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可放弃五十万,也要逼你去读书",这位爸爸写给儿子的信火了

"我宁可放弃五十万,也要逼你去读书",这位爸爸写给儿子的信火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被孩子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吧“爸爸妈妈,我为什么要去读书?”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封爸爸写给儿子的信火了,信的标题是“我宁可放弃五十万,也要逼你去读书”。下面我们看看这封信吧。

第一,当然,读书能学知识。

这是开学第一天老师告诉你的,也是现在你能脱口而出的标准答案。

但我想你其实并不知道知识的真正用处。——除了在试卷上博高分。

那我现在告诉你,现在你眼里的死知识,将来都会活过来。

你现在学到"旋转"这个词,将来它出现在洗衣机说明书上,你就能懂。如果说明书上所有的字你都懂,你就能顺利学会使用洗衣机。而不是像隔壁目不识丁的奶奶一样,用手机要女儿教一星期才勉强会拨电话,用电饭锅打电话给厂家,扯着嗓子问了四十分钟也没搞明白,到最后她和客服双双崩溃。

语文课上认的那些字,除了能帮你看懂说明书,也能让你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比如将来向老板做汇报,给恋人写情书。

数学课上那些公式,能让你在买房子的时候迅速算出首付、税费,是贷款还是全款更合适。

地理课上学到的常识,让你知道哪里的鱼最好吃哪里的咖啡最好喝。

美术课上学的审美,让你知道

穿衣服紫配黄会很丑,粉配金是大忌……

知识就是你活在这世界的工具,当你的工具仓库应有尽有,你一定能活得得心应手——远行你有飞机,渡河你有轮船,去郊区你有越野车。

而如果你知识匮乏,就等于连破木船都没有,那么三米宽的河就能挡住你,百里之外的地方你一辈子都去不了。

我不敢说你现在学的所有知识都有用,但相当大的一部分,会让你受益终生。

到最后你可能忘了"百分比"这个词是语文还是数学老师教的,但你会无数次用到它,甚至离不开它。

第二,读书多的人赚钱多

很多人喜欢哗众取宠唱反调。你说读书好,他就煞有其事地告诉你哪个硕士生在给小学毕业的老板打工。或者,某老太太卖烧饼赚出三套房,而谁家儿子博士毕业还在租房住。

这种事情存在吗?当然。

但这是特例。拿特例去推导常理,一点都不科学。就像有人吃饭噎死了,你可以因此劝大家不要吃饭以防噎死吗?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靠卖烧饼赚三套房的人凤毛麟角,更多坐拥三套房甚至十三套房的,是高学历的人。

口说无凭,我特意去查了统计数据:

硕士学历以上的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富豪比例高三十倍。

博士学历的人比高中学历的平均收入高六倍。

就是说,如果你高中毕业,月入四千,那么你读到博士的同学大概月薪两万四。

我不是庸俗的人,但必须认真告诉你:对我们平常人来说,钱真的很重要。

钱不一定是幸福之源,但没钱很可能是痛苦之源。

现在你花我的钱,没感觉,将来你长大成人不再依附于我,就会知道钱是生活里多么重大的事项,万一钱非常不够花,会有多惨。

你可能为了省一块钱走三站地。

可能不敢赴同学的饭局,因为下次回请不起。

可能因为交不起房租,今天都不知道明天住哪里。

还有,将来你结了婚,就算对方是最爱那个人,你们也必将面临层出不穷的矛盾。

穷会严重加剧矛盾,有钱就会好很多。

比如没钱你们可能为对方买两斤新鲜樱桃吵翻天,为亲戚来了洗澡浪费水而怄气一周,但有钱谁在乎这些。

没钱你们可能为谁带宝宝而闹得快离婚,但有钱的话你们请个24小时保姆就OK了。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总之,人世艰难,这一生你会遭遇很多困境,会常常力不从心,会不时感到孤独,但有钱就会好很多。



当然,你不用非得赚大钱,我只希望你尽力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不要那么窘迫。

第三,读书能让你活得通透而精彩

小学毕业和博士毕业的差别,可不只是一个月入四千一个月入两万四。

比这重要十倍的是,这两种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拿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卖烧饼三套房的大妈,精神世界会比租房子的博士更丰盛吗?

上次我们去听一个教育专家的讲座,回来后你赞叹不已,说那专家好优雅好睿智。

你一定也能想到,这优雅睿智背后,是博学在撑着。是脑子里的学问,让她想得通、也讲得出许多特别有道理的道理,让她看起来如此迷人。

否则,一个人如果愚昧粗俗、出口成脏,不管颜值多高你也不会喜欢她吧。

而博学可不是一天成就的,那需要付出多少苦功夫,才能一分一毫地达成。这个过程很煎熬。一来辛苦,二来短期不见成效。很多人就是因此放弃了。

就像你现在学啊学啊,但也并不清楚学这些有什么用,所以烦躁、气馁,找不到意义。

我觉得你也不用非得搞清楚,你只要知道,你认的每个字、学的每个数学符号都有用就行了。因为有无数前人替你探过路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一片灯火辉煌。

我去年回老家,有天约了保洁到姥姥家打扫卫生。没想到来人居然是我的初中同学,而且当年关系还不错。

我们认出彼此后,迷之尴尬啊。

为了避免她擦地板我看电视的可怕场景,我陪着她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她初中毕业后就给人打工了,这些年卖过冷饮、送过快递、做过饭店酒店熟食店的服务员。

她伸着粗糙的双手跟我比,说你看看,当年都在一个教室里听课写一样的作业,现在差距怎么这么大。

她对我的生活充满好奇,问我出没出过国,怎么用电脑赚钱,坐飞机会不会晕机……

我一再说其实我也是无比普通的小市民。但在她眼里,我必须是极其高大上的。

我后来想,她眼里闪烁的羡慕,不是因为我多高,而是她太低。

我觉得自己本科毕业平平无奇,但她觉得大学特别神秘。

我觉得出国已经像去超市一样容易,但她觉得那像飞离地球一样离奇。

她一直说后悔小时候没好好学习,甚至能说出最后悔的是哪个学期——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因为换了不喜欢的老师,就常逃课,逃着逃着就跟不上了,越跟不上越不喜欢学,勉强熬到初中毕业,哪儿也考不上,只好回家。

可能很多读书少的人都是这样。少时无知,不懂学习重要,整天以蒙混过关为乐,后来大了,知道自己傻了,也晚了,人生已经被狭促定格,这世上很多别人可以随意穿行的美好的门,他都够不着也打不开了。

这封信中,父亲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了孩子“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相信,这个孩子未来一定会有出息。

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家族有写给自己子孙后代的优秀的家训名言,比如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以及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等,他们都是典型的事业、家庭教育两不误的人,很值得我们家长去学习。

翠娥er给粉丝、家长朋友,推荐两本在忙都要读完的书籍。

一本是《哈佛家训》,他传递的是让巴扎克・奥巴马、乔治・布什、比尔・盖茨、林语堂、曾荫权毕生推崇的“哈佛精神”,满满的人生哲学。

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要义、做人的根本,注重有太多太多的道理,读完让我们感觉整个人都通透了许多,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给孩子制定一份家规,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定是百利而无一害。

这本书是彩色的珍藏版,开本适中,适合随身阅读,喝咖啡的时候读一两页,受益匪浅。也是温暖的床头阅读书,好书伴好眠的选择。一本不过是69元,却能够让我们读好几十年,悟透了这本书,不愁教不好孩子。

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商卡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