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神作天书奇谭背后小故事

创作背景

1980年初,英国广播公司(BBC)提供了一个中国神话故事剧本,

曾经神作天书奇谭背后小故事

柯明(左)与钱运达 先生

称要由他们投资与上海美影厂合拍一部动画长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提出由中方负责重新编写剧本。执笔合拍片剧本的是包蕾和王树忱,他们发现在原剧本的情节中,《平妖传》里狐狸精的故事大概占了10%。

《平妖传》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中并不算很成功,但里面的几个人物很有趣,王树忱和包蕾保留了其中的三个狐狸精,把担子、和尚两个人物改成了小孩蛋生,并重新创作了剧本,很多情节几乎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里找到。

198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天书奇谭》摄制组主创人员

曾经神作天书奇谭背后小故事

带着文学剧本和构想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进行分镜头设计,编写剧本。英国人觉得,这次重写的剧本比原来的好。可是,BBC的资金迟迟没有到位,而制作早已经启动,美影厂只好自己拍。

幕后花絮

1. 《天书奇谭》中的很多角色形象来自于戏曲造型,生

曾经神作天书奇谭背后小故事

主要人物

旦净末丑俱全,如狐女的斜眼、两片腮红,就吸取了京剧旦角脸谱的造型特点。

2. 初期的角色造型大部分都采用了,但蛋生的造型初稿却因不容易“动”起来需要修改。最终的蛋生形象是由本片美术设计马克宣和黄炜对初稿进行调整后形成的。

曾经神作天书奇谭背后小故事

3. 片头“天书奇谭”4个字的背景是翻滚的云卷是用油漆画的,是在化学反应后,摄影师逐步把它们拍下来叠在4个字后面的。、

1983 优秀造型奖 (获奖)

1980年由画家柯明参与制作的《天书奇谭》是一代中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动画片之一。其从美术风格、故事,尤其是想象力来说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澎湃网评)

《天书奇谭》追求奇、趣、美的审美价值完全脱离了那个时代尚流行的塑造“高大全”人物形象的轨道,处处发散出幽默感。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人民网评)

《天书奇谭》作为动画电影的绘画功底即便在今日看来依旧充满着中国特有的美学魅力,独具匠心的画风呼之欲出的是那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于此中那天马星空的奇想,行云流水般简单却有赋有深厚寓意的神话架构,各色人物滑稽的动作、特异的造型,贴切的配音,使天真稚气的蛋生、宽厚亲切的袁公及其他诸如狐狸精、县太爷、府尹、小皇帝等均是如此的鲜活立体,纯准的童趣布满了整个银幕,让人忍俊不禁,使这部带有鲜明民族风的动画由内而外皆堪为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