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美國和日本的高級官員紛紛表示將支持本國企業將產能投資轉出中國、甚至會為類似行為提供財務保障,引發了關於經濟脫鉤的新討論,即世界經濟會和中國脫鉤嗎?世界經濟能和中國脫鉤嗎?世界經濟敢和中國脫鉤嗎?如果真的脫鉤中國會發生什麼?
自上世紀末,隨著遠洋運輸、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地球村的概念日趨清晰,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明確,雖然因為經濟全球化引發了各國產業分工的大變革。實際上,全球化產業分工的概念,出現在更早的時代,比如歐洲殖民者對西印度群島和中美洲地區的統治就是基於一種粗糙的產業分工,每一個殖民地不再建設更完整的產業基礎,而是集中種植或生產單一初級產品,之後再將初級產品轉運到本土或其他殖民地,再加工成工業製成品。
由此可見,產業分工、比較優勢、機會成本是內建在資本主義骨子裡的根本原則,不會因為經濟週期的波動而改變,因此,西方社會發生的所謂“反全球化”、“逆全球化”都只是社會中下層左翼烏托邦主義者的美好願望而已。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現實,美國、日本甚至韓國、歐洲等地區開始從中國撤回產能,並不是現在剛剛開始發生,2018年中美兩國以關稅為武器開始貿易角力之際,為了避開貿易戰可能對自己造成的連帶傷害,不少地區的企業已經開始有意識、有步驟地減少在中國的產能、增加在其他地區的產能佈局。資本主義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不會因為意識形態或哥們義氣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回到前面的幾個問題: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會不會脫鉤,是在討論兩者是否存在脫鉤的可能性;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能不能脫鉤,是在討論兩者一體化的程度;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敢不敢脫鉤,是在討論兩者對對方的依賴程度。至於,真的發生脫鉤後,中國經濟會發生什麼,則是討論中國經濟自身的成熟度、以及運行的獨立性。
首先來看,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是否存在脫鉤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產業大分工,是一個歷史選擇的過程,特別是各個經濟體之間的聯繫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世界經濟不可缺少中國的部分,只能是因為中國可以為世界經濟提供必要的貢獻、或者說中國必然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才可能交換世界經濟對中國的需要。
中國,自古以來,都不是天朝上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放在世界之間,並無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優勢。恰恰相反的是,中國正是融入世界經濟之後,才迎來高速發展的四十年。因此,當中國願意付出的代價,已經無法滿足世界經濟的需要、或者這個代價逐漸落後於其他參賽者,那麼世界經濟也就不再有意願與中國進行交換(貿易),當兩者之間的交換(貿易)意願越來越低,兩者脫鉤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
其次來看,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兩者一體化的程度,40年前拍板定案的改革開放,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窗口,改革是消除內部不符合經濟發展的障礙,開放是拓展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雖然改革開放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整體,但是改革是存量、開放是增量,改革只能蓄勢待發,而開放才是加速快跑,沒有開放、就無法引入增量的資金和需求,沒有增量的資金和需求、就無法形成社會總財富的增加值。所以,正式開放,讓中國融入了世界經濟,也讓中國分享了世界經濟發展的紅利。
有一種觀點,認為正是中國的快速發展引領了世界經濟,因此,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可以藉由規模掌握話語權、可以讓世界經濟圍著中國轉。這樣的觀點是一種不公正、甚至是天真幼稚的無知。回顧40年的歷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發展一體化程度越來越深,以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散為例,當其他地區的消費需求明顯下降時,中國的外貿數據就會造成對整體經濟數據的拖累,為什麼?因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中國的產能與世界的需求,已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中國內部消費型經濟還遠不成熟的時候,中國對世界的需要,或許也遠大於世界對中國的需要。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兩者之間的往來密切,是難以簡單切割的,但這不意味著如果出現了必須取捨的時刻,世界經濟不能與中國脫鉤。
接下來看,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兩者對對方的依賴程度。如前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產業大分工的體系下,中國是以初級農產品的需求方、工業製成品的供給方的形象出現。也就是說,中國是需要大量進口別國的農產品來餵飽自己,同時需要大量出口自己的製成品來發展自己。
因為目前中國部分主要農產品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高達70%-80%、甚至是90%,如果沒有他國的農產品,那麼中國社會可能面臨食品保障缺口。另一方面,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外貿是一馬當先、甚至是一騎絕塵,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遠遠超過投資和消費,特別是外貿對經濟的貢獻完全是增量(從其他經濟體獲得淨收益),這也是投資與消費無法比擬的。如果沒有他國的製成品需求,就會造成中國製造業的產能過剩,進而影響製造業對勞動力的就業吸納能力。
反之,從世界經濟角度看待對中國的依賴,當然中國目前是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同時勞動力成本與熟練度也都是難以忽視的優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優勢將長期存在。隨著國內經濟漸入困境,勞動力成本增加已經削弱了競爭力,與此同時中南美洲、東南亞,甚至是部分非洲、中東歐地區,已經開始利用中國的低成本資金在提升自己的基礎設施水平,勞動力技能不斷提高,這都降低了中國經濟原有的比較優勢。
一旦,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發生了利益衝突,那麼權衡利弊後,不能徹底排除,世界經濟犧牲短時間內的部分利益,轉而建立更易掌控、沒有中國的新供應體系。雖然需要付出一定代價,但卻不是不可能。反觀中國,一旦被隔離在新的供應體系之外,那麼,在產能已經過度過剩、國民收入仍處於較低水平的階段,是無法再寄希望於投資和消費的。再投資產能,做什麼?再消費加碼,誰有錢?
根據以上的解讀,就可以直接回答最後一個討論的話題。一旦脫鉤後,中國經濟會發生什麼?產業萎縮、社會蕭條。以歷史為例,中國的漢唐宋明為什麼繁華?因為都保持了暢通的對外貿易,用中國的絲綢茶葉換取他國的白銀,賺取中間差價,形成龐大的順差,這些淨增量收益就是支撐起經濟蓬勃的基礎。
一旦,這些貿易順差沒有了,生產和消費完全禁錮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內,生產必須剛性匹配消費,否則剩餘產品沒有其他消化渠道,所以也就不會制定擴張性的生產計劃,當生產端處於保守時,也就不會提供更多可用於消費的收入機會,消極的收入預期會進一步壓制生產,最終走入負循環。政府因為缺少外貿關稅收入,不得不擴大貨幣供應來維繫社會需要,國內通脹也會因此逐步失控,貧富分化加劇。
與世界相比,中國並沒有絕對的勝算,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幾乎都是花錢買的,站在自己對面的、幾乎都是抱團打出來的。與中國脫鉤,世界經濟咬咬牙、敢,與世界脫鉤,中國經濟咬碎了牙、也難。
所以,不應指望自己可以獨立於世外,經濟是社會性行為,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彰顯自己的不可或缺,只是與人以構陷的口實。總盼著自己的大客戶早點死、死得越慘越好,總認為自己比大客戶還牛,也不知道是在詛咒別人、還是詛咒自己。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就是拎不清,非奸即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