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體攝影藝術而言,是醉心於創作重要,還是普及推廣讓大衆接受重要?

柳侍墨


那麼對於人體攝影藝術而言,是創作大量作品重要,還是推廣普及讓大眾接受重要呢?在我看來,我覺得創作和普及同等重要。



(人物攝影)

一,首先應該創作大量的攝影作品

對於藝術來說,要有一定數量的藝術品才行,讓人們感受到藝術價值。因為藝術的價值是通過藝術品來表現的。


只有創作了大量這樣唯美的人物攝影作品,才有了推廣普及讓大家接受的基礎。

二,有了大量的藝術作品,才有了推廣普及的基礎

藝術品有多少欣賞價值還是要看欣賞者的評價,也就是說光有了作品還不行,必須要推廣普及讓大家接受,這樣,藝術品才會被人接受,所以,推廣普及也就很重要了。


只要作品優秀,推廣普及得好,人物攝影藝術是很能被人們所接受的。

所以說,創作和推廣都是同等重要的。對此,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感謝關注!


鐵匠讀文史


對於人體攝影藝術而言,是醉心於創作多出好作品重要,還是普及推廣,讓更多的受眾接受人體攝影重要?

個人認為,對於人體攝影藝術而言,首先就是要醉心於創作多出好作品。其次,有了好作品,才能有資格和資本普及推廣,從而讓更多的受眾接受人體攝影。

其實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想要推廣發展,紮根民眾,憑的也得是真材實料。

我打個比方。

成語故事裡面,有個“紙上談兵”的故事。

趙括,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

趙孝成王急於求勝,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最後,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餘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

誰能說,趙括的理論知識不夠呢?

但是他沒有實踐經驗。

也就是說,他沒有勝利的果實拿得出手。

古往今來,沒有好作品的作者,都難以服眾。

怎樣協調魚和熊掌的關係呢?

個人認為,“醉心於創作多出好作品”和“普及推廣,讓更多的受眾接受”屬於因果關係。

也就是說,得先出作品,多出好作品,然後再拿出作品中的精品,來普通推廣。

只有普及推廣成功了,才會有更多的受眾參與進來。

所以,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柳侍墨


作為一名人體攝影家,經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國家在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巨大變化,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中國的人體藝術攝影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慢慢的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中國傳統的思想道德觀念一直是已含蓄為美,國外的人體藝術攝影讓國人驚喜若狂,不知所措,70、80年代有的藝術和愛好者嘗試拍攝人體和繪畫人體,很多就被人舉報,然後進了派出所,有的甚至進了監獄,就這樣也不斷有人去不斷探索。那個時候做這樣的藝術都是偷偷摸摸的 被不認可還是小事,還被人後指指點點,經常被冠以‘流氓’的罵名 ,所以那個時候的藝術家都是地下工作者 ,作品也沒有辦法展示和推廣。好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90年代末,北京清華大學的教

授被譽為‘中國人體攝影教父’的韓子善教授 ,還有楊恩濮教授,他們在為中國人體攝影大聲呼籲和寫了大量的文章,正確的引導著中國人體攝影慢慢開始萌芽 ,對中國人體攝影推動最大的還要數《攝影之友》處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辦 ,大膽的發表很多國外人體藝術攝影資訊,封面攝影也是人體藝術,有幸我的一幅人體作品《紅色年代》就登上了封面。我的人體攝影生涯都和他們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個人是先是醉心於人體藝術攝影的創作,等自己的作品得到公眾認可後,再開始大力推廣的!我的第一次拍攝人體作品在2001年在第二屆美能達@杯全國攝影大賽中獲得獎金,這幅作品是這次大賽唯一一幅,從初評時就直接進入金獎的作品。之後作品被收錄入《中國人體攝影年鑑》,《中國傳世人體攝影》,《中國經典人體攝影》,《中國當代人體攝影》等等。2003年8月經歷各種周折終於成功由四川省攝影家協會主辦《姜商波人體藝術攝影大展》反響極大,獲得大家的關注和好評,這樣說明大家開始真正是從欣賞美從藝術的角度去看人體藝術了!

攝影師簡歷:

姜商波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優秀時尚攝影師

當代青年藝術家

高級攝影師

廣西清大校友 總裁攝影俱樂部 組織人

廣西中厚教育集團特聘攝影顧問

廣西中厚傳媒特聘首席攝影

1991年9月----2007發表攝影作品上百幅,其中:

1997年11月 《矮人村之謎》發表於香港《攝影畫報》六個版面;

1999年11月 《天地間》獲全國富士杯專業反轉比賽銀獎;

2000年9月 《茶的故事》獲全國“依爾福”杯黑白攝影一等獎;

2001年3月 《人體》獲全國第二屆“美能達杯”攝影大賽金獎;

2001年10月 《家春秋》獲“鳳凰棲”杯川西文化攝影大賽一等獎;

2003年8月 《姜商波人體攝影大展》在成都成功舉辦並引起了轟動,巡展綿陽、宜賓、瀘州、內江;

2001年至2005年多幅《人體攝影》作品被收入《中國人體攝影年鑑》、《中國經典人體攝影》、 《中國傳世人體攝影》、《中國當代人體攝影》。其中《中國經典人體攝影》、《中國當代人體攝影》使用其作品做封面攝影作品。被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評為中國人體攝影百傑

2005年6月 《人體》作品被《攝影之友》選為封面攝影。

資陽市邵子南文藝基金獎連續五屆獲獎者。

2006年11月開始大型人體專題《天梯》的攝影創作;

2007年1月《紅色年代》入編《攝影成功100例》

2007年3月被“中國婚紗行業博覽會”評為中國優秀時尚攝影師

2010年9月作品參加2010廣西當代藝術影像展

2010年10月作品參加南寧市首屆青年美術作品展

2012年5月作品參加南寧首屆當代藝術作品展











痴影堂


我覺得這兩個問題並不衝突吧?

如果你沒有醉心創作的精神,你的作品推廣起來也很難被接受!你看國內油畫大師冷軍先生,一幅畫最少幾個月,多了一兩年,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成為大師,才有一幅畫6000萬的高價!

冷軍作品▼


經濟市場下,錢確實很重要,但是真正值錢的是一個人的技術和能力!還有就是對於事業的態度!沒技術沒能力,還沒有專心致志的心態,想要推廣那怎麼可能呢?

藝術創作▼

我覺得您問的這個問題並不矛盾,而且反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當然咱們也不是說醉心創作就是閉門不出,藝術家也是要吃飯的嘛,也是需要錢滴!

藝術作品▼

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有這樣的精神和毅力,有好作品才有推廣的資本,謝謝!


萬物皆明







自由自在181101651



慈虎


醉心於創作重要?還是普及推廣大眾接受重要?



在這我看來兩者並不矛盾,因為兩者都是重要的,沒有醉心的創作,藝術產物質量堪憂,大眾也就更難以接受人體攝影這門藝術。



如果不普及推廣讓大眾接受,沒有需求的市場,能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嗎?如此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我看來正確的觀點應該是:

靜心創作出更加讓普通大眾接受的藝術品!才是正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大眾難以接受大尺度的人體攝影作品,我們可以嘗試先從小尺度的人體攝影作品開始入手,進而慢慢的擴大到正常的尺寸,接受是一個過程,不可一蹴而就!



有了需求,藝術創作者們就有了動力源泉,更多好的作品就會產生,引進普通大眾正確認識人體攝影這個概念,消除誤解!



人體攝影是一門藝術,不可褻瀆,別在用自己狹隘的眼觀看待人體藝術,是該給一些固執己見的人注入一些正確的認識!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處留下你的疑問,大家一起探討!謝謝支持!感謝關注!


大叔談社會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微博的看法!我試著講講。

這是一個前後,先後的問題,先幹什麼,再幹什麼,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先完成那個都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完成這兩個事情能夠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何為創新!創新就是再原有的基礎上添磚加瓦,使其有一個嶄新與眾不同的點,開創了新的風格!審美標準又有了變革!創新是必然的,因為時代在變化,人們欣賞角度也在變化,你創作的東西也應該順應潮流,當然傳統的也不能丟啊😄!這些都是需要基礎理論和實踐的!厚積才能薄發!這個關鍵是新,這裡的新是新穎,給人一種這也行!的驚訝表態!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人將中國畫的創作模式套用在攝影上。效果齊佳!這就是創新了!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複雜是你要考慮諸多元素如何巧妙的融合,這個很難!

再說說宣傳!讓人們接受這些,讓人接受一個新事物需要時間,時間有長有短,每個人接受的能力不同,時間久遠也不同!這裡接受能力是指你被約束的牢靠程度!就是堅持傳統還是接受創新!這是個選擇題!當選擇傳統創新很難接受。當選擇創新傳統也能夠保留下來!這是一個選一得一,選一失一得一個觀點!

所以說讓人們接受你們你們必須要比別人優秀,這樣才更好的被接受!接下來就是一些道具,你們看看,











相魄


藝術是藝術者的守護神,

拜金是拜金者的焚屍爐,

有人把黃金已堆砌成大便的形狀,

而你我卻還在這裡畫餅揮汗如雨,

與其你的良心製造不過是白菜價,

那就用這點精力堅定的做自己!

——樂活點評





樂活族長神洲大地


既然談到了是藝術,那麼我想就應該不必過多的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言論。藝術本身就是需要秉承一種獨特的眼光去看待,人們看不懂,指責甚至是排斥的時候,往往是沒有一個獨特而欣賞的眼光,這種眼光並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後天養成的,而且根據我們個人來定。說白了就是一件事喜歡的人就會欣賞的去看待,不喜歡的人你告訴他這個怎樣怎樣也無濟於事,討厭的還是討厭。所以我個人覺得既然是搞藝術的,就要有藝人的風度——我搞我的藝術只給懂的人看,不懂的人看了也沒用,過多的宣傳只會讓人更加厭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