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二铜钱佛、武松杀嫂和大使像

十二、武松杀嫂和大使像

在当今网络时代,台儿庄古城屡屡爆红网络,已经成为了所有热爱家乡的枣庄人的骄傲。

刘进潮虽然从古城离开也已经有几年了。但是,每每说起曾经在古城的三年经历,刘进潮依然如数家珍,充满感怀思念之情。

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二铜钱佛、武松杀嫂和大使像

刘进潮与波兰大使合影照

做为台儿庄古城以特殊政策引进的第一批优秀民间艺术项目,刘进潮分得了船型街西部中间位置的一间门面。他的门店紧邻船型街通往天后宫广场的通道,面对船型街中心位置的大船舞台,这里每天都有柳琴戏艺人按时为游客演出,是一处游客最为集中的区域。可以这样说,船型街是古城的黄金地段,刘进潮的门店占据了船型街的黄金位置。我不知道当初是按照什么原则分配的店铺,反正刘进潮得到的是最好的一间。

投桃报李。刘进潮至少是想匍下身子大干一场的。按照古城管委会对于店面装修的统一要求,刘进潮认真布置了自己的那间店面。他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没有外请装修人员,给店铺装饰了具有“枣庄泥塑”特色的风格,在一面墙上以堆塑的方式装饰出一口窑,布置成自己工作环境。这样的装饰风格与他的经营相映成趣。刘进潮的门店也成为最早一批开始经营的店铺之一。

在古城的三年里,特别是刚入驻古城的时候,刘进潮积极配合古城建设,以及古城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得到了古城管委会领导的良好评价。随着古城复建工作不断深入,刘进潮以一技之长,大量参与了古城各种博物馆的塑像工作。

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二铜钱佛、武松杀嫂和大使像

在与刘进潮交流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问题很好奇,问过他,他几次也没说明白。看得出来,刘进潮所参与的每一次雕塑竞标工作,他最多也就是把它当成了当初报名参加电视台青春创业大赛,人家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人家通知他该干什么了,他就认真配合着干什么。这取决于他对竞标工作的没有完全理解,至少是所谓的竞标在他心里绝没有到非生即死的地步。也说明他对参与竞标更多处于最朴素的配合工作层面。至于刘进潮为什么能在强手如云的竞标过程中屡屡中标,刘进潮说不出什么,但是我想,一方面是他的个人泥塑技术和创作水平在古城里就有现实存在,活生生的例证。之外,最关键的一条,也许就是其它各家参与竞标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就是刘进潮参与各项工作的的成本低,刘进潮毕竟是以一民间艺人身份参与各项竞标的,他没有其他参与竞标公司的众多成本负担,他内心主观上对于各项工程的资金收入心理预期更低,也因此他的报价也总是最低。刘进潮于2012年6月29日的一篇日记似可佐证。这篇日记是刘进潮参与台儿庄古城观音堂的塑像招标时写的。在日记里,刘进潮表示:“我从事的职业,钱不是最重要的。”

说起观音堂塑像工程竞标,还有一个小插曲。刘进潮报了名,却迟迟交不上标书。古城管委会负责这项工作的李天丰同志曾经打电话问他:“你为什么迟迟不交标书,是不是不重视?”

其实,这时候刘进潮正在家里急。其他的竞标者都是团队协作,电脑设计操作、电脑打印文书,而刘进潮所有的文稿都是手写和手绘的,因此完成标书的时间比较晚。刘进潮也是看着时间往前赶的,听到李天丰这样问,有点委屈地解释说:“其实我很重视,我已经是连续多天顾不上吃饭了,是因为我的稿子是手绘的,速度比较慢。”

好在,刘进潮还是赶在报名截止的最后时刻交上了标书。

在那次竞标中,刘进潮从五家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中得观音堂塑像的标的。听到中标消息,已经连续多日不能好好休息的刘进潮,激动的差一点流泪。

送子观音塑像开工的时候,时间正是7月份枣庄最热的时期。刘进潮给我看了他当时在观音堂施工时拍下的照片。由于天热,施工的室内环境就像是在蒸锅里,干起活来,汗洒如雨,几乎穿不住衣服。照片里的刘进潮就是在光着脊梁干活。刘进潮告诉我,实在太热了撑不住,就会跳到河里泡一会,等凉快了再回来继续干。当时为了赶工期,晚上不回家,每天都是后半夜了才想起休息,就在观音堂的檐廊下撑上蚊帐,四周点上蚊香睡上一觉。台儿庄是水城,那里的蚊子既多又大。由于睡在外面夜里会有风,蚊帐掖不住,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蚊帐里挤满了喝饱了血的蚊子。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刘进潮完成了一尊又一尊完美的塑像,为古城建设交上了他的合格答卷。

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二铜钱佛、武松杀嫂和大使像

刘进潮作品

在刘进潮众多的作品中,有几件作品产生了出乎意料的社会影响。这里所说的出乎意料,是说既出乎刘进潮的意料,也出乎包括古城管委会所有人的意料。而且,这些影响几乎又无关乎艺术,却又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炒爆网络。这就是本章题目所列的:武松杀嫂和大使像。

2012年,刘进潮为古城“贾三近博物馆”塑造的一组金瓶梅人物故事塑像,再次引爆网络,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主创者刘进潮以其民间泥塑艺人的身份,就是现在也并不认为他的那一组《金瓶梅》作品有什么问题。因此,他至今不能理解当时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而我做为古城复建曾经的参与者,清楚地知道“贾三近博物馆”与最早建成的“青楼博物馆”从创意起始以来的所有一波一折。我知道,到了刘进潮的《金瓶梅》群雕,爆炸是必然的。

这就牵涉到复建的“复”的含义。

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

有众多的史料说明,台儿庄古城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由于在当地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历史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 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它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 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台儿庄古城为枣庄市打造江北水乡城市品牌、发展旅游业增添了最为靓丽的黄金景点和产业龙头。

古城复建所需要的资料抢救挖掘工作,主要围绕运河文化、大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调查整理全面展开。枣庄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台儿庄区负责文化信息收集工作;市建委、台儿庄区负责建筑实物、树种、牌坊、桥梁、砖瓦、青石板等实物收集工作;市旅游局、市服务业办公室、台儿庄区负责吃住行游购娱素材收集工作。 台儿庄区为此专门成立了古城抢救保护机构,开展前期素材收集整理工作。一是书籍征集考证。从民政局、水利局、史志办、文化局等部门和居民手中,征集各种书籍200余本,其中有《山东通志》、《太平换宇记》、《续山东考古全录》及《峄县志》等都是珍贵书籍。对有价值的材料予以整理,研究考证,形成材料。二是走访老人记忆。走访了台儿庄80岁以上老人40多位,跟踪走访了燕、尤、赵、万、陈、袁、王、骆、郁等家族,初步了解了几大家族的商号、码头、家族兴衰及其当时的居住情况,形成1万余字采访材料。对古码头、古寺庙、古店铺、古涵洞、古树、大战遗址有了细致的认识,对台儿庄大战前、文革前经济社会状况有了初步了解,整理形成了5万余字的综合材料,绘制了1938年台儿庄地图。三是挖掘整理大战文化。对运河浮桥、中正门、火车站、清真寺、关帝庙等大战遗址遗迹拍照研究,进行系统的文字整理,对大战浮雕进行了设计构想,提出修复、开发建设建议。四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认真做好运河沿线名吃调查。调查中发现,台儿庄的名吃有张家狗肉、马家牛肉、冯家驴肉、赵家烧鸡、黄花牛肉面、老鳖汤、辣子鸡、羊肉汤、糁、菜煎饼等,了解到了主要做法、工艺。并逐步延伸,通过上网、查看资料等形式,调查了解到枣庄地区、鲁南地区和运河沿线城市的名吃、小吃,整理归类,挖掘整理各类小吃、名吃近千种,形成了300余幅照片、6万余字资料。

通过调查古建筑遗存、收集老照片、采访老人、入户调查等形式,对古城街巷、码头、驳岸、建筑等作了全面深入调查,对现存历史遗迹、老建筑全部拍照,分类保存,全面摸清欧式建筑、徽派建筑、北方建筑、江浙建筑、山陕、广东、广西、福建等八大类建筑风格,并形成系统照片和文字资料。重点对泰山行宫、文昌阁、新关帝庙、三官庙、玉皇阁、大王庙、龙王庙、吕祖庙、旧关帝庙、火神庙、准提阁、东岳天齐庙、铁佛寺、苍庙、十八罗汉庙、南北清真寺、高庙、八蜡庙、九龙庙等庙宇进行调查,详细掌握确定建筑位置、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建筑布局,绘制了部分建筑平面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河古城开发建设建议性规划、设计方案。采取读书摘要、上网收集、现场拍摄、上门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游船、牌坊、古灯等各类古城建设参考图片500余幅,文字资料2余万字,绘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迁、供电、供热、供水等相关图纸20余份,并分别编印、装订成册,为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 今日台儿庄还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被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世界旅游组织考察后认为,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来。

古城框架以运河为文化轴线,设计了关帝庙景区、西门安澜景区、纤夫村景区、"运河街市"景区、板桥-花门楼景区、水街商市景区、清真寺-九龙口景区、湿地公园等八大景区。分别对应"九水汇川、台城旧志、土村绿荫、庙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运河街市、杰阁凌波"等运河古城八景,规划建设了参将署、泰山行宫、兰陵书院等29个景点。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建设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

等等。

这其中,有一个数据在复建规划中如何体现引起前后上下左右的反复议论。据各种史料以及老人回忆证实,在1938年战争摧毁前的古城台儿庄两平方公里的城区内,存在着27家有名的妓院。复建的古城内,是不是可以以此为题建一座博物馆。

同时,据考证,明时名士贾三近在此地留有大量史迹传说,而彼时有专家考证贾三近亦为《金瓶梅》作者,古城复建之初,就有以《金瓶梅》为内容建设贾三近故居博物馆的动议。

青楼博物馆建成了。虽有异议,终归于平静。

到了2012年,贾三近故居博物馆建成,虽已不是《金瓶梅》主题,但做为待继续考证的《金瓶梅》作者,按照专家的设计要求,他的故居放一组《金瓶梅》群雕来体现对于贾三近文学成就的赞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2012年夏日某一天下午,刘进潮接到在古城店里守店的媳妇的电话,说是古城管理委员会的同志找他。

原来,这个夏天刘进潮接到了为峄城金寺的一座庙塑弥勒佛像的活计,正好古城的店里不忙,刘进潮就叫了媳妇过来替自己看店,自己去了金寺。当天上午,古城管委会的两位同志来到刘进潮的小店,恰好刘进潮不在。两位同志与刘进潮媳妇不熟,就浏览了一下他的店里的摆设,对其中一尊刘进潮为石榴园塑造的“榴花仙子”的复制件很有兴趣,就有意地问了一下价格。刘进潮媳妇看他们是古城的人,就按刘进潮的嘱咐如实回复说要八百块钱。管委会的两个人也没有再停留,留下话要刘进潮媳妇找刘进潮,就走了。媳妇知道古城领导有事,没敢拖延,当即就赶紧给刘进潮打了电话。

刘进潮虽然在外面有活,但是他的心里仍然还是以古城为重。听说古城领导找他,他也没有拖延,放下手里的活,马上就赶回了古城。

原来,古城在大夫第筹建的“贾三近故居博物馆”,计划陈设一组《金瓶梅》人物故事雕塑,为此,正在物色设计和雕塑人员。他们已经先期联系了天津等地的知名泥塑工作室。因为对刘进潮陆续在古城内完成的几尊大型塑像比较满意,也就上门找他,把他也纳入考虑人选。

刘进潮回到古城,见到古城管委会的领导。显然,管委会的同志对刘进潮的榴花仙子是蛮欣赏的。做为一件蛮优秀的泥塑艺术品,八百块钱的报价显然也并不高。但是,为了对刘进潮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没有告诉刘进潮真实意图的情况下,仍然与刘进潮反复讲价,好象是真的要买他的“榴花仙子”。在讲价的过程中,把同等尺寸、或大或小以及泥质、陶质和彩绘的不同情况作品价格全部讲过,也就是说,领导们在刘进潮完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掌握了刘进潮作品价格的全部实情。他们回去了,叫刘进潮等话。

经过筛选,最终确定由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和刘进潮共同完成这一次任务。而后来发生网络论战的那一件“武松杀嫂”作品,就出自刘进潮之手。

接受任务的同时,刘进潮得到一些相关资料,和做一组人物造型的要求。接了任务,刘进潮就开始搜集《金瓶梅》以及相关人物故事资料,反复酝酿,纯手工完成了构思草图。

刘进潮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对于创作,他有着超常的天赋和自信。

他的人物雕像方案得到古城管委会领导的认可。

第一组塑像顺利完成,也通过了审查。以后又陆续交给他几组故事情景的泥塑任务。其中,就包括事后引起网络舆论一片哗然的《武松杀嫂》。

本来是一组根据《金瓶梅研究》,包括《水浒传》等辅助资料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陈设在博物馆以后,不想被有心的游客以“古城宣传色情暴力”为焦点上传到网络上,相关网络语言风暴一边倒的批评声,把古城管委会和刘进潮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在聊起当时创作的过程时,刘进潮还告诉我一段小插曲。原来,刘进潮并不知道“贾三近故居博物馆”是由他和天津泥人张工作共同完成的。在作品陈展过程中,刘进潮发现在“贾三近故居博物馆”陈展的《金瓶梅》故事人物雕像,除了自己做的几组以外,还有一组别人做的,显然和自己的创作风格也不一样。负责展陈工作的李天丰还刻意嘱咐他,在摆放那一组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因为那是天津泥人张工作室的作品,价格要高刘进潮作品十倍。

刘进潮告诉我,他当时仔细看了那组作品,知道他们的作品差价那么大,心里很不服气。我笑笑,只是委婉地说:“泥人张卖的就是品牌价。”

“贾三近故居博物馆”如期开馆。

仿佛一夜飘雪,网络上一则关于“台儿庄古城建‘武松杀嫂’雕塑潘金莲胸部竟全裸”的消息立刻铺天盖地,掀起漫天风暴。

反对声和支持声完全不成比例。本来我还想在这里讨论一下相关话题,行文至此,再想一想,五六年前的旧话了,何必再提?

何况,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反正是,做为作品创作者当事者的刘进潮,一次次感受到了由组织者传递过来的网络语境压力,对作品一再修改,先是为潘金莲裸露的胸加上肚兜,再穿上衣服,最后,直至移出展柜。好在,刘进潮是个真的并没有经过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太大阵式的民间艺人,这反而使他对大阵式有一定的免疫力。再说,刘进潮本来就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反对意见无论出自谁之口,只要领导安排,他修改起来绝无怨言。没有来自他本人的阻力,所以他本人也就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但是,那一阵的疾风暴雨,他还是有深刻印象的。

好在,刘进潮只是把自己置身于舞台外的屋檐下,那疾风暴雨确实没有淋湿了。反而,也是发生在2012年的另一件火爆大事,成功的喜悦仍然占据着刘进潮的内心,他还是当事者。

就在同一年度,也就是2012年的2月的某一天,古城管委会的领导找到刘进潮,告诉他近期会有波兰驻中国大使到访古城。做为古城内最有特色的民俗艺术代表,刘进潮的枣庄泥塑被纳入大使考察参观的内容,领导们建议刘进潮好好做一些准备,最好能在现场为大使展示一下枣庄泥塑的制作技艺,最好是能为大使塑一尊他本人的像。

刘进潮很高兴,当场表示愿意代表古城、代表枣庄做这样一件事。听到这里,我对刘进潮说:“我刚刚才在心里对你做了一个评价,就是你的内心真的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答应为大使塑像,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刘进潮当然也不是盲目自信。他听了领导的建议安排以后,马上回说:“当场塑像恐怕做不来。现场塑一尊像怎么也得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

领导听了,自然明白,就说:“确实情况是这样。要不你提前准备一下吧。”

刘进潮请管委会的同志提前提供了波兰大使的照片,刘进潮一边备料,一边仔细审视照片上的大使形象,于大使来访的前一天,提前做了一个半成品的塑像。为慎重起见,刘进潮还专门让管委会的领导看了。看过大使泥塑像的领导,一致肯定刘进潮的塑像十分传神。刘进潮的心里有底了。

台儿庄古城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正是由于台儿庄古城与波兰华沙具有着同样的历史记忆,波兰大使对访问台儿庄十分重视。而古城内的枣庄民间泥塑艺人刘进潮为到访的大使塑像,也成为了大使访问台儿庄活动的亮点。自然,也是刘进潮此一生的人生亮点。

刘进潮说,能给波兰驻华大使塑像,真是我的荣幸,是各级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可。

刘进潮再次说,在古城的三年,是他在泥塑技艺以及社会知名度等方面,有重大提升的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