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腦中風後期的功能修復新理念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前者佔90%,後者佔10%。腦中風後,即使有系統治療,也可能留下併發症,包括偏癱、肢體麻木、流口水、言語不清等。

我國的腦中風人數居世界首位,這讓家庭和社會負擔巨大,但收效甚微。如何讓腦中風後的患者更好地進行功能修復,在此分享一些新的理念。

1.健康輔導要早於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部分腦中風患者,一旦出現功能障礙就想早日去康復鍛鍊;部分患者,則聽之任之,灰心喪氣。功能神經專家認為,這是患者對身體狀態定位失誤造成的,此時健康輔導很有必要,它要早於肢體功能訓練。要讓患者認識病情、承認現實、接受現在的自我;要像嬰兒學步一樣重新學習走路,讓大腦有時間去恢復其支配功能。

2.對基礎疾病的治療不容忽視:很多腦中風後遺症患者,儘管經過了系統康復訓練,但其肢體功能仍然恢復緩慢,這與其病情不斷髮展有密切關係。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對患者的基礎疾病治療。例如,有的人頑固性高血壓居高不下;有的人血糖起伏波動;有的人仍然暴飲暴食;有的人心臟缺血不斷誘發腦梗塞。誘發腦中風的病因持續存在,是難以讓腦功能恢復的。因此,做肢體功能康復鍛鍊同時,對患者基礎疾病必須密切監控、協同治療。

3.要因人而異制定軀體功能康復計劃:腦功能修復不是簡單的軀體被動活動或者器械鍛鍊。臨床專家要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態、基礎疾病、心理承受能力、調劑三餐飲食搭配,制定個體化肢體功能訓練計劃,這樣才可能讓患者收到功能鍛鍊的效果。

有關腦中風後期的功能修復新理念

參照歐美髮達國家醫療隊伍的康復組成和理念,上海市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自成立以來,就組建了一支全面的神經功能修復專業醫師團隊。功能神經科由神經外科、神經內科、臨床心理、精神科和康復科專家等10餘人組成,專家組所制定的個體康復計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腦中風後患者的功能修復。 臨床治療發現,對於超過3個月到1年的腦中風患者,給予基礎治療、器械輔助、人工康復共同參與的康復計劃;對於1年以上的患者,選擇有針對性的個體神經修復計劃。總之,現代觀點認為,腦神經功能是可以修復的,它的修復需要專業的功能康復計劃,更需要時間去不斷執行該計劃。

致廣大讀者:

你們好,我是吳景文醫生,在此非常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若您有疾病向我諮詢,可以通過平臺“私信”方式聯繫我。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會盡快解答您的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