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防御战,抗美援朝我军第一次大规模阻击作战,战后38军战士不足5000人,50军军长两次受到毛主席


汉江防御战,抗美援朝我军第一次大规模阻击作战,战后38军战士不足5000人,50军军长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文/朱晓明

西线风雪疾

1951年1月8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结束,中朝部队攻占南朝鲜首都汉城,并全线进抵三七线。由于志愿军徒步追击距离过远,早已疲惫不堪。后方运输线也由100公里突然拉长至500多公里,既无空中掩护,又缺少地面防空武器,在敌严密的空中封锁下,前线粮弹已无法供应。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转入休整。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准备在两个月之后发动春季攻势。

1月中旬,美方判断中国军队运输线延长,补给更加困难,短时间内不可能发动进攻。为了挽回其失败的影响,缓和内部矛盾,联合国军开始积极准备实施反扑,夺回汉城,将我军压回到三八线以北。在迅速地完成了部署调整和补给之后,自1月25日开始,联合国军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麦克阿瑟集中了5个军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的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队共23万余人,以美、英军主力及南朝军一部于西线(南汉江以南)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美军一部及南朝鲜军主力在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敌在西线的部署为:美第1军以土耳其旅、美25师、美3师、英29旅为第一梯队,在野牧里、水原、金良场里地段展开,向汉城方向实施突击。美第9军以美骑兵1师、英27旅、美24师为第二梯队,在金良场里以东至骊州地段展开,向礼峰山方向实施突击。另以南朝鲜军第1、6师分别作为美第9、1军的预备队。

面对敌军展开的攻势,志愿军很快判明了敌人的企图,决定采取“西顶东放”的作战部署,即在西线以坚守防御钳制敌主要进攻集团,而在东线有计划地让敌前进,待敌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粉碎敌之进攻。据此,志愿军成立三个战役集团协同作战。西线集团由志愿军第38军、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组成,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组织防御,坚决抗击敌人向汉城方向的进攻。东线由志愿军“邓华集团”(4个军)和人民军“金集团”(2个军团)组成,在敌进至横城地区后实施反击。彭德怀电报中央军委,说明此次战役带有很大的勉强性,部队尚未得到休息补充,二次战役受损严重的9兵团在后方休整仍不能参战,如主力出击受阻,朝鲜战局可能暂时转为被动,建议将国内的战略预备队第19兵团速调安东,以便随时参战。

参加西线防御作战的主角是志愿军第38军和第50军。38军是四野王牌军,攻守兼备,战斗力非常强,在第二次战役中,曾获得“万岁军”的美誉。时任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该军负责汉江南岸金谷堂里至南汉江西岸30公里地段的防御,作战对象为美第9军部队。该军112师配属炮兵第27团2个连于堂谷里、泰华山、广岘、天德峰地区构筑第一线防御阵地;于旺谷、新岱里、中悦美、南治岘构筑第二线防御阵地,坚决抗击由利川沿公路向汉城方向进攻之敌。军主力集结于汉江北岸磨石隅里以南地区,相机投入战斗。

第50军的前身是国民党军滇系第60军,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具有光荣的抗日传统,1948年10月在长春起义,经过大力整训,改编为解放军部队。这个军进步明显,战斗力提升很快,具有丰富的野战条件下的防御作战经验。该军入朝以来,相比其他各军,损失较小,但以全歼英军皇家坦克营、率先攻占汉城而名震天下,获得志愿军首长通令嘉奖。时任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副军长蔡正国。该军奉命在野牧里至安庆川以西地区展开,依托修理山、帽落山、白云山、光教山、文衡山等要点进行防御,作战对象为美第1军部队,防御正面约38公里,是敌进攻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举行时,朝鲜战场上气温在零下25至30℃,非常寒冷,到处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志愿军指战员体力未及恢复,粮弹不济,困难重重。特别是西线我军的坚守防御,一方面要迟滞敌人进攻,保障东线实施反击,另一方面也要为19兵团入朝参战争取时间,在敌重兵压顶的严峻形势下,注定是一场震天撼地的血战。

浴血奋战帽落山

早在1月15日,美军第3师侦察部队就对50军150师金良场里阵地展开试探性进攻。18日下午美军又出动80余人向我449团1营扑来,该营英勇反击,歼敌50余人,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50军指战员。

1月25日,西线美第1军首先在野牧里至金良场里地段上发起进攻,直扑水原至汉城公路、铁路两侧约20公里的地段。帽落山位于汉江以南,距汉城30公里,海拔380米,山前有一座236.5高地,与主峰毗连,形成天然屏障。在该山周围有京(汉城)釜(釜山)公路和铁路,是敌我争夺的要地。根据50军首长命令,148师主力443团承担该地域坚守任务。该团由第3营8连、9连配置于帽落山主阵地及236.5高地,以7连前伸至谷沙川及113.8高地一线占领前沿警戒阵地,以第2营占领五全里一线阵地,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各营迅速进入阵地,构筑工事,形成侧射和交叉火力。

1月27日11时,美第25师出动200余人在10余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我443团7连113.8高地进行试探性攻击。7连沉着应战,将敌放至50米才猛烈开火,将其击退。次日10时,美军出动1个营的兵力,坦克10辆,在8架飞机的配合下,向7连阵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阵地上到处响起爆炸声,升起的烟雾什么也看不清,被炸翻的冻土四处飞扬。当美军冲到一定距离时,7连的60迫击炮迅速发射,准确击中敌群。我阵地上的机枪火力对敌进行交叉猛射,敌死伤无数,乱成一团。7连的勇士们见反击时机已到,在连长命令下,上好刺刀,乘着烟雾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与敌来回拉锯8次,击毙敌200余人。

7连的机枪手田文富机智勇敢,一口气打完5弹夹子弹,在机枪组长和弹药手均已牺牲的情况下,他选择好新的阵地,自己装填弹夹,猛烈射击,一人打退美军4次冲锋。这位孤胆英雄,用800发愤怒的子弹,让阵地前留下了50多具美军的尸体。战后,田文富满是弹孔的棉衣被送到443团政委手里,政委流着眼泪数了数,一共有53个弹孔。田文富被50军授予“英雄机枪手”称号,并荣获二等功。

1月29日11时许,美军约一个团的兵力在坦克、飞机配合下疯狂地向帽落山236.5高地发动猛烈攻击。我443团8连连长牺牲,副连长王景凤大声喊道:“帽落山阵地是汉江南阵地的一扇大门,无论如何不能丢,我们决心与敌人拼到底,为牺牲的连长报仇。”他指挥战士们顽强抗击,与敌反复争夺,连续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弹药全打光后,就用石头往下砸。战斗异常紧张、激烈,最后阵地上只剩下2个战士和6个勤杂人员。14时敌终于占领236.5高地,又集中火力轰击帽落山主阵地。443团首长提出“决心与帽落山共存亡”的战斗口号,团机关勤杂人员都动员起来投入战斗保障,冒着敌人炮火往阵地运送弹药。黄昏时,4连和团警卫连1个排对236.5高地实施反击,一举夺回该高地北侧两个阵地,与占领236.5高地之敌形成对峙。

1月30日,敌以一个团兵力配属坦克20余辆向我帽落山主阵地全面进攻,148师为加强帽落山阵地防御,由442团抽调一个加强连配属443团,将敌击退。2月2日上午8时,敌以一个团兵力,在飞机10余架、坦克20余辆配合下,向帽落山主阵地进攻,战斗十分激烈。团长朱光云亲自指挥迫击炮连,以300至500米的近距离射击,连续打垮敌人5次冲锋。敌在我阵地前沿遗尸累累,狼狈逃窜。50军军长曾泽生得知情况后,即与朱光云直接通话,表扬443团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鼓励他们抢修工事,组织好战斗,再坚守一天就完成任务。

2月3日,帽落山正面之敌又以一个团以上的兵力,在大量坦克、飞机配合下,再次向帽落山主阵地发起全面进攻,自上午9时起激战4小时。下午14时30分,敌又增加两个营兵力,分别向我左、右翼迂回,飞机使用大量黄磷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三面向我阵地猛攻,阵地上一片焦土。激战至17时30分,敌突入我阵地,双方混战之际,我山顶守军一个排,突然向敌实施反冲锋,投弹70余枚,毙伤敌百余名,将敌击退。至晚22时,该团奉命留第8连、第9连坚守帽落山,其余部队向鹤岘洞转移。帽落山阻击战为时8昼夜,全团以步枪、手榴弹、十字镐与敌搏斗,歼敌1500余人,胜利完成坚守任务。

在敌向我帽落山阵地发起进攻的同时,148师444团也在修理山阵地与敌展开了8天8夜的激烈战斗,共歼敌1800余人,自身伤亡422人。

白云山打出英雄团

根据50军的部署,149师在白云山、光教山、国主峰地域组织防御。白云山位于汉江以南,海拔540米,左侧光教山562米,其左前沿高地是兄弟峰。右侧为白云寺,与帽落山相毗连,旁有铁路通过。山后不远即是汉江平川,纵深较浅,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险境。该地域由149师447团负责防守。

1月27日,敌在数十架飞机、数十辆坦克和数十门大炮的轰击掩护下,以十倍于我的兵力,向我447团防守的白云山、兄弟峰、东远里等阵地发起进攻。该团浴血奋战,在兄弟峰阵地前与敌反复争夺5昼夜,击退敌人20余次冲锋,毙敌300余名。50军首长对447团兄弟的表现十分满意,电话鼓励该团打得好,要他们继续抢修工事,准备再战。

汉江防御战,抗美援朝我军第一次大规模阻击作战,战后38军战士不足5000人,50军军长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50军447团反击白云寺。

2月1日拂晓,敌200余名在飞机20余架、榴弹炮30余门掩护下,向光教山447团4连阵地进攻,投下大量燃烧弹,将阵地烧焦。激战终日,16时阵地被敌占领。该团迅速命令5连向光教山实施反击,将阵地夺回。同日,在白云寺反击战中,3营8连干部全部伤亡,被迫转移。副营长戴汝吉率一个排赶到,夺回阵地。敌又以坦克10辆、榴弹炮20余门,猛轰我阵地,随即步兵发起集团冲锋,白云寺被占领。3营教导员吴友先率7连冲过敌炮火、飞机封锁区,再次发起反击,7连指导员率2个班,首先攻下两个山头并占领白云寺左侧一个制高点,以火力侧击来犯之敌,其余在教导员率领下,向敌猛烈冲击,恢复了白云寺阵地。

2月3日是敌人向白云山攻击最猛烈的一天。凌晨5时,敌飞机猛烈向白云山、光教山、白云寺投下数不清的炸弹,接下来由近而远的排炮轰击,把白云山顶炸得地动山摇,树木被削平,到处浓烟滚滚。轰炸、炮击持续到上午l0时,敌坦克30余辆掩护其步兵500余人分三路向白云山发起猛攻,一路向光教山冲击;一路由白云寺向白云山冲击;另一路由上光教里向白云山冲击。防守在光教山上的8连英勇抗击,与进攻之敌血战死守,坚持战斗至14时,终因伤亡过重,弹药耗尽,阵地被敌占领。坚守在白云寺阵地上的7连各小分队据险抗击,先后击退敌多次冲锋,也因弹尽粮绝,11时白云寺阵地陷落敌手。下午16时,447团以1营1连向白云寺发起反击,于17时恢复了全部阵地。但敌立即以20余门榴弹炮火急袭,该连指战员大部伤亡,白云寺阵地得而复失。另一路敌人,虽连续冲击多次,均被据守白云山主阵地的447团2营以沉着的抵近射击杀伤150余人,激战至下午16时,敌仓皇退却,白云山阵地巍然屹立。

2月4日上午9时,敌以光教山为依托,在飞机、炮火掩护下,向白云山阵地连续7次冲锋,主阵地仍在我手中。翌日,447团集中各连所剩兵力于白云山主阵地,准备与敌决一死战,敌整日以飞机、大炮轰击我阵地,企图以火力杀伤,困死我于白云山上。2月5日,447团奉命撤出战斗,向江北转移。

白云山阻击战,447团与敌激战11昼夜,共毙伤敌1400余人,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51年5月28日,经50军报请志愿军政治部批准,447团被授予“白云山团”荣誉称号,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唯一被志愿军总部授予荣誉称号的步兵团。根据447团的英雄事迹,由刘白羽作词、郑律成作曲的《歌唱白云山》在军内外广泛传唱。

西线我军已连续作战10昼夜,在敌绝对优势的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火力猛烈突击下,伤亡较大。中朝两军决定缩小第50军防御正面,加强纵深防御力量,于2月4日将原归第50军防守的南泰岭、果川、军浦场及其以西14公里正面划归人民军第1军团防守。西线敌人在占领我第一线阵地后,继续猛烈进攻,战况更为激烈。此时,汉江局部地段已开始解冻,我在汉江南岸之防御地幅已缩小。为避免背水作战,2月7日晚,50军留150师450团控制汉江南岸桥头阵地,军主力和人民军第1军团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

“万岁军”的江南22昼夜

38军奉命在汉江南岸的利川以北地区进行防御,敌先后投入的兵力有4个师2个旅又1个营。1月26日,38军当面之敌美24师及英27旅已进至金良场里、利川、骊州一线,美骑1师在白岩里以北地区,并以部分兵力附坦克于26、27两日向我112师防守的各阵地进行试探性攻击和侦察活动,尔后全线展开猛烈攻击,企图以压倒优势,迅速突破我军防御。

敌根据以往被歼教训,采取所谓“主力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等齐发展”的战术,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炮兵直接支援下,分由金鱼里、芳都里、广水里,向我一线阵地实施不间断的冲击。敌之冲击被我打垮后,即以飞机、炮兵火力轮番轰炸,再组织兵力冲击,如此反复实施。这对我人少弹缺情况下的宽大正面的坚守防御极为不利。

在泰华山主阵地的屏障311.6高地防守的我112师336团5连,接连3天打退敌人13次进攻,最后仅剩10余人,歼敌500余人。战后该连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一等功并授予“屡战屡胜”奖旗。334团防守的鼎盖山256.4高地,也受到了敌约1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支援下的轮番进攻。该团6连英勇顽强,一次次将敌打退,杀伤敌300余人。年仅18岁的战士潘天炎,一人独当一面,打退1个排敌人的多次冲锋,以40余颗手榴弹杀伤敌60余人。334团3营坚守天德山阵地,也与敌展开激战。

至30日,我311.6、211、256.4等高地因阵地被毁,守备部队伤亡殆尽已不宜坚守。是夜,转守群山浦阵地。38军命113师337团进入京安里地区,转属112师指挥,加强正面防御,同时对113师和114师集结地域进行调整,以相机投入战斗。

美军以绝对优势兵力、火力实施连续攻击近10日,在我军坚决抵抗下进展甚微。为改变态势,敌军除加大正面攻击压力、继续向我主阵地冲击外,于2月3日,以第19联队从南汉江东岸迂回,进入38军左翼侧后,占据了洗月里以北的高地,威胁该军防御纵深。38军发现有变后,当即组织338团等进行反击,激战一天,歼敌409人,将敌驱出我军纵深,恢复了我之防御态势。

2月4日,337团3连在坚守西官厅战斗中,在连长郭忠田的率领下,充分运用了入朝以来所取得的战斗经验,以敌炮击我隐蔽、敌冲击我反击、近战等手段,连续3天击退美军几个连到3个营的进攻,击毙其260人。战士姜士福双腿负伤后,仍然坚持战斗,最后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美国兵同归于尽。

汉江防御战,抗美援朝我军第一次大规模阻击作战,战后38军战士不足5000人,50军军长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38军112师部队在汉江南岸坚守防御。

38军112师在汉江南岸激战10多天,伤亡很大,师教导队和勤杂人员也投入了战斗,许多阵地只有几个人扼守。在此危急时刻,广大指战员沉着坚定地守卫阵地,顽强坚持战斗。军预备队114师于2月4日从江北进到江南投入战斗,继续坚守阵地。

在我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撤至汉江北岸后,自2月8日起,美第1军积极向汉江逼近,并于2月10日占领仁川;美第9军则在大量炮兵、坦克、飞机的配合下,猛攻我38军阵地。38军在上樊川里、回德里、京安里、武甲山、长深里、南治岘、外杜陵里一线,英勇战斗,坚决抗击敌人进攻,战斗空前激烈。每一阵地我均与敌人进行反复争夺。敌人的空地火力异常猛烈,我一夜修筑的工事,一小时内即被敌摧毁。我防守部队在缺少工事依托、缺少炮兵支援的异常艰苦条件下,前仆后继,不畏牺牲,坚守阵地。

2月12日拂晓,美军骑1师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50余门火炮的支援下,向我114师342团1营扼守的350.3高地连续进攻。这时,该营营长曹玉海已经7个昼夜没有休息。当美军第5次冲击时,他跑到前沿阵地和战士一起顽强拼搏。在他的影响下,部队越战越勇,有的战士几次负伤成了“血人”,仍坚持战斗。战士申德恩左眼负了伤,连长叫他撤下去,他说:“右眼还是好的,可以瞄准,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到底!”当右臂和左腿又被打断后,仍然坚持不下火线。班长涂金的头部负伤,血流满面,仍然端着冲锋枪射击,一直战斗到牺牲。不久,营长曹玉海壮烈牺牲,弹药也耗尽了。15时,该营3连阵地上只剩下4个人。在打击美军的第7次冲击时,连长赵连山提着没有子弹的驳壳枪带头反冲击,将阵地上的敌人吓得滚下了山。战至最后,阵地上只剩下赵连山和一名副班长。

342团1营用鲜血和生命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冲击,守住了350.3高地,歼敌680余人。他们的英雄事迹,震撼了整个战场,激励着幸存下来的每个指战员。战后,志愿军总部给该营记集体一等功,营长曹玉海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在西线我军顽强防御的同时,我东线反击部队完成了集结,于2月12日向敌出击,在横城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8师及美2师一部,取得重大胜利,前出至原州地区,但在围歼砥平里之敌时,遭受挫折,未能歼灭该敌。鉴于整个战役发展情况,我军于16日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即告结束。

38军在汉江南岸防御战中,坚韧顽强,浴血奋战22天,完成配合东线友军取得反击胜利后,军主力也于2月16日17时转移到江北,在上八堂至曹佐里31公里正面上继续组织防御。

继续战斗在汉江北岸

50军主力撤到江北后,继续抗击敌人北犯。148师在广北里、三碑里、东九陵地区,149师在素岛、浮里岛、龙马峰等地区,150师在礼峰山、金谷里地区分别占领阵地。当时,50军损耗极大,极度疲劳,北渡汉江之时,能成建制投入作战的兵力只有4个营另4个连,还不到半个师。

88.3高地的背水战是50军转移到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的第一场战斗,该高地紧靠汉江南岸,雄踞江南,俯瞰江北平原,像一颗钉子,钉在敌我阵地面前。军命令148师坚决守住这个滩头阵地,148师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442团1连。在这个三面临敌、一面背水的高地,2月14日起,1连血战36小时,击退两倍于己的敌陆空联合多次攻击,阵地被毁,人员大部伤亡,阵地仍岿然不动。

149师447团在浮里岛的战斗也打得很精彩,该岛是汉江江心的一个沙洲岛屿,是敌北犯的必争之地。447团命1营3连带团侦察排坚守防御。2月18日起,美3师15团百余人渡江分两路来犯,被我粉碎。敌加大火力准备,欲将浮里岛炸平,岛上一片火海,但我英勇顽强的勇士们依然坚守住了这个孤立无援的岛屿。强攻不成,美军改变战术,2月21日晨组织一支百余人的特务队趁江面浓雾前来偷袭,3连潜伏哨发现后及时报警,战士们放下早饭,一鼓作气将敌特务队赶回江南。此后,3连又与敌多次展开激战,累计歼敌130余人,3月14日夜奉命撤离。该连在浮里岛坚守25昼夜,胜利完成了任务,被50军授予“浮里岛连”称号。

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38军也撤向汉江北岸。当时,我战略预备队除第19兵团已于2月15日入朝正向预定地区开进外,第3、9兵团要在4月初才能到达三八线以北地区集结。中朝两军于2月17日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准备争取两个月时间,以集结兵力、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引敌深入,置汉江于敌背后,再行反击。

在我西线部队全部北撤后,敌进攻部队于2月20日才基本占领汉江南岸阵地,在火力侦察和干扰下,进行渡江准备。同50军相比,38军的实力也有相当削弱,已减少到该军入朝以来的最低限度,许多班排在坚守中与阵地同归于尽。每个步兵连的战斗员,在40人以下的占了1/2,枪弹损耗无补。尽管如此,部队士气仍高,许多单位表示要在最艰苦最严酷的考验中,创造英雄部队。根据江南守备经验,细致勘察防御地形,在火器配备上,采取了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等方式作战。

3月7日,美第8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指挥部队发起全线进攻。美25师、24师分别向我38军114师陵内里、合甲山等阵地和113师杨村里、玉泉里、上谷里等阵地猛攻,在敌强大火力轰击下,我伤亡较大,不少营连已不成建制,予敌重大杀伤后,我主动放弃部分阵地。采取节节抗击,机动防御的战术,于3月16日在友军形成议政府、清平里防御地域之时,奉命北上,4月初进至顺川、肃川地区休整。

50军150师在3月7日晚至8日拂晓,由450团7连对占领礼峰山西南侧部分高地进行反击,击溃美24师一个营的兵力,夺回失去的阵地,歼敌250余人。3月9日,50军按照志司命令,为缩短供应线,等待后续部队接防,在汉江以北亦采取运动防御,边打边向三八线以北撤退。3月14日,我军主动撤离汉城。次日黄昏,当9兵团26军赶到接替防务后,50军在高浪浦里渡过临津江,进至金川、白川、沙里院、平壤以北地区整补待命。4月中旬,该军搭乘火车回到祖国安东、凤城地区休整。

艰苦卓绝的壮举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的汉江南北守备战,从1951年1月25日至3月15日,整整50个昼夜,志愿军38军和50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汉江两岸。特别是汉江南岸20多天的坚守防御,艰苦卓绝,气壮山河!面对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两军指战员依托临时构筑的简陋工事,在严寒季节,一把炒面一把雪,用机步枪、手榴弹、铁锹、十字镐、石块与敌人殊死拼搏,以无比坚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用血肉之躯,战胜重重困难,以重大牺牲,抗击敌人的逐点进攻。汉江南北守备战沉重打击和消耗了敌有生力量,钳制了敌主要进攻集团,保证了主力的休整、集结和物资弹药补充以及我军后续兵团的开进,为准备实施战略反击争取了时间。毛泽东曾说,志愿军抗美援朝,“我们方面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奇迹,由第50军和38军在第四次战役肩并肩在汉江50天阻击战中率先创造。

据军史记载,此役38军共毙伤敌10747人,俘敌86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自身伤亡惨重,战斗员所剩不到5000人。50军在1950年10月仓促入朝之时,人数仅3万余人,装备亦差,前三次战役缴获甚少,尤其缺乏反坦克武器。在汉江防御战中,该军毙伤敌11000人,俘敌61人,缴获各种枪支1800支,汽车17辆,炮34门,击落击伤敌机15架,击毁击伤敌坦克37辆,取得不俗战绩。50军也付出较大代价,仅战斗减员就达6256人,加上非战斗减员,全军损失超过1万人。

汉江防御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的防御作战,其激烈程度和全新的特点,都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在面临美军空地配合的立体进攻下,志愿军迅速转变以往国内战争时打阻击的战术观念,认真吸取教训,积累宝贵有效的防御经验,初步摸索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进行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的新战术,这对以后的作战产生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汉江防御战,抗美援朝我军第一次大规模阻击作战,战后38军战士不足5000人,50军军长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指挥汉江防御战的50军军长曾泽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50军447团被授予“白云山团”荣誉称号。

参加汉江防御战的50军,其英勇顽强,战斗期间数次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令表扬。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高度赞扬50军,表示要给予优先换装。军长曾泽生回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两次亲切接见,毛泽东鼓励他说:“你们在朝鲜战场打得还是蛮漂亮的嘛。”这让曾泽生激动不已,作为起义部队出身的50军获得了最高统帅的肯定。50军在解放军序列里,一直保留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才撤消番号和建制。“白云山团”所在师改编为西藏军区某山地步兵旅,是目前我军序列中保留建制最大的一支原国民党军起义部队。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