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湯溝

我在孩童時代,經常聽到的一個地名就是“湯溝”。高頭人(項鋪、白梅一帶的山裡人)到底下去(吳家咀、湯溝一帶的白蕩湖東部地區),都要經過我們莊子的路口,看到岔路,便向大人問路“湯溝怎麼走”,大人便指著一條通向圩心的蜿蜒小路,說離這還有十五里。此後,我知道了離我們村莊十五里之外,有一個叫“湯溝”的地方。

長大後,我到貴池中學讀高中,因為要趕上水的小輪,凌晨兩、三點就起床出門,在黑魆魆的夜色中穿過家鄉熟悉的篤山大圩,到了柞樹咀上船過渡口,再穿行於陌生的後方大圩,走完後方大圩,天才麻麻亮,又是一道渡口擺在眼前,過了渡,再上吳家咀的大圩堤,到了湯溝中學,聽到湯溝方向汽車的喇叭聲,可以遠遠地看到湯溝集鎮了。雖然看到的湯溝直線距離已經不遠,但還有一段“S”形的埂堤路,走完它幾乎要花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終於到了湯溝鎮,太陽剛剛起山。沿著一條沙石公路向前兩百米,便到了湯溝街口。街口有茶水,有早點。早上出門沒吃飯,肚子餓了,我買了一個饃饃,過去只聽說過“饃饃”,今天還是第一次吃到它,感到又松又軟,非常可口。菜農挑著各種小菜擺在街道的一邊,三三兩兩的顧客穿行其間,詢問著價格。街道呈弧形向裡延伸,望不盡頭,但可以看到裡面的街道沒有菜農,菜農基本集中在街口。街道兩邊的房子青磚黛瓦,街道商店的木門又寬又高,都是國營商店。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我,初次見到這樣長的街道,街道又是一律的青石板,特別是兩邊街道還有兩層的樓房,對比家鄉的泥濘路,土坯房,茅草屋,一切都那樣的新鮮。

遠去的湯溝


這就是湯溝!這就是我從小耳朵幾乎聽起了繭的地方!一個比我的家鄉不知要好多少倍的地方!但我感覺它離我們家遠遠不止十五里,似乎有兩個十五里。

四十七年前我第一次到湯溝,第一次感受到湯溝的印象,雖然那時還是“文革”時期,市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繁榮。可歷史上的湯溝,從後來查閱的史料和一些老人的傳說中,遠遠超出了我的印象。撥開被時間淹沒的煙塵,湯溝的歷史和它曾經發生的故事,是那樣的令人震撼與難忘。


02


湯溝在歷史上,是老桐城四大聞名古鎮之一,甚至在安徽乃至整個下江(江蘇、上海)都很有名。湯溝擁有六百多年的繁榮歷史。湯溝的繁榮,與傳統的農耕社會水路交通緊密相連。

在古代傳統的農耕社會,中國的陸路交通非常落後,人們如果起旱出遠門,跋山涉水,行走在平原或山間的羊腸小道上,即便兩手空空都會感到疲勞不堪,更何況還有出遠門離不開的行李包袱。江南水鄉,湖泊眾多,為了免於旱路苦旅,外出的旅人有條件的時候便選擇水路交通。

樅陽縣的白蕩湖,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便是一條黃金水道。

遠去的湯溝


歷史上的白蕩湖,東南方向瀕臨長江,西北方向直通廬江腹地,若從其下游的梳妝檯出江口算起,其航程長度有兩、三百里之遙。樅陽西北方向與廬江交界的群山丘壑,為千里大別山的餘脈,這些綿延起伏的群山丘陵,為浩瀚的白蕩湖提供源遠流長的充足水源。千丘萬壑的水流匯聚一起,通過彎彎曲曲的河道湧進寬廣無邊的白蕩湖。古代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的江堤,雖然湖水有多處出江口,但“人往上處走,水往下處流”,白蕩湖內豐盈的湖水從西向東流經吳家咀,然後進入一條河道。這條河道一直通往下江,湖水一路向下遊流去,流經王家套,流出老桐城的縣境,流進無為縣境的梳妝檯,再從梳妝檯流入長江。從梳妝檯的長江出口到白蕩湖水進入吳家咀河道的入口,這條河道到底有多長呢?從現在的地圖上看,公路距離有五十多公里,而水路彎道多,這條河道的航程肯定不少於五十多公里。

六百年前的明代,造船業在我國曆史上最為鼎盛,鄭和帶著龐大的船隊下西洋不僅在海外颳起一股旋風,在內陸同樣掀起了水上航運的新潮,有航運條件的地方都積極造船,大興航運業,白蕩湖的水上航運,從此也拉開了序幕。從此,高頭的人們出遠門,去桐東,去江南,去下江,不必起早摸黑起旱了,船運代替了旱路,白蕩湖便成了一條通往長江和東南方向的黃金水道。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錢塘自古繁華”,我國東南下江一帶自古就是天下糧倉,商埠重地,下江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商賈旅客。皖桐一帶,前往下江的人們登船穿行於白蕩湖的黃金水道,船到吳家咀,便進入通往梳妝檯長江出口的河道。

浩瀚的黃金水道至此一時收窄,河道兩邊是望不盡頭的平畈綠洲,河道兩岸的農舍風光吸引了過往的船老大和旅客。或許連日的水上顛簸,身心疲憊和寂寞吧,於是他們便在河道的入口處將船停靠,上岸歇歇腳,散散心,以消除旅途的疲勞。五十公里長的白蕩湖下游出口河道,舟來楫往,帆升帆落,過往的船隻來到入口處都要習慣性地停一停,靠一靠,歇一歇,這就催生了當地的服務業,他們為過往旅客提壺倒漿,衝湯泡腳,久而久之,河道入口處的人氣逐漸旺起來,經年累月,這裡便形成了一個集市,又逐漸發展為幾公里長的街市集鎮。這個集鎮,就是湯溝。

“湯溝”的名字起於何時?是集鎮形成之前就有“湯溝”之名還是集鎮形成之後才叫“湯溝”?現在也無法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古代地名的命名,多是根據地形地貌的特徵叫開的。“湯”的最早意思是“大水急流的樣子”,如“河水湯湯”,“湯”在這裡的讀音為shāng(商),這條白蕩湖通往長江下游的河道,長年“河水湯湯”,向下漫流。這條通往長江下游的河道,雖然有百米或更大的寬度,但相對於幾十裡寬闊的浩瀚的白蕩湖水面來說,也不過像一條溝,於是便把這條河道的入口處叫“湯溝”,把經過湯溝的這段河道稱為“湯溝河”。湯溝河也稱“雙溪河”,大概最初這裡是“兩條溪水擁一洲”,兩條河流交匯於此,然後流向下游的主河道。

03


遠去的湯溝


湯溝的集鎮形成後,自明清以降,直至民國,便是沿江一帶重要的港口和商埠,解放前被稱為“小上海”。

湯溝街商行無數,商店林立。米行、布行、洋貨行、典當行;南貨店、雜貨店、中藥店;酒坊、糖坊、染坊、糕餅坊、醬醋坊……茶肆客樓,更是不勝枚舉。我大姐夫的一位兄長解放前在湯溝一家商鋪當學徒,根據他的回憶,幾公里長的湯溝街道,當時各種店鋪有數百家之多,其中一家最大的店鋪叫“匯坤源”,資本有近十萬大洋,僱工五十多人,這個規模即便放到上海灘也很了得。

除了這些“行”、“店”、“坊”,湯溝還有江西等外省的會館。

老桐城及周邊廣袤的土地,背山面江,湖泊星羅,土地肥沃,自古是魚米之鄉。近代的蕪湖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米糧集散地,與無錫、長沙、九江並稱為中國“四大米市”,並且馳名之首。湯溝的米行與蕪湖的米市共交融,風調雨順的年份,老桐城及鄰縣豐收的農民將收穫的糧食通過白蕩湖黃金水道運往湯溝,蕪湖的糧商又組織大批的船隻來湯溝收購,糧農和糧商彙集湯溝,在秋谷登場的時節,湯溝街道無晝無夜。懷裡揣著錢的糧農此刻心情特爽,他們一年忙到頭,為的就是這一刻的喜悅,他們逛商店,看百貨,挑選著家裡妻兒盼望的日用品。

遠去的湯溝

他們不必擔心商鋪老闆夜晚早早催客歇業,湯溝的商家們早已形成了多年的經營特點,所有商鋪一律無早市,顧客都是吃過早飯逛商店,從早上九點一直到凌晨。夜半時分,鄉下的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而湯溝通街燈籠高懸,許多百年老店正門庭若市。

由於水路交通便利,湯溝不僅是人們購物消費的集市,也是一個商品批發的集散地。老桐城各地都有小鎮和規模較大的集鎮,方家艙、項鋪、義津、錢橋、孔城,遠地還有廬江、舒城等地,他們向外賣出的商品,都是從白蕩湖的黃金水道來湯溝採購。

由於商品的吞吐量大,湯溝的商家親自或派專人到下江去進貨,特別是那些實力雄厚的大商家,他們家裡的銀元充足,直接和上海那些買辦或洋人打交道,他們從上海購進洋油、洋布、洋火、洋糖,還有肥皂及女人的化妝品,這些在落後的中國都非常緊俏,而在中國廣大的鄉村小鎮,更是眾多未出過遠門的人們難得一見的稀罕之物,這些商品到了湯溝,便自然成了香餑餑,外地的商家來湯溝進貨,湯溝的商家又加上幾成甚至成倍的價格,緊俏的商品永遠不愁買家,湯溝的那些商賈大戶,靠著精明的生意頭腦,把握行情,囤積居奇,把那些中、小商家遠遠地拋在後頭。

自古多言商人見利忘義,但在民族大義面前,很多商人能做到舍利取義,《左傳》中記載的“弦高犒師”,便是商人的驕傲。在現代愛國史上,湯溝的商家也有引以為豪的壯舉。一九二五年五月,上海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日本廠家開槍打死打傷多名中國談判的工人代表,英國巡捕開槍屠殺手無寸鐵的遊行學生和群眾,消息傳出,從上海到全國,立即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的“五卅運動”。

“五卅”慘案傳到湯溝,湯溝各界近七百人舉行集會,聲援上海的“五卅運動”,其中商界就有五百多。湯溝商會會長召集商界代表開會,會上正式成立“桐城湯溝抗日後援會”。後援會積極為“五卅運動”籌款捐物,會長帶頭,當場捐出一百塊大洋,其他的商人紛紛響應。商界除了帶頭響應,還發動市民捐款,他們從省城安慶租來電影放映機,在坐落於湯溝河畔的水府廟放映電影。那時候的電影只有圖像,沒有聲音,儘管是無聲電影,人們卻感到十分的驚奇與崇敬,每場放映,觀眾爆滿,電影票的收入和觀眾當場的捐款全部彙總到“後援會”的賬戶上。通過半個多月的捐款活動,一筆鉅款匯往上海,後來根據上海申報的數字,全國農村集鎮的捐款,湯溝的數字排在第一。

“五卅運動”期間,湯溝商界不僅積極組織捐款,還積極組織抵制日貨。凡是湯溝各商店擁有的日貨,一律登記封存,不準出售,如有違令,當場焚燬,並杜絕再進日貨。根據樅陽史籍記載,這期間共封存洋紗機12臺,洋布12丈,金鋼石牙粉300大盒,仁丹800包,東洋紙40令,沙糖4000斤。這些舉措,極大地激發了湯溝市民的愛國主義熱情。

遠去的湯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