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變壞,都是因為你不懂“威脅”對方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特別糾結自己的感情。

她的家離單位有7~8分鐘的車程,而男友的單位離她的單位有40~50分鐘的車程。她常上夜班,晚上10點後下班。

每當下班的時候,她總會渴望男友開車去單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然後目送她走進家門。

當男友真的這樣做時,她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強烈的幸福感。

一開始,男友都會爭取來接她,但後來覺得這樣實在很累,就跟她商量說:“能不能少接你一些,以前每次都來接,現在減少到一半的時間,好不好?”

她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於是答應了,但剛答應的那一瞬間,她腦海裡便閃過一個念頭:“他不愛我,是不是該分手了?”

隨著交往的深入,類似的事情時不時會發生。

客觀上看,她的男友在尋找一個相對可持續的相處方式,並且每次都是有商有量,對她也一如既往地關心和關懷。

但在朋友的主觀體驗上,男友越來越不愛她了。這樣的事情每發生一次,她就會懷疑一次,有時候忍不住抓狂。

兩個人對這份愛情的感覺,開始發生錯位。朋友一次次地質疑男友的愛,而男友每次只能一邊否認,一邊感到委屈。

這種愛的錯位,並不少見。當事人可能會不知不覺中,把對方的愛也給消磨殆盡。

那這種錯位,為什麼會發生呢?


01

在她與愛人的相處中,其實隱藏著一種模式:投射性認同。

簡單理解,就是:

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出去,誘導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反應,如果對方沒做到,就會產生負面的判斷。

這種相處模式,有一句核心的潛臺詞:

你必須如此,否則就證明你不愛我。

不過,他們本人可能只意識到前半句,即“你必須如此”,而忽視了後面那半句有威脅的話,即“否則就證明你.......”

但作為被投射的一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種威脅了。

常見的投射性認同有以下幾種類型:

(1)權力的投射性認同

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

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2)依賴的投射性認同

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

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3)迎合的投射性認同

我總順著你,你必須接受我,

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關係變壞,都是因為你不懂“威脅”對方

當事人往往會沉浸在這樣的執念中,無數的相處問題因而被製造了出來。

我的一位來訪者,她和男朋友多次去香港購物。每次男朋友都非常上心,不僅埋單、拿東西,而且路上會一直全神貫注在她身上,不停地逗她開心。

但後來一次去香港,回來後,她生出了想和男友分手的強烈念頭。問她為什麼,她說覺得男友不愛自己了。

談了一會兒後我才知道,這次男友仍然是埋單、拿東西,只是一路上沒有再全神貫注在她身上,沒有逗她開心。

但原因也非常好理解,男友這次得了重感冒。

於是,我對她說:“你男友這次是得了重感冒啊,是身體很不舒服才讓他不能再那麼關注你了。”

聽我這麼說,她才恍然大悟說:“噢,是啊,我怎麼把這一點忽略了呢?”

她並非無情,而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關係變壞,都是因為你不懂“威脅”對方

還有一位女士,是嚴重的依賴者。

她不工作,自己在家裡,而家裡但凡有事,她都會打電話給丈夫,向他求助。

她丈夫已經煩不勝煩了,對她說:“我實在受不了你的依賴了,你能不能獨立一些?再這樣,我們真的要離婚了。 ”

但接下來,這位女士變得更加依賴了。

甚至連家裡要換桶裝水的事,她都要打電話給丈夫,怯生生地說:“家裡的水喝完了,你看是不是該換了?我們該換什麼牌子的呢?”

而她丈夫的反應是,“啪”的一下就把電話給掛了。

她覺得很傷心,卻依舊重複著自己對丈夫的依賴,無法自拔。

明明這樣做會讓關係不好,明明這種執念會引發不必要的猜測,但為什麼每個當事人都會忍不住這樣做呢?


02

因為嚴重陷在投射性認同中的人,都會執著地使用自己那一套邏輯。

這套邏輯,最初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並且,這是他們和自己的父母等撫養者建立關係的方式。

這是一個深入骨髓的東西,當他們想和別人靠近時,就會自動啟動這一套邏輯。

例如,那位嚴重依賴的女士,依賴是她最初獲得和父母親近的方式。

當丈夫對她說“你再這樣我就離開你了”時,丈夫的意思是“你不要再這樣了”,但她主要接收到的信息卻是“丈夫想離開她”。

於是她會對自己固有的那一套方式更為執著,加強自己的依賴,希望丈夫能更加親近一些。

要注意的是,【權力】和【依賴】這兩種投射性認同,往往相輔相成,很是常見。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這三位依賴者,他們的父母都是嚴重控制型。或者說,他們的父母都會使用權力的遊戲,要求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

當孩子聽話或依賴的時候,他們會盡心盡力地為孩子做事。而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會對孩子進行懲罰和威脅。

於是,孩子形成了這樣一種人生體驗:只有做依賴的孩子時才有好處,獨立是不受歡迎的。

於是,孩子們發展出了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用依賴來拉進關係,也用對方的接受程度來檢驗關係。

這是電影《孔雀》中的心理奧秘。

《孔雀》反映的是一家五口的悲劇,老大一直被當作智障人士,但後來證明,他是最有生存能力的,他的智障是偽裝的。

在這個家庭中,獨立是壞的,越想獨立的孩子越沒有好下場。而依賴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就越多,與父母的關係就越親密。

所以,所謂的“依賴邏輯”,只是一套頭腦中容易覺知到的想法而已,它的深層是深刻入骨的體驗。

意識到這一點,才有可能跳出這個模式的怪圈,拋開自己的執念,去觸碰到真實的對方。


關係變壞,都是因為你不懂“威脅”對方


但這並不容易,最好當作一條長路來走。

需要我們深刻了解自己的模式,探尋模式產生的原因,試著放下這個模式和執念,看見對方真真切切做出的那些愛的行為和表達。

一次又一次,才有可能走出自己對關係模式的強迫。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講過這樣一個寓言:

一頭熊,一直關在一個極其狹小的籠子裡,它只能站著。

後來,它被放出來了,可以爬著走,也可以打滾,但它卻仍然一直站著。

那個真實的籠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個虛幻的籠子限制著它。

我們每個成年人都是這樣的,原生家庭的外在籠子不見了,但我們內在還有一個籠子。

所以,我們需要去認識它,從而逐漸地破解自己的生命邏輯,最終可以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關係變壞,都是因為你不懂“威脅”對方


我們社會很容易強調一個人“無我”,這從終極上是對的。

但在我看來,人需要走一條成為自己的英雄之旅,全然找到自己,成為自己,這時才能進入到這種境界。

我們無法一開始就走入這種境界。

恰恰相反,在整個的旅程中,特別是前大半部分的旅程,我們更需要形成這樣一個觀念:

世界上只有一個你,所以最重要的,是先照顧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