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的溝通技巧,您值得收藏和學習!

類型一:包辦代替

有的家長經常說“老師,我的孩子不會穿鞋,請老師幫助穿好;我的孩子吃飯慢,老師多給喂喂”之類的話。他們從來不提及讓孩子學習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的讓老師代勞。

此類家長在家一定是包辦代替,什麼都幫孩子做好,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能力,這是包辦代替型家長。此種類型的家長容易培養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自信心不足,不適應集體生活。

應對措施:

1.利用家長開放日,讓家長髮現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2.與家長單獨溝通,讓家長了解此年齡段孩子應該掌握的生活技能有哪些?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3.教給幼兒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幼兒園提供給幼兒更多鍛鍊的機會,幫幼兒樹立自信心,讓幼兒願意為自我服務,並把幼兒的成功及時反饋給家長。

家園共育的溝通技巧,您值得收藏和學習!

類型二:望子成龍

有些家長一來接送孩子,就和老師長談,還經常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孩子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上課回答問題了嗎?學的東西都掌握了嗎?在家需要家長怎樣輔導?”等等。

其實,此類家長對孩子抱以重任,“望子成龍”的心態過重,希望孩子樣樣都出類拔萃,遙遙領先,有些急功近利,卻往往造成孩子做事情膽怯,缺乏創造力。

應對措施:

1.與家長單獨溝通,讓家長了解此年齡段孩子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討論過分管制孩子會造成不良後果的嚴重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2.教師在幼兒入園、離園時主動與他交流幼兒在園情況,多報喜少報憂,最好長話短說。

3.舒緩幼兒情緒,鼓勵其認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家園共育的溝通技巧,您值得收藏和學習!

類型三:漠視教育  

有的家長從不主動與老師交流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家中的情況。如果老師與他反饋幼兒在園情況時,好的方面他只是表示同意,不好的方面嘴裡說“配合老師,幫助孩子改正”,卻沒有看到他真正行動。這類家長其實是在漠視教育。此種類型家長會造成幼兒對一切事物產生無所謂的態度,不求上進。

應對措施:

1.先了解家長不交流的真正原因:是工作忙?還是不知道該怎麼配合老師?

2.與家長個別溝通,教給家長配合的方法,向其說明配合後會產生的效果。對工作忙的家長,老師可以以書信的方式與之交流,幫助家長解決教育問題。

3.向家長宣傳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取得好成績後及時向家長彙報。

家園共育的溝通技巧,您值得收藏和學習!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往往是由於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不夠,也可能是對孩子賦予過高的期望,導致期望與實際脫節,才造就了“問題家長”。找到“問題家長”的根源,幫助家長重新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是幼師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