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藥店遇上集採,觀望還是擁抱?

藥店參與集採最近動態不斷!


4月15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佈公告,邀請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及零售藥店、民營醫療機構等參加零售藥品交易工作。報名時間為2020年4月15日—2020年4月30日。


交易藥品為廣東省平臺已報名生效的產品,藥店只要符合4項基本條件,便可參與本輪採購。


當藥店遇上集採,觀望還是擁抱?


在廣東發佈公告之前,寧夏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也發佈通知稱,定於2020年4月13日至16日在寧夏醫藥採購平臺開展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第二批)中選藥品購銷三方協議網上籤訂工作。


購銷三方協議簽訂方為自治區各地(市)級醫保經辦機構、自治區參加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自治區中選生產企業、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自治區中選生產企業選定的配送企業。


另外,4月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還就《關於改革和完善藥品集中採購政策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


當藥店遇上集採,觀望還是擁抱?


其中,在就著力推進常態化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上,《徵求意見稿》明確,堅持以醫保支付為基礎,完善醫保基金預付政策和操作辦法,實行醫保支付標準與採購價協同政策;完善和實施涉及集中帶量採購非中選藥品價格調整的政策;研究醫保定點的民營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參與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鼓勵其按中選價格銷售的醫保支付政策。


廣東、寧夏的做法釋放出一個信號:未來,醫院、藥店的藥品或將統一採購渠道,藥品定價及醫保支付標準將趨於統一,藥價下降趨勢更加明顯。


政策鼓勵


從“4+7”集採落地執行,到帶量採購全國擴圍,再到第二批國家帶量採購持續推進,帶量採購是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繞不開的熱點話題。而鼓勵藥店參與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不僅有廣東和寧夏。


2019年9月,國家醫保局、商務部等9部門發佈的《關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擴大區域範圍實施意見》指出,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可以自願參與帶量採購、以量換價。


據第一藥店財智不完全統計,已有廣西、陝西、江西、遼寧、新疆、內蒙古發文鼓勵醫保定點藥店參與進來。


此外,山東、浙江、上海、廣東、江蘇還明確,藥店可通過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採購藥品。


當藥店遇上集採,觀望還是擁抱?

2019年5月,山東發佈的《民營醫藥機構試行網上藥品集中採購的意見》指出,醫療保險協議管理的民營醫療機構、連鎖零售藥店,可以通過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網上採購藥品。


2019年5月,浙江發佈通知稱,英特怡年、華東大藥房、國控大藥房、欣益藥房、雲開亞美大藥房、九洲大藥房等6家全省性醫藥連鎖藥店集團可在浙江省藥械採購平臺申請採購賬號,開通採購權限,採購所需相關慢病藥品。


2019年6月,上海發佈通知明確,將開展“限藥店藥品全面掛網公開議價”工作。


2019年9月,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佈通知稱,將開展藥品零售企業藥品線上交易。今年1月,廣東省藥品零售行業集採聯盟舉行了首輪集採啟動儀式。


擁抱還是觀望


隨著第二批國家集採有序落地,公立醫院與藥店“同藥不同價”的現象愈發明顯,雖然目前的集採品種並非藥店的銷售主流,但不少藥店基於長遠考慮,在政策的支持下,主動參與到集採中來。


去年12月,漱玉平民率先宣佈,自2019年12月起,在山東省內的1600餘家門店統一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標價。怡康醫藥、吉林大藥房緊跟其後,表示入局。


四大上市連鎖也加緊跟進,先後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喊話:執行國家中標價格,與醫院“同藥同價”。


另外,根據雲南省藥品流通行業協會今年4月發佈的信息,全省近51家連鎖企業的7800家門店積極申請加入雲南省政府第二批帶量採購工作,選擇同步跟進執行32個帶量採購品種的中標價。


當藥店遇上集採,觀望還是擁抱?


有業內人士分析,藥店主動執行中標價,一方面是為了應對院內外價格倒掛導致的客流下滑,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是為了提高品牌影響力。


此外,整體看來,藥店若能進入集採平臺,可以在三方面受益:獲得優質採購價;拿到更多處方品種;增強與工業企業的緊密度,獲取更好的維護與服務。


上述說法也在一心堂2019年報中得到印證,年報稱,“帶量採購對公司而言,是一個能取得更多處方藥品種的機會,更是一個降低處方藥採購成本的機會”。


不過,目前藥店參與帶量採購並未大面積鋪開,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小連鎖、單體藥店難以參與,它們單獨參加的“量”對藥企沒有吸引力。


當藥店遇上集採,觀望還是擁抱?


此外,也有一批藥店選擇先觀望不動。


“藥店集採執行起來是有難度的,目前藥店幾乎享受不到處方外流的紅利,為什麼要執行醫院集採價格?”某藥店相關負責人表達了疑慮。


對於最高加價15%的規定,有一線藥店人表示難以覆蓋藥店成本,“水電、房租、人工都沒少,這些處方品種主要為了留住顧客,賺不了錢。”


還有觀點認為,進入集採平臺會使藥店進銷價格倒掛比例持續增大。以浙江為例,目前浙江各大醫院或聯合體進行二次議價,即產品中標後,與醫院或聯合體可以進行第二次談判,而第二次談判的價格次年將作為醫保支付標準的調整依據,導致醫保支付標準進一步降低,藥店被動執行醫保支付標準,會導致進銷價格倒掛比例增大。


面對集採,藥店跟還是不跟值得行業關注。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著力降藥價的背景下,隨著帶量採購持續推進,藥品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零售藥店主要依靠藥品進銷差價的營利模式難以為繼,高毛利時代或將成為過去,亟需探索現實語境下的盈利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