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校出來的大學生該怎樣快速融入社會?

趙倚樓


習慣了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

學生時代總是被動地按照老師教的課程進行學習,被動地接受著來自父母學校的安排,已經形成了被動接受信息的習慣。

但在進入社會進入公司之後,你與工作之間的關係是契約式的,工作中,不會有人去盯著你,去督促你,所以更不要傻傻地等著新任務。

你的探索欲和求知慾,才是真正能幫助你順利把身份從學生過渡到成人的關鍵因素。而不是固守被動接受的思維,最終拖累整個隊伍。

@徐公子

意識不到自己的時間是有價值的

在學生思維裡時間是充裕的,錢是稀缺的。然後帶著這個思維進了社會,不知道珍惜時間提高技能,把功夫都浪費在細枝末節上。

其實恰恰相反,錢總是能賺到的,時間才是稀缺資源。把下班後的時間利用起來,能實現自身能力的極大增值。

@即墨言

認為凡事要準備好了再做

持續地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遇到新的挑戰(同時也是機會),本能地想自己還沒學過(就像學校裡讀書時突然遇到了一個還沒學到的內容)就想回避,總覺得要自己準備好了才行,但是卻因此錯過了機會。

很多時候,是你有了責任,有了目標,才會讓自己更強大,而不是自己強大了再做某事。永遠讓事情推些自己走才好。

@馬力_可能性與大設計

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第一時間覺得自己不行

比如考試,總認為做好準備之後,上考場才會覺得有信心,但是這種學生思維,在職場是行不通的。因為公司總會有一些特別緊急的需求,其中很多都可能會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情。

在職場,要敢於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你能在關鍵時候逼自己一把,或者被別人逼一把,你會驚喜地發現,其實那些你認為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也是可以完成的,而那時的你則會對自己的能力範圍有一個新的認知。

@何偉佳

不懂得積累自己的勞動成果

有很多畢業生,都沒有整理作業的習慣,有的甚至連自己的畢業設計都找不到了。進入職場以後,會經常忽視積累自己工作成果的重要性。

有的公司一般會在看過你的作品集後才會決定是否與你簽訂合作協議。如果平時不注重積累,就相當於,你的行業經歷永遠是從零開始的。

@何偉佳

不懂就問的壞習慣

學生時代不懂就問是一個很不錯的習慣,它代表著求知。

但在職場中,要把心態從不懂就問變成不懂就查。遇到問題,首先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手段,不要給人留下什麼都不懂,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如果有人願意善意地解答你的問題,請心懷感激。

@Mushroobby

玻璃心,不敢犯錯,不懂裝懂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害怕做錯業務而被領導責罵,有時候一些業務不懂裝懂,做錯了卻引起更大的麻煩,被領導責罵的更厲害,自己更加害怕,導致了惡性循環。

玻璃心、害怕被罵、不懂裝懂、做錯、被罵、更害怕。其實,在職場,老闆更希望員工將問題說出來,不要不懂裝懂,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煩。

@外向的孤獨患者

盲目地努力,不知道方向的重要性

在學校的時候,努力的方向很明確,就是認真學習。即使不怎麼努力,只要肯學,成績就不會太差,在社會上,就並非如此。

在職場,並不是努力就會有回報的,如果從未考慮過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僅僅通過努力是很難改變的事情。

@周海強

通過降低自己的身價來爭取獲得工作的機會

某些同學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會說一些自認為能感動HR的話,如“我可以不要工資,等公司覺得我的能力能勝任這個崗位的時候,再給我工資”。

沒錯,你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感動天地的回答,而人家HR只會在心裡覺得“你為什麼不在面試之前達到能力再來”。

所有HR的招聘目標是想要招到合適的人,並不是便宜的人。

@周海強

認識的人就是自己的人脈

在學校裡,人際關係相對比較簡單,大家相互認識,相互幫忙,且多數情況是不求回報的。

因此,在社會中,你努力認識不同圈子的人,甚至結識到層次更高的人、行業大牛,以為他們是自己的人脈資源,只要自己聯繫這些人,多多少少會獲得幫助。

在社會里講價值互換,不要幻想有人能不求回報地幫助你。一段良好的人脈關係,是建立在雙方能夠各取所需的基礎上的。如果雙方提供的價值對各自重要且不可替代,那麼,這段也許交集並不


碩博生活圈


兄弟,在我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現在是就讀於福建的一所高校的大一學生 我覺得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以及積累知識,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 例如人際交往 自己的心態調試 以及知識面 還有多去社會上,接觸接觸,這樣對你以後踏入社會,會打下基礎 所以現在就從我做起 多多去嘗試新鮮的事物 畢竟大學真的是青春年華 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大膽的去嘗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頭腦的思維不同,而造成的結果就是經濟的差異 所以總得一點呢,不要虛度光陰,在花樣年華去做自己有意義的事情 能對將來踏入社會有所幫助的事情 當然偶爾也可以放鬆一下自己,打打遊戲,運動運動,這都是可以的,但是別忘了你們上大學的目的 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家裡減輕負擔,是為了以後的生活不那麼拮据 所以現在趕緊行動起來吧,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去開闊你自己的視野 我說的就是實在話 希望能幫助到大學生們 不喜勿噴



華仔的生活頻道


你好,我是吳剛作文。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從學校出來的大學生應該這樣融入社會,以下是我的三點建議。

一、全面定位自己,已經不再是大學生了,已經是社會工作人員的一份子。

許多在校大學生走向社會的時候,他們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定位。好多人都認為自己還很小,而且還是學生,而且用剛剛走進社會來原諒自己。

這是不可以的。因為只要你從大學畢業走向社會,那麼社會就不再把你當作一個學生了,對你的寬容,對你的諒解,對你的要求都要有所變化。

而社會呢,會把你當做一個真正的工作人員來看待,工作者是什麼?就是要敬業,要專心,要認真,要有效果。如果不把自己的定位定好,那麼很有可能會經過很長時間,你都沒有把握好自己的方向,你都不會有所進步,有所進展,也會因為沒有融入社會,而苦惱,甚至抑鬱。

二、必須學會處理好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走向社會的第一門必修課。

好多同學都覺得大學比較單純,可是社會呢,就比較複雜。其實社會複雜的不是別的,就是人際關係,這裡邊不光有你的同齡人,還有你的長輩,還有你的上司,還有你的領導,還有你的客戶等等。這時候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門藝術和學問了。

對上司我們要尊重服從。對於同輩,我們要相互學習,並相互競爭。對於客戶,我們要熱情周到。所有的這一切都要變換的角度去處理,而不能一成不變的。因為這個社會不是為一個人服務的,而是你要面對方方面面的人群,而方方面面的人群的訴求,又都不一樣,所以要藝術地處理問題,你才能藝術地處理人際關係,你才能把人際關係處理得非常巧妙。所有走向社會走的非常成功的大學生都是人際關係處理很巧妙,而帶來的成功感。

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這是走進社會融入社會最根本的硬道理。

大學剛剛畢業走向社會走進工作單位,需要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業務水平的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很多大學生是眼高手低,想的很多很遠很高,可是卻做不到,這樣的大學生實際上是工作單位最不希望要的 ,而喜歡的確是直接可以過來工作,直接創造生產力和生產價值的學生,這樣的大學生才叫人才。

要多和自己的師傅學習,多和自己的上級學習,多和自己的同輩學習。把他們的經驗指點指導當做自己的財富,那麼你就成功了。

人生路漫漫,不是誰都要逃避社會的,我們都不可以逃避社會,也逃避不了,只有融入社會,你才能真正地做好過渡和銜接,你能真正地成為一個社會歡迎的,有能力有素質,社會人才。這樣你就做好了從大學走向社會的轉軌。這個轉軌是人生中必然的階段,也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

以上是吳剛作文,我的觀點,希望對你的工作有方向性的指導作用,也希望你在工作中能夠順順利利融入社會,能夠成為社會歡迎的人才。

關注

資深教育耕耘者與實踐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