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股权激励就是把公司股东和职业经理人(核心高管)利益绑到一起,建立一种共赢机制。

两者之间会有不同的立场,如果我是一个员工,我更关心的是能拿多少工资和提成奖金;如果是股东,他更关心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长期的增值与稳定。通过股权激励,可以把这两个不同立场的群体捆绑到一起。


一、股权、股份、合伙人的覆盖情况

1.股权激励适合的内部员工约占公司10%~15%,针对的是核心层人员。

2.股份激励适合的内部员工约占公司20%~30%,针对的是骨干层人员。

3.OP合伙人模式适合的内部员工占公司50%~80%,几乎针对所有的员工。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二、股权的三组重要数字

1.绝对控制权:66.7%(超过2/3)。

2.相对控制权:50.1%或51%(超过1/3)。

3.一票否决权:33.4%(超过1/3)。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三、股权的获得、设置、权限

在授予股权时,首先要考虑员工的获得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1.送,为下策。最好设定后置条件,即对受让者提出业绩、服务年限等要求。

2.借,为中策。大股东绝对不借,但可考虑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利息由员工承担。

3.买,为上策。不要一次到位,要分多年多次授予。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四、顶层激励设计分步分层实施

1.企业不做顶层设计,员工没有未来思维,没有主人翁态度,不关注企业发展。

2.企业要做顶层设计,必须讲步骤、有规划、按层级、分阶段。绝对不能意气用事、拍脑袋决策,因为一旦决定失误,

3.我们一定要清晰的是,股权是用来布局的,但股份、合伙人是用来做激励的,合伙人还是用来打造核心团队的。

企业应该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实施顶层激励设计。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如何分配股权、股份企业应该拿出多少股权股份分给团队?同时,各层级各岗位的员工应该分得多少股份?


一、老板应拿出多少股份分给团队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说明:

1.一家企业的股东人数不宜多,最好不要超过3个。

2.可以分步骤、分阶段授予,不要一次吃饱。

3.必须在总量上有预留,在机制上有退出。

4.不是什么员工都可以成为股东。

二、五定法则:如何公平合理地分股?

1.定全量:先将公司100%的股权拆成若干股数。当然,按比率也可以,不过直观性略差一些。

2.定总量:预计拿出一部分比例的股份用于本次激励计划。

举例:

假设公司将100%股权拆成1000万股。

首期拿出10%用于分享给团队,即100万股。

3.定分量:将总量按一定的要素和规则分配到岗位及个人。

4.定要素:确定分配的基本依据。即员工凭什么可以分到更多的股份?

说明:每个企业的分配要素都可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对人才价值的定义进行设定。

5.定规则:明确各个要素的操作规则。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举例:

以要素“管理层级”分配其中40%的股份: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三、参考美世(IPE)

总部岗位价值评估结果(美世评估法IPE)

企业顶层思维:研究4个步骤,做好股权布局与设计


在具体考评岗位价值方面,可参考美世评估法。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复杂,小微企业不必过于苛求其评估的准确性。更应该将焦点对准核心要素,尤其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关键要素。

四、哪些员工适合发展成股东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股权去激励的,比如说年轻的、层次比较低的、贡献还不大的。动用股权,就可能造成过度激励、无效激励。因为从激励而言,不是企业有什么,而是员工要什

么。如果企业给了员工当下需求不大的激励,这种激励的价值当然也不大。而且,股权激励的弹性小、退出不太灵便,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激励价值,还会让企业自缚手脚,欲罢不能。

1.哪些员工适合股权激励?

①从层次上:高管、决策层。

②从价值上: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业务持续很棒的营销精英、对公司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层。

③从年龄上:35~45岁。

④从价值观上:忠诚于事业,愿意持续追随公司,值得信赖。

⑤从信念上:有创业的热情和创业者的激情,不怕失败追求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