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樣讓孩子“玩”手機

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設備了,但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擁有自己的手機了,而且很多孩子也養成了貪玩手機的不良習慣,令家長頭疼不已。

一個高中的男孩,因為期末考試沒達到承諾的標準,假期被父母沒收手機,限制上網,直到成績達標才能再用。結果孩子的情緒徹底爆發,在家裡發火摔東西,親子關係急劇下降。


應該怎樣讓孩子“玩”手機


一位初三的女生,每天爸爸媽媽都像監視小偷一樣看著她,做作業時會突然推門進來檢查她是在做作業還是看手機,晚上睡覺前還要檢查一下,確認孩子是睡覺還是玩手機。女孩說,她只能半夜偷偷在被窩裡玩。

還有一位爸爸因為兒子玩手機不聽規勸,一氣之下把兒子的手機砸了,兒子離家出走三天,直接住到同學家,不願意回來了。

手機等電子產品真的只是一個玩具嗎?在青春期孩子的心裡它是什麼樣的角色呢?


應該怎樣讓孩子“玩”手機


手機是當今社會人們溝通的一個工具,沒有了手機,孩子們有可能就與社會脫節,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節奏,所以使用手機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其次,手機是孩子們重要的社交方式。青春期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發展自我認同的能力,孩子們需要通過同齡人的目光和評價來確定自我價值,來給自己定位,所以需要與同齡人保持高頻度的交流。

手機和網絡就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脫離了手機和網絡的孩子,就好比脫離了大部隊的孤雁,他們就很難融入同齡人的朋友圈。

最後,手機是青春期孩子的“過渡性客體”。就像寶寶在很小的時候都會有自己喜歡的毛絨玩具,這就是寶寶在離開媽媽之前的“過渡性客體”。

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有一個“過渡性客體”來幫助自己度過從孩子到成人這麼一個特殊的時期,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從幻想到現實的過渡性階段。


應該怎樣讓孩子“玩”手機


80年代有瓊瑤的愛情小說,有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90年代有周星馳的無厘頭,這些都是不同時代青春期孩子們的“過渡性客體”,所以即使沒有手機,青春期的孩子也會迷戀另外的東西。

所以,手機等電子設備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青春期的孩子減壓。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內部有身體發育荷爾蒙給他們帶來的躁動,外部有學校家長帶給他們的學習壓力。內外壓力疊加,他們無法言說,無法拒絕,甚至難以交流,只能通過手機來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

過去孩子在青春期時,老師家長可以把他們困在家裡,不讓他們瞭解外面的世界。現在處在互聯網的世界,老師家長面對沒有圍牆的孩子如果還要採取原來的方式來對待,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應該怎樣讓孩子“玩”手機


學習和手機不一定是一對矛盾體,協調的好,它們是可以相親相愛的。

首先家長要自覺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心理來看待和考慮問題,同時盡最大可能與孩子的心理保持步調一致,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他們才有可能與我們交流,聽從我們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環境和恰當的氛圍中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讓孩子走出遊戲癮、網癮等不良習慣。

其次,鼓勵孩子自覺地通過手機進行正常的交流和學習,比如利用手機查找學習資料,下載App背單詞,瞭解感興趣的各類新聞、知識、信息等,讓孩子們覺得手機是交流和了解外部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能夠自我掌控的工具。

把握好孩子使用手機的度,利用好互聯網,手機也能成為孩子好學習的幫手。

#手機##遊戲##家庭教育#

應該怎樣讓孩子“玩”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