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青年争先锋|李长雨:为创新赋能 为创业筑梦

建功新时代 青年争先锋|李长雨:为创新赋能 为创业筑梦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冯斌 通讯员 庄亚楠)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应用,“自主创新”是引领他前行的执着信念。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李长雨带领广大员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上联下通,促进研产融合

近年来,在研制项目增多、研制周期短和技术难度增大的情况下,李长雨按照未来高科技战略发展要求,把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创新的重点和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深圳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及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资源,采用多种渠道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开展了自主、联合等形式的创新活动,构建了适应现实任务需要的科研开发和质量保证科研体系。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研制周期产业化进程,李长雨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生产模式,在初样机研制阶段,就要求科研人员与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协作,在工程设计和工艺生产之间进行协调。一方面促进了设计中工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减少了浪费,缩短了研制周期,便于批量生产,尽快使产品转入产业化阶段。五年来,科研项目在设计定型后顺利完成了产业化进程,在20多个企业、院所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带动和促进了生产厂家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科技领航,用创新创业筑梦

作为带头人,李长雨把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动力推动着本院的发展壮大。为了确保科研成果符合合作企业需要,李长雨亲力亲为,很多时候在实验室连续工作24小时,与科研人员一道攻艰克难,不断摸索,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研发各类产品及其配件,在获得3项发明专利的同时,更赢得了吉利汽车、重庆华晨鑫源、内蒙古重汽等大型集团企业的高度信任,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研发是基础,转化才是根本,李长雨注重把研发转化成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目前,“电动车两变速箱自动换挡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通过横向合作,向20余家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累计转化收入7200万元;“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进行相贯线切割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通过横向合作,向26家企业提供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仅2019年技术交易额达到2000万;“室内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通过横向合作开发出家政服务机器人、医护机器人、室内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生产线已经在山东海大机器人等5家公司搭建完成,预计转化收入6200万。

搭建“双招双引可视化公共服务平台”

李长雨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应用,“自主创新”是引领他前行的执着信念。他带领团队打造“双招平台-工程中心-产业园区”三位一体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济宁市双招双引可视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产研融合功能,实现链条式对接,借助中科院系统、高校等助力济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成果转化全国样板,工程技术人才聚集高地。

将平台作为一座桥梁,积极探索三线城市成果转化问题,促进科研技术、优秀人才的扎根与发展,第一引过程中的可视化,借助可视化会议室,前期让企业家和深圳院、高校教授、专家通过视频形式交流,等双方都有合作意向的时候可以在面对面交流,节省前期成本。第二项目落地的可视化,通过“济宁市双招双引可视化网站”可以看到每个项目具体实施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对接”。

探索招才引智新路径,成立“青鸟计划”青年人才加速器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配合共青团济宁市委“青鸟计划”落地方案,成立“青鸟计划”青年人才加速器旨在引导济宁籍优秀学子感知济宁,促进青年人才回济创新创业。依托“产学研用”互联互通的生态体系,打造人岗精准对接平台。通过岗位实习和托举培养,提升青年人才合作研究能力以及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建设济宁籍优秀青年人才“蓄水池”、“加速器”,打造山东省“青鸟计划”服务园区发展的样板工程。

建立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链条,依托高校联络站,围绕重点支柱产业和“510”企业人才需求,搜索定位一批 “双一流”大学济宁籍优秀学子纳入“重点储备库”,引导学子毕业后回济干事创业,建立优秀人才“蓄水池”。成立“青鸟计划”青年人才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业余文化活动,提供交友结伴、交流联谊、成长导师等服务,助力青年人才平稳度过工作适应期,尽快扎根落地。

牢记使命,筑坚新冠疫情防控壁垒

春节假期期间,李长雨和核心研发人员全部到岗,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坚守岗位,历时5天6夜的超负荷工作,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成功研发出了智能人体测温门系统,并第一时间赠给情防控工作一线单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他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深入社区、复工企业、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实地了解各方需求,他与科研人员一道开发出“智能人体测温公交系统”、“智能人体测温闸机系统”,针对流动人员进行快速有效的体温筛查提供终端支撑。同时迅速上线“热成像人体测温一体化系统”,把热成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5G网络等先进技术,用软件系统集成起来,让整个系统智能化,通过视频监控抓拍体温异常人员,重点排查,提高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追溯的工作效率,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李长雨带领团队着力整合研产资源,实现企业与研发间“无缝连接”,深化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成了以新能源与新材料、医养健康、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四大领域为核心的工程技术中心,建立联合共建实验室7个;累计申请专利60余件,授权38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6件,荣获省部级奖励3项,市级奖励3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推介专利、技术100余项,孵化高科技企业7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