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銀子的廬山真面目,別再撿到銀子都不認識

談論起歷史,總會有說不完的話題,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歲月的打磨之後,歷史已經變得不是那麼的真實,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探索歷史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好奇心,因為我們畢竟不是那個年代的人,在那個年代,很普通的東西或者是和普遍的現象都變得十分的神秘,難以探究。雖然在古代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史書,但是畢竟史書上面記載的東西也不是很全面,甚至是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不能全信,甚至在現在的古裝電視劇裡面也是騙人的,出現了很多不合情理的鏡頭,導致大多數人以為古代的人或者事物就是這樣的。

古代銀子的廬山真面目,別再撿到銀子都不認識

大家在看古代劇的時候,常常都會看到滿箱子的金銀財寶,甚至在被人在大街上行走,也會在腰間掛滿碎銀子,小編時常在想,在古代,銀子真的長這個樣子嗎?銀子在現在也是比較珍貴的東西,在古時,銀子真的就這麼普遍嗎?請聽小編細細道來。

在我國曆史的一些具有參考意義的書籍裡面,都是以糧食來作為貨幣的換算單位的,據史歷記載,在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大米兩石,一石相當於94.4公斤,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188.8公斤的大米,我們現在一般吃的大米價格在2元左右,因此換算出來當時的一兩銀子相當於我們現在的660.8人民幣。

古代銀子的廬山真面目,別再撿到銀子都不認識

在唐朝,中國的經濟繁榮,物資更是十分富裕,在當時,官方價格一斗米五文錢,一兩銀子是1000文,又稱一貫,可以買到20石米,在唐朝,一石為59公斤大米,以現在一斤米2元錢換算,就相當於是4720人民幣。

古代銀子的廬山真面目,別再撿到銀子都不認識

可以想象下,在當時如果你有一錠銀子,就相當於不愁吃喝好幾年,我們一般在電視劇裡面看到,有些劇情裡面,在客棧直接扔下一錠銀子就走了,小二高興的快要蹦起來,這在現實生活中一般不會存在的,如果有人這樣做,估計剛出門就被打劫了。

在我們的印象中,銀子的形象就是金光閃閃,質地飽滿,表面光滑,但是真實的銀子真的是這樣的嗎?

有專家說過,一般銀子上面有牙印才是真正的銀子,咱們在電視劇裡面也經常看到,古人見到銀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拿牙咬一下,以這種方式來鑑別真假,因為銀子本身材質較軟,咬牙是最為方便的一種檢驗真假的一種手段。

古代銀子的廬山真面目,別再撿到銀子都不認識

在古代因為製作工藝的落後,銀子的純度並不是很高,所有大多數的白銀都有很多雜質,更不會像電視劇那樣顯得十分的有觀賞性,實際上銀子大多數都是暗色無光。

而且銀子除了一整塊還有一種叫做碎銀子,從一整塊銀子上面剪下來的銀子,古代專門有一種剪子,就是用來剪銀子的,這種銀子大多數都是從一些古代的政府機構裡面傳播出來的。

古代銀子的廬山真面目,別再撿到銀子都不認識

在我國出土的銀子中,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印,銀子的面貌也和我們想象的大不相同,甚至當你撿到銀子,或許你都不認識,關於這點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