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傍晚在小區散步,遇到兩個在樓下玩的即將邁入幼兒園的鄰居寶寶。叫琳琳的女孩手舞足蹈地給大家講,今天她在幼兒園的所見所聞:“牆上貼滿了漂亮的卡通圖案”“幼兒園有好多氣球呀!五顏六色的。”“媽媽,我們明天早點去學校,我要交好朋友,給他們分享我的玩具。”琳琳雖然才三歲,但口齒伶俐、樂於表達。旁邊涵涵的媽媽見女兒不說話,於是問女兒在幼兒園看見了什麼?涵涵支支吾吾地說:“有房。”然後她用雙手環繞住媽媽的脖子,把頭往媽媽胸膛裡藏。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涵涵媽媽看著琳琳,充滿羨慕地對她媽媽說:“俗話說三歲看大,你女兒天資聰明、能說會道,一看就是學習的料,我女兒估計就不行了。”

琳琳真的是天生聰明,表達能力好嗎?作為她的鄰居,我認為她比涵涵勝在了後天的生活氛圍上。

琳琳媽媽在我們附近的少年宮上班,每天下班後,她都會陪女兒,她教女兒學走路、學跳舞,樓下經常回蕩著她鼓勵女兒,和女兒“鬥嘴”的聲音,而且,琳琳的爺爺奶奶都是退休教師,他們愛和孫女交流。相反,涵涵的媽媽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最近她因為女兒的戶口問題才回的家。而涵涵,平日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每天和老人下棋,奶奶和老人嘮嗑,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證孫女吃好、穿好、安全就行,很少和涵涵交流溝通。

估計你會問,這難道就是造成涵涵和琳琳差別的原因嗎?

是的!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許多語言學家、教育學者推薦的《父母的語言》一書指出,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3歲左右,就有累計3000萬詞彙學習的差異。這3000萬詞彙的差距,能極大的影響孩子在數學概念、讀寫能力、自我管理、執行力、情商、創造力等方面的表現。

琳琳和涵涵相比,涵涵接收的詞彙明顯小於琳琳,她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豐富的語言訓練,自然很難表達。

01、孩子三歲前的詞彙輸入,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的語言》的作者是一名人工耳蝸移植醫生,他驚人地發現,他的兩名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蝸後的表現完全不一樣。一個孩子成為了和正常孩子完全一樣的人,而另一個孩子卻進了專為聽力缺失兒童設立的學校。令人疑惑的是,這兩個孩子都是先天耳聾,都是幾個月大進行的手術,並且智力、治療手段並無差異。於是,作者進行了調查。

他發現,和正常孩子無異的患者,在進行完手術後,他的父母每天都要和孩子談話、交流。因為孩子從出生有好幾個月不能聽到聲音,他的語言能力還沒發展,所以,孩子的父母想盡一切辦法鼓勵孩子,創造語言氛圍和孩子交流互動

。終於,孩子在3歲時,開口說話了。此後,在豐富的語言環境薰陶中,孩子成為了正常兒童,交流自如。

而植入人工耳蝸後,依然無法與人溝通的孩子,在手術成功後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她與父母缺乏溝通。前幾個月無聲、無交流的生活已經讓她比別人語言發展慢,術後,她又沒有接受豐富的語言去刺激大腦,因此,她最終成為了一個能聽到卻無法說的孩子。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作者正是因為這次發現認識到,語言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此後,他和團隊通過大量研究3歲前的兒童發現:

大腦掌握思考和學習的區域在孩子三歲前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而語言發展是大腦發育的開始。3歲前的孩子,父母和他們說話的數量和如何說話是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因素,甚至影響孩子以後的智商。

聯繫生活實際不難想象,孩子在剛進入幼兒園時,彼此的差異就很明顯了,有的孩子能說會道、反應快,有的孩子沉悶,不善交際。如果你觀察他們的家長會發現,前者的家長在接孩子上下學路上,總是詢問孩子,與孩子溝通,後者家長往往不怎麼和孩子說話。通常,這種差距也是伴隨孩子一生的。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02、父母和三歲前的孩子交流時,要避免的典型問題

前面說,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3歲左右,就有累計3000萬詞彙學習的差異。這是因為高知家庭能認識到語言對孩子的重要性,並且有條件創造環境與孩子溝通。但低收入家庭,因為要奔波勞碌、創造財富,所以他們鮮有時間陪伴孩子。

那是不是說,只要父母認識到孩子3歲前和他們交流的重要性,然後和孩子多說,將3000萬詞彙差異減小,孩子間差別就不大了呢?並不是,父母和孩子交流,如果常常是用以下兩種方法,那說再多的話,都不會縮小差異,反而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1、常用“強制性”“批評性”詞語

有的父母常常和孩子對話,但對話的語言往往是“強制性”和“批評性”詞語。

強制性詞語比如:“不行”“聽話”“停下來”“你去”。

批評性詞語比如:“這麼沒用”“你就是壞小孩”“不聽話,我打你。”“你總是做錯事。”

父母以為這些詞語能讓孩子暫時服從,並且不會對孩子造成長久的負面影響,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認知。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孩子從出生到4歲前,大腦處於快速發展階段,4歲時,大腦大部分已經完成了成長髮育。而發育中的大腦,對環境中的刺激有著高度的敏感性。父母“強制性”和“批評性”等負面語言,會讓孩子處在壓力和緊張的氛圍中,會使操縱情緒、健康等的“皮質醇”滲透到孩子的大腦,負面情緒能使孩子大腦構造發生改變,影響孩子日後的方方面面。

所以,父母大量使用負面詞彙,即使沒有了3000萬詞彙的差異,但對孩子造成的危害遠大於很少與孩子交流產生的弊端。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2、反覆使用“單一”語言

孩子3歲前的3000萬詞彙差異,包括重複性詞彙。但試想,父母的表達中,如果常常是單一的語言,那孩子的表達很難豐富,也不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

比如:“準備好,我們吃飯了。”這句話,家長每天都在對孩子說,但總是這一種表達方式,對孩子不會產生多大的收益。家長可以如何表達呢?比如,“洗洗手,我們要吃香飯飯了。”“準備好喲,媽媽今天給你做了你最愛吃的肉丸,有三個呢!”“你把你的飯桌擦乾淨喲,我們馬上要吃飯飯了。 ”媽媽主要表達的還是讓孩子“準備好吃飯”,但因為表達方式不同,孩子會被新鮮的語言激發興奮感,同時,他能從媽媽的語言,如“3個肉丸”“把飯桌擦乾淨”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對數字的敏感性,規則的敏感性等。

因此,父母不僅是要在孩子3歲前與他們多說,還要說的有質量,單一的表達方式,不利於孩子表達能力的發展。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03、家長如何利用孩子前3歲,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給孩子的一生髮展奠定基礎

大家瞭解了孩子3歲前,家長語言的重要性,那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高效交流,促進孩子的發展呢?掌握一原則,三方法。

1、利用3T原則,與孩子高效溝通交流

3T原則,是《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提到的方法即:

Tune in (共情關注)

Talk more(充分交流)

Take turns (輪流談話)

  • 共情關注

共情關注就是孩子關注什麼,你關注什麼。你要明白孩子是主體,你跟著孩子想法走,而不是讓孩子跟著你的想法走。

比如,你正在陪孩子搭積木,孩子指著一旁的本子說:“我要畫畫。”此時你就不能告訴孩子,搭積木很有意思,待會畫畫,而是要對孩子說:“好呀,畫畫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們畫畫吧。”

孩子只有感覺到父母與自己的想法一致,他們才樂意與父母交流,此時,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孩子才會主動接受。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 充分交流

充分交流要做到,忌和孩子交流時使用單一詞彙。父母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豐富、廣泛的詞彙,可以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語言水平大大提升。因此,父母在做到共情關注後,就需要和孩子充分交流。

比如孩子睡覺時,家長與孩子交流的場景。

“我們要睡覺了,媽媽幫你蓋好被子。”

“我們要睡覺了,你可以自己脫衣服嗎?”

“來,我們一起數數你衣服上有多少顆紐扣。”

“脫衣服,先脫褲子,再脫上衣,你可以跟著媽媽做嗎?”

充分交流就是讓孩子在相同的事中,品味不同語言所傳達的不同意思,發散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理解力。

  • 輪流談話

父母與孩子交流過程中,不能只是父母單向說,父母要調動孩子的表達慾望,讓孩子參與交流中。

比如拋給孩子問題,“你今天為什麼吃的這麼少呀?”“你可以幫媽媽數數有多少顆蘋果嗎?”總之,父母要想辦法創造情景,讓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認知,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孩子。

家長要把這個原則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以下的幾個方法中。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2、抓住日常生活細節,多與孩子對話

孩子吃飯、玩耍、睡覺前後,都是父母與孩子交流的好時機。父母要做到,這期間自己與孩子說的話能促進孩子的發展,而不是單純地指導孩子行為。

父母在孩子吃飯時,可以與孩子交流規則、食物的營養等。在孩子玩耍時,父母可以與孩子分享自己愉悅的心情,教給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在孩子睡覺前後,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可以和孩子回憶今天發生的有趣的事。

總之,父母要學會利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與孩子高效談話。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3、陪孩子講故事,調動孩子表達慾望

故事由於情節的生動性,容易引起孩子的關注。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積累故事,然後鍛鍊孩子自己講出故事。

要注意的是,孩子年齡小,記憶能力有限,父母要陪孩子一起講。父母先給孩子生動地講一遍,然後通過問的形式,幫孩子回憶情節。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巧用3T原則,與孩子做到共情,充分與孩子互動,並且以孩子的講為主。

父母陪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給孩子輸入豐富的詞彙,並且鍛鍊孩子完整地表達簡單的句子,比我“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小白兔是白色的。”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4、在與孩子的遊戲中,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僅需要父母的愛,還需要多與父母進行互動。親子游戲,就是讓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動中,感知父母語言愛和鼓勵的好方法。

能加強孩子與父母交流的親子小遊戲有玩拼圖、搭積木、手工製作等,孩子人小,這些遊戲必須要家長的輔助才能完成。

家長在和孩子玩遊戲時,要做到三個方面。第一,完整地講出遊戲的步驟,比如玩拼圖,就要告訴孩子第一步幹什麼,第二步幹什麼,最後幹什麼,這樣孩子就能有邏輯感。第二,鍛鍊讓孩子自己講步驟,也就是輪流談話。第三,切忌打擊孩子,即使孩子幾次都失敗了,也要鼓勵孩子,並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家長在遊戲中表現出的耐心,可以激發孩子的表達慾望,他們不會因為怕說錯就壓抑自己的想法,在與家長交流時,也能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孩子3歲前,父母語言造成孩子間的差異,4招讓你的孩子贏在3歲前

我們常常用聰明衡量一個孩子,並認為人的聰明是天生的,殊不知,一個聰明的孩子是在生命早期的時候,家長用心培育出來的。需要強調的是,培養孩子,不在於家長經濟條件有多好,能給孩子提供的物質資源有多強大,父母培養孩子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與孩子的語言交流。父母向孩子傳遞足夠多的,豐富的正面語言,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