不一樣。


再比如,阿里後來也嘗試做社交,但一直不溫不火。沒辦法,這是企業的基因所決定的。


而相反的例子是,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全世界最有領導力的人之一,但他並不是做什麼事都有領導力。


在做總統之前,林肯曾經在軍隊裡管過一個排,那個時候的他可以說毫無領導力,後來還被軍隊勸退。但是當了總統之後,他表現出了極強的領導力。


所以,這些經歷給我的啟示是,不管是一個公司,還是一個人,都要找到適合的、跟自己的特質匹配的事情,這樣領導力才有發揮的空間。

不過不要擔心,不管你是什麼特質的人都可以獲得領導力,因為人人都有領導力。


在獲得領導力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三點分享給你:


1.勇敢地做自己。


2.去搭建你真正喜歡的團隊,因為你只能領導你喜歡的人。


3.去做與你的特質和領導力相匹配的事情。


我相信你的領導力一定會得到充分發揮,你也將成為一個有領導力的人。


2

如何打造一個團隊?


對於一家創業公司,除了找錢之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人。事實上,在公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找人的方法都不盡相同,要有所區隔。


公司初創時期,尋找合夥人,這是第一階段,要做的是“長心”,即尋找與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夥,搭建公司核心的文化與價值觀;

有了合夥人之後,就開始搭建初創團隊,這是第二階段,要做的是“搭骨架”,即尋找對你和公司有信念的員工,確保公司有效運轉;

等到公司發展壯大,需要招募“牛人”,這是第三階段,要做的是“長肉”,即進行團隊迭代,讓公司穩步發展。

1.長心:尋找志趣相投的合夥人

第一階段肯定是尋找合夥人。

合夥人是創業公司的核心,不需要太多,最多也就幾個人。一般情況下,尋找合夥人幾乎只能在自己身邊找,找認識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合夥人的狀態、水平能力,其實就是你當時狀態的投射。

說白了,你是什麼人,基本上也只能找到和你一樣的人。

好的合夥人關係沒有統一的模式,卻有一定的邏輯。美團的王興、攜程的梁建章,都建立了“追隨型”的合夥人形式,在團隊中,有較為強勢的地位。

凱叔講故事的凱叔和朱一帆,儘管兩個人認識的時間不長,卻形成了“背靠背”的合夥人形式,各自負責各自的領域,也合作得很好。

一個堅實的合夥人關係,是奠定整個公司組織發展的精神核心,這點不容小覷。

那麼到底是志趣相投更重要,還是能力互補更重要?

以前我的答案毫無疑問是能力互補,現在我可以大膽地說:


相互喜歡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是最開始的核心團隊,彼此一定要足夠相互喜歡。如果還不夠喜歡,就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培養。


所有高成長背後,都是團隊給力


很多人誤認為找合夥人,能力互補更為重要。

比如我會技術,就找一個產品型的人合夥,再找一個銷售型的人。其實不是這樣的。雖然從普遍意義上來講,創業公司合夥人的關係多是能力互補型,但在現實中,以此結構能夠處理好合夥關係的公司並不是很多。

那麼,什麼是志趣相投呢?這並不意味著性格一致。

你想一下,跟你關係好的朋友,往往都是性格迥異的人,但一定是以共識和相同的愛好為基石。這個基石就是志趣相投。


與合夥人之間互相欣賞,才可能互相信任,這一點非常重要。

信任,是合夥人之間的必要條件。


有時候,合夥人關係與婚姻或戀愛關係是類似的——爭吵不可避免,但你們要確保不會因為爭吵就決定就此散夥。這種信任,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培養。

2.搭骨架:尋找信任你的初創員工

有了合夥人以後,大家就開始一起搭骨架,尋找初創時期的員工。很多人在找創始員工的時候,都希望找“最好的人”。

易到最初創業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想法。後來發現,這就是一個妄念。


因為我們要面對的現實是:既沒有錢,也沒有品牌,生死未卜,最好的人憑什麼要選擇你?

在這個階段,能找到願意跟著你一起幹的人就不錯了。如果是找合夥人,要找你相信的人;而找初創員工則是相反的標準,要找相信你的人。

在初創時期,尋找那些簡單的、願意相信你的人反而更好一些。

初創公司的事業未來如何發展,可能連創始人也說不清楚,可是有人覺得這件事挺好,願意相信你,或許他不夠優秀,但這些都不要緊,在一個公司搭骨架的階段,最應該做的是儘可能地凝聚相信你的團隊力量。

哪怕你們的創業最終是錯的,但因擁有一幫狂熱的“粉絲”,相信你,跟隨你,整個團隊也會呈現出一種“相信”的狀態,這種狀態比高學歷團隊要好得多。


在現實中,有很多幾十個人的小團隊創業公司,業務還沒有真正跑出來,最多也只是一個基礎不錯、有點小名氣和小影響的小公司,卻誤以為自己該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到市場裡挖牛人。

事實上,只要你的團隊沒有發展到一二百人的階段,就沒必要想所謂的“長肉”。

在這個時期,你對牛人是沒有吸引力的。

雖然你可能自認不錯,但是真正投入到整個人才市場中你就會發現,和你有同樣競爭力的公司多得是。真正的牛人,不見得會把你當作優選。

這個階段,就踏踏實實地在朋友中找吧。有人願意和你做,那是人家相信你,已經很不錯了。

3.長肉:學會留住牛人

公司融到資,業務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團隊就要擴張。這個階段應該怎麼招人呢?

這時候就沒必要再侷限於小圈子裡找人,我們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轉化。借用獵頭的一個術語,要mapping,即地圖式搜索。

這時候,需要用更專業的方式,請專業的獵頭機構幫忙,請他們充分地mapping每一個領域中有可能會適合自己公司的優秀人才。


這樣做,人才與公司的匹配精準度會更高。

我們剛剛談的只是找人的部分。接下來要做的,是把自己想要的人才真正簽下來。


要知道,優秀的人才,選擇未必只有一個,主導權在人才手裡。

那麼,優秀人才選擇企業的標準是什麼呢?

首先是收益。這裡的收益是指當期收益加預期收益,也就是薪金和股權。

很多創業公司往往會迴避這個問題,說事業如何有前景、理想如何有情懷,就是不談收益。最後一談,又讓人很失望。

在我看來,無論你的事業有多偉大,都不應該要求人才降薪加入,至少應該參考市場的平均薪酬以及人家原來的薪酬,該給人家多少錢就給人家多少錢,而不應該以“創業公司錢少”作為理由。

既然錢少,為什麼還要招那麼多人?錢越少,就越應該把錢給適合的人,讓他做更多的事。沒有人理所當然地陪創業者吃苦奮鬥。

要想一想,即使這個人真的被你降薪忽悠來了,他心裡一定會有犧牲感,會造成心理失衡:“我都降了這麼多薪,為什麼還對我不好?為什麼當時說得天花亂墜,現在卻要罵我,調我到低級的崗位?”

所有高成長背後,都是團隊給力

其次是態度。

我發現對於被招的人來說,一家公司的老闆或者與他對接的人是否讓他覺得交談甚歡,對他是否願意加入公司的決定至少會起到50%的作用。


人的感染力甚至可以讓他把公司靠不靠譜排在次要位置。

這就是一家公司選擇創始合夥人以及核心員工如此重要的原因。他們對人才是否渴望,對人態度是否溫和,會對後期招納優秀人才起到決定性作用。

最後是找到對的人,幫助人才儘快適應公司。

這時,挑戰才剛剛開始,這意味著你需要傾注比以往更多的精力。

一個公司從選擇接觸一個優秀的人才開始,到真正把這個人引進公司,可能會花好幾個季度的時間。如果這個人來了不到半年又跑了,連公司和業務怎麼回事都沒弄明白,更談不上創造什麼價值,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公司,都是時間上的浪費。

幫助人才在新的公司環境中“活下來”,本質上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關係。

很多公司不注重這個階段,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做事上。


一個牛人到了新的職場環境,說嚴重點,就和上刀山下火海一樣,一方面有老同事的挑剔、挑戰和排擠,另一方面還要做事情來證明自己。這其實是最懶也最簡單粗暴的做法。

用一個項目去試一個新人,如果他能成長,當然很完美,但這樣的概率也許只有5%。難道我們的責任不是讓更多的優秀人才有50%的成功率,而不是那5%的成功率嗎?

這樣的代價往往很高。

首先,你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留住這5%的人,他們肯定很貴。

其次,在公司能夠活下來的人寥寥無幾,等到公司真正業務大發展的時候,就會發現人才捉襟見肘。

有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的情景:一個當初你認為能力很差的人,你沒有選擇他,但這個人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卻做得特別好。


為什麼?也許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公司的人才漏斗這樣窄、對人才要求那麼高,存活率卻這樣低?

把人才招入公司,再給他們一個叢林環境適應生存,其實是資本過度造成的資源浪費,結局不會太好。

反之,應該用充分的精力幫助人才在組織中獲得成功,而不是挑剔他們:你們拿了我這麼高的薪資,理所當然地就應該表現優秀。如果是這樣的心態,新人在公司的存活率會很低。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組織千辛萬苦費了大把力氣才把這個人招進來,如果最終沒留下他,本質上是你的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