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大明朝276年的歷史,可以說人傑無數,然而有明一代,卻只評出了三位才子中的才子:楊慎、徐渭,和解縉。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不是這四位哦

楊慎,明朝的高考狀元,官至“翰林修撰”,官做的一般,但他留下的詞你一定聽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沒錯,三國演義主題歌就是他所作。

徐渭,字文長,兵部尚書胡宗憲的幕僚,但因為胡宗憲獲罪受牽連,無緣仕途。徐渭一生坎坷,自殺九次都沒成功,最著名的是他的書法和畫作。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徐渭書畫

然而解縉,同樣天賦奇才,是三人中官途最好的一個,卻是最後死的最慘的一個。

少年得志,一顆超新星升起

洪武二十一年,19歲的解縉考中進士。

才華橫溢的他,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被封為“中書庶吉士”。按明代慣例,庶吉士是以後成為六部侍郎、尚書、甚至內閣宰輔的重要通道。可以說,解縉顯然就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官場新星。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解縉像

年輕氣盛,接受皇帝檢驗未過關

朱元璋對這個十九歲的年輕人有多麼看重呢?

明史說解縉“甚見愛重,常侍帝前”,常,就是頻繁、時間多。前,就是距離近。寥寥兩字,足以說明朱元璋對他的器重。

一天,朱元璋閒來無事,帶著解縉去光祿寺,視察視察工作,看看吃喝置辦的怎麼樣了。

在光祿寺的廚房,朱元璋對解縉說,“我和你,說起來是君臣,其實呢,我都拿你當兒子看,你跟我有啥說啥。”

解縉不含糊,讓說就說唄。寫作文對一個進士來說,還不是一道小菜。回去洋洋灑灑,毫不客氣,一口氣寫了一萬多字,把作業交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Q版朱元璋

我撿主要的說,看看解縉寫了什麼:

一、建國這二十年,皇上您脾氣大,殺了許多大臣,都是斬草除根。但卻沒見給誰發個獎狀,讓他老家光榮,始終如一。

二、皇上總愛讀那些道德經、心經,這都是不入流的,不如讓我給您編一部《大典》看怎麼樣。

三、皇上用人不看人品,授官也不衡量輕重,現在官場魚龍混雜,我都不恥和他們為伍了。

四、現在稅收亂、勞役多,老百姓苦日子難過。法律嚴酷,當官的能嚴判就是好官,能多抓的就是有作為。

當時朱元璋看了以後,明史是這麼記載的:“帝稱其才”。就是說,劉邦說他很有才。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解縉書法

等一等。

然而在我看來,這卻不是誇獎。

皇上稱讚解縉有才華,作文寫得好,這已經給他的作文定了調——最高評價,只是文筆好而已!

那麼他的觀點有什麼實際價值、可操作性嗎?答案當然是沒有了。

恐怕正是這一封洋洋灑灑萬言書,讓劉邦看到這個年輕人,還是差點功夫的。

不止如此,我們再看看解縉的第一條,他評價劉邦:喜怒無常,濫殺大臣,剪草除根,無人善終……

皇上讓你提建議,請問你這是提建議嗎?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吧。我們大膽揣測:這一次來自權利頂峰的試探,結果並不是一個五星好評!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解縉書法

解縉的基因bug,朱元璋的大心臟

解縉的這個讓他無法善始善終的bug,就是他的冒失。

《明史》記載,不久,解縉到兵部去要幾個僕人,但是說話就很傲慢無禮。

兵部尚書沈溍把這件事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就對沈溍說:解縉這是因為沒有具體工作,所以心裡有點不痛快嘛,我安排他去做御史吧。

從這件事看來,朱元璋也許對解縉的萬字批評不太開森,但仍然對他愛護、幫助有加,抱有很大的期望。

因為,御史一職,可並不是什麼閒職!

御史的工作地點是都察院(也叫御史臺),放在今天,就是紀檢委。御史的工作就是專門抓官員作風的。

我們大膽推測,朱元璋可能是看解縉年少意氣,不是拉幫結派之人,所以,讓他去幹紀檢工作,看看能不能搞出點名堂。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都查院

其實朱元璋一生都很愛護解縉

但是,解縉在御史這一職位上,似乎也難改性格里的那股無法形容的“衝勁”。我們看看他又幹了哪幾件事:

一,韓國公李善長獲罪處死,郎中王國寫了封喊冤書,但是是解縉給代筆的。

二,解縉又替同事夏長文代筆,彈劾都御史(也就是他們的直接領導、都察院長官)袁泰。袁泰“深銜之”,十分記恨他。

注意兩件事雖然都是“代筆”,但我們要知道,他的那些同事,也都是寫文章考進去的,所以代筆,無非就是別人有個想法,主要還是他寫的!

當時,近臣們的父親都得到恩典,能夠進京覲見皇帝,所以解縉的父親解開也去了。

朱元璋就對解開說,“大的器皿,燒成的時間都要晚一些(成語“大器晚成”出處)。要是讓你兒子回去,再好好深造一番,過十年再來,為國所用也不遲。”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大器晚成

於是解縉就按照朱元璋的旨意,回了江西老家閉關,同時編寫《大典》。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對解縉的愛護之意非常明顯。顯然,朱元璋讓解縉在都察院試水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那就是:不稱職。他替罪臣辯護,倒也可以理解為耿直,但是,還彈劾自己的直接領導,那在都察院的路也就走到頭了。

這裡我想澄清的是,不是說不能彈劾,而是要看結果。解縉彈劾袁泰,結果並沒有把人家治罪或免職,這已經說明,要麼自己證據不足,要麼人家根深蒂固。

朱元璋一看,用反證法:如果你真是牛人,現在一定不會這樣冒失辦事!這不僅是年輕,還是能力不夠啊。所以出於保護解縉,讓他回家沉澱、反思。

8年之後,冒失帶來的麻煩降臨

8年後,明太祖朱元璋駕崩。解縉聽說後,立刻趕到了京城。但是麻煩來了,史載:“有司劾縉違詔旨”。

有司,就是有關單位。

有關單位彈劾解縉,說他違背明太祖的旨意,私自進京。

同時,還彈劾他母親去世還沒安葬,拋下九十歲的父親不管就跑了。

史書上沒有記載是哪個單位的人彈劾瞭解縉。但是,我們合理推測一下,有關單位是哪裡呢?和彈劾官員最有關係的、作為本職工作的,當然是都察院了!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雖然,當時都御史袁泰已經去世,是誰解縉下了一個絆馬索,我們不得而知,但我想說,當年督查院看不慣解縉的人,應該絕不止一個。

最終,解縉被貶到距離南京1800公里以外的甘肅河州衛,做基層公務員,“謫河州衛吏”。

這下,解縉是欲哭無淚,連江西老家都回不去了。1800公里,騎馬得走到何年何月?

柳暗花明,貴人相助解圍

解縉絕望之中,趕忙給禮部侍郎董倫寫了一封信。

董倫當時是建文帝比較信賴的紅人,解縉就在信中哭訴了一番,說他這八年聽太祖的話,在家編書,來南京就是給太祖送送行,看一眼就回江西,沒成想這下連老父親也見不著了。

董倫這人,一向人品好,也很惜才,於是向建文帝舉薦瞭解縉。

這才柳暗花明,峰迴路轉,解縉被留了下來,做了個“翰林待詔”,也就是給皇帝起草詔書的職位。雖然是閒職,但畢竟相當於救了一命啊,真去西北喝西北風,估計是活著回不來了。

官路巔峰:解縉做到了一人之下

4年之後,燕王朱棣從北京打到南京,趕走了建文帝,成為了明朝的第三個皇帝,以後的明成祖,也叫永樂皇帝。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明成祖朱棣

解縉也仕途順暢起來,被明成祖提拔為“侍讀”。侍讀的工作是陪皇帝讀書,或者給皇子上課。這其實沒什麼,但極為重要的是:明成祖朱棣命他和金幼孜、楊士奇、楊榮等六人一起在文淵閣辦公,直接參與機要事務,“預機務”。

這就是明朝著名的內閣制。

內閣參與機要事務,正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這就意味著,解縉幾乎達到了權利巔峰,現在的位置,僅僅是在皇帝一人之下。

明成祖對這幾位內閣成員非常器重,對他們說:你們七人早晚陪在我旁邊,很敬業,我經常和皇后說起你們。常言道,開頭謹慎容易,始終如一難,希望我們共勉吧。

但是,這裡邊能夠始終如一的,善始善終的,卻不是每一個人。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文淵閣

定儲一事,顯情商,埋禍種

解縉本來就是年少成名,才高八斗,敢於擔當。遇到人才,就算這人只有一個優點,他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強力推舉。

然而解縉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評論別人的對錯,甚至口無遮攔,所以大臣們都很忌諱這個皇帝身邊的紅人。

縱觀解縉的人生走向,在達到輝煌的頂峰後,在定儲一事上,更加顯示了他的智慧和口才,甚至可以說,他曾經決定了大明江山的走向。

當時,太子還沒有定。以淇國公丘福的意見,次子——漢王朱高煦——跟隨父親朱棣打下江山,有大功,應該立為太子。

但是,自古立長不立幼。倫理上,只要沒有重大過錯,立的應該是長子——朱高熾。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明仁宗 朱高熾

明成祖在這件事上,也很犯難。從能力上,二兒子跟自己東征西戰,絕對能勝任大明江山。

但是,長子既沒有犯過錯,甚至也不是一無是處,當時朱棣不在北京,面對李景隆的50萬南軍,長子朱高熾僅僅靠一萬人就守住了北京,這也是大功一件啊。

可能朱棣唯一的擔憂是,朱高熾體弱多病,怕他不能長久。

所以,左右為難的朱棣,借解縉一個人在身邊之機,就問解縉對太子人選的看法。

解縉對道:“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意思是:長子朱高熾仁慈孝順,應該正常立為太子。

但是下一秒就尷尬了——“帝不應”。

明成祖朱棣沒接話。

我們可以想想,朱棣為什麼不應聲呢?當然是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呢?因為左右為難。解縉只說了右邊好,那左邊也很好啊,我有什麼理由不選擇呢?

所以朱棣此時沒說話,就是因為,解縉的回答沒有解決掉他內心的糾結!你可是內閣大臣啊,要的就是你關鍵時候的關鍵意見!

這時候我們就要感嘆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高智商、高情商了,解縉看朱棣不語,自己又繼續接了一句話:

“好聖孫。”

翻譯過來就是——您有個好孫子!

這個好孫子不是別人,正是長子朱高熾的兒子、日後的明代第五位皇帝——明宣宗。

他和父親明仁宗朱高熾一起,聯手奉獻了大明鼎鼎有名的“仁宣之治”。

這個孫子,朱棣從小就十分寵愛、賞識有加,奉為掌上明珠、寄予厚望!

這時候,朱棣有反應了,《明史》記載——

“帝頷之。”

朱棣點了點頭。

正是解縉的這句話,幫助朱棣除掉了顧慮,下定了決心,繼續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因為,即使朱高熾不行,以後還有他的兒子繼任,也算是合了爺爺的心意了。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伴君如伴虎,君臣終破裂

定了太子之後,漢王朱高煦自然恨透了解縉。正好不久發兵討伐安南,解縉認為不應該打,勸諫但朱棣沒聽,最終安南平定。可以說,這次的解縉“沒說對”,讓朱棣略失所望。

但是另一件事就讓朱棣不太高興了。

朱高熾立為太子以後,做的事總是讓朱棣不滿意。而次子朱高煦則相反,寵愛有加,甚至超過了太子。解縉還是一如既往的耿直,就和皇帝朱棣說:“您這是開啟兄弟爭端,不可以啊。”朱棣大怒:你這是在離間我們父子嗎!

這接二連三的磕巴,讓解縉從此待遇一日不如一日。永樂四年,朱棣賞賜內閣五人每人一件二品沙羅衣,唯獨沒有解縉的份。再後來,最初丘福和皇帝討論立儲的事情,就傳到了大臣的耳朵裡,漢王就誹謗解縉洩露了機密。

第二年,解縉又被安了個“廷試時讀試卷不公”的帽子,貶到廣西布政司做參議。正要走,禮部郎中李志剛又舉報解縉“怨望”,也就是不服氣、埋怨,改為貶到交阯,這下,一杆子支到越南去了。

朱元璋和他稱父子,朱棣靠他立太子,最後卻死在雪堆裡

永樂大典

一代才子死於冤獄,留下一部傳世《永樂大典》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起起伏伏,都是常態。而解縉被貶到越南,倏忽已經過了三年,來到了永樂8年。

這一年,解縉進京奏事。當時,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不在南京,解縉不知道怎麼想的,就去拜見了太子。

需要說一下的是,私下拜見太子,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皇帝最反感的事!理由很簡單——你著急見太子,盼我早死嗎?

這件事被漢王發現,又在朱棣面前參瞭解縉一本。

明史記載,“帝震怒”。接著,就把出差在廣東的解縉給抓了回來,“拷掠備至”,一起受到牽連的還有好幾個官員,大多死在了獄中。但解縉還是命大,直到永樂13年,錦衣衛的頭子紀綱例行的上交詔獄裡的犯人名單,讓朱棣過目時,朱棣看到了解縉的名字。

朱棣只問了一句話:解縉還在啊?

紀綱回去以後,就把解縉灌了個大醉,隨後把他埋到雪堆中,很快就凍死了。時年47歲。隨後解縉的家也被抄了,妻子宗族都被髮配到遼東。

就這樣,深受朱元璋喜愛、朱棣器重的一代才子解縉,落了個悲涼的下場,只給後人留下了一部傳世的大部頭——《永樂大典》。

【哇哦歷史,不聊野史,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