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做心理諮詢,有人說她是客體關係派,今天來看看客體關係理論!

自我心理學的觀點認為驅力(即性慾與攻擊性)是首要的,相對地,客體關係是次要的(精神分析書寫有一個既定但也許是不幸的傳統:用客體這個詞來意指人。

儘管客體的講法多少帶點貶損的意味,但為了維持一貫性與清晰度,我還是沿用這個詞)。也就是說,嬰兒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在驅力的壓力下釋放張力。

另一方面,客體關係理論則主張驅力是在關係的脈絡中湧現(例如,嬰兒—母親的關係配對),因此兩者不能相互割離。有些客體理論家甚至暗示,驅力主要是朝向對客體的追尋,而非減輕張力。

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用最簡單的話說,客體關係理論涵蓋了一種轉化的過程,也就是要把人際關係轉為內在的關係表徵。

在小孩成長過程中,他們不只是內化一個客體或人而己,而是將整個關係都內化。正面的、愛的經驗原型是在嬰兒的養育時期形成的,這個原型包括一個自體(受撫育的嬰兒)的正面經驗,一個客體(關注、照護的母親)的正面經驗,以及一個正面的情感經驗(喜樂、滿足)。

當飢餓感來襲、而嬰兒的母親又非觸手可及的時候,負面的原型經驗就發生了,包括一個自體(受挫的、有所求的嬰兒)的負面經驗,一個漠視的、讓人挫折的客體(遙不可及的母親),以及憤怒或是恐懼的負面經驗。

最後,這兩種原型被內化為兩組對立的客體關係,兩者都包含一個自體表徵,一個客體表徵,以及自體與客體兩者之間的情感連結。

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嬰兒將母親內化,通常被稱為內射,肇始於那些在母親哺育嬰兒時伴隨出現的生理感覺,但是要等到內、外之間的界線發展出來後,這種內化才可能有意義。

差不多在第十六個月大時,對母親的片段意象漸漸整合成持久的心理表徵,而同時間一個持久的自體表徵也形成,一開始是一個身體性的表徵,之後才是一個屬於嬰兒的感覺與經驗的彙集體。

被內射的客體不必然跟真正的外在客體有關,例如,一個沒法在嬰兒肚子餓時馬上喂他的媽媽,可能只是忙於照顧嬰兒的某個兄姐,但她就會被嬰兒經驗與內射為有敵意、拒絕他與遙不可及的。客體關係理論承認,真正的客體與內化的客體表徵之間,並不存在——對應的關係。

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對於衝突,客體關係理論也抱持與自我心理學理論不同的看法。無意識衝突不只是衝動與防禦之間的掙扎,它也是內在客體關係單元之組合,在互相對立時彼此所發生的衝撞。

換句話說,在某個時間點上,自體表徵、客體表徵與情緒的不同群集彼此互相競爭著,爭奪在內在客體關係之心靈舞臺上的核心位置。

在內化客體關係時,總是涉及把自我分裂成不同的無意識次組織,這些次組織可分成兩大類:

一、自我的次主體組織,也就是某些自我面向,在這些自我面向中,人們較能將感受與想法體驗為自己的;以及二、自我的次客體組織,經由它們產生了各種意義,但所遵循的模式是經由某些自我面向對客體的認同,而這種認同是如此地徹底,以至於人原本的自我感可以近乎完全消失。

這種模型清楚地表現出佛洛伊德超我概念的影響,超我經常被體驗成好像是一種外來實體一樣(也就是說,一個自我的次客體組織,監督著自我之次主體組織的所作所為)。

奧格登的模型也提供了一個從內在心靈回到人際互動的通道。在這個架構下,可以把移情看成是採取以下兩種形式的其中之一——若非採取自我之主體分支的角色,就是將自我之客體分支的角色外化到治療師身上。這個過程本章稍後會討論到。

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延伸閱讀

《弗洛伊德文集》《弗洛伊德傳記》

電影《愛德華大夫》

精神分析治療美劇《捫心問診》

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