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我的最大错误就是太过轻狂,长期以来夜郎自大,不懂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情商太低!” 这是刘晓庆在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中的一句自我解读。

殊不知,曾几何时,“这种情商”陈冲也犯过。

1985年春晚现场,作为客邀嘉宾的陈冲满心欢喜地给全国观众拜年:“我在美国留学四年了。今年是牛年,我是属牛的,所以就系了一条红腰带。现在中国有句时髦的话,叫恭喜发财……”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刘晓庆、张瑜、斯琴高娃春晚

此话一出,瞬间引爆全国。在那个“风马牛”的年代里,陈冲的身边依旧充满了质疑声、谴责声、谩骂声……

许知远说: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自此,所有人对陈冲都有了成见:“‘小花’已经不是中国的小花了。”

许是年少轻狂,许是心灰意冷,面对不解和无助,叛逆的陈冲只留下一句“这里的观众已经不喜欢我了,我简直就是一厢情愿。”不舍的飞回了美国。

而这一走,便是经年。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与尊龙合照

成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1961年,一位思想前卫的老人,为这个呱呱坠地的女娃起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陈冲。寓意着“面对生活要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安之若泰的生活不属于她”。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如其名。陈冲虽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饱读书籍,但她并没有选择从医,而是走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演员。

只是,这条荆棘之路的前半段异常平坦。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与父母外婆

14岁时,陈冲凭借着一口流利英语被上海电影制片厂选中,在那个连“演”都不懂的年纪,便在张晋导演的影片《青春》中担任女主角,饰演青春无邪的“哑妹”,让观众记住了她这张红彤彤,有些“婴儿肥”的脸。不得不说,陈冲生来就是演戏的 。

不止声音,陈冲的整个面容,一招一式都具有这种难以言喻的感染力。这感染性便是天赋。—— 严歌苓《本色陈冲》

但是,在《青春》一炮而红之后,陈冲并没有沉浸在万众瞩目的喜悦当中。反而有些焦虑,担心自己的学业因此而荒废。因此,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陈冲一心攻于学业,直到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陈冲才考虑要不要演戏。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百花奖最佳女主与刘晓庆百花奖最佳女配

这时,上影厂不断向她抛去橄榄枝,邀请她参演影片《小花》的女主角,彻底改变了陈冲的命运。她将影片中那个天真、单纯、敢爱敢恨的农村姑娘演绎的活灵活现,一时间俘获了万千男女老少的心。凭借该片陈冲一举夺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

而这时,陈冲才刚满18岁。甚至,她都没有做好当演员的准备,一切来得太突然。而对她来说,出国才是“规划好的人生”。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小花》

意外成名“横冲直撞”闯进她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影后”又如何,她依旧义无反顾地选择走自己的路。

正如陈冲所说“奔波的命!命里没有安营扎寨这一项!”

纽约,天堂亦是地狱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对于常人来说,这也许只是对纽约的印象。但,对于陈冲来说,这就是她的切身感受。

纽约,就是陈冲的天堂,也是她的地狱。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20岁赴美

初来纽约时,陈冲会因为周围的新鲜事物而兴奋到失眠,会因第二天的学习课程而感到焦虑,也会因为对未知生活而好奇不已。但同时,她又感到害怕

我来美国才一个星期,摆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星期、两星期,而是一年、两年,也许更长。我害怕了——面对着残忍的距离,和比距离更残忍的时间。——《我在美国三年》陈冲

接下来,令她感到害怕不仅仅是距离和时间,还有现实的残酷。

陈冲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钱是多么难赚。为了在纽约“活下去”,她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在餐厅洗盘子,刷厕所,当图书管理员。繁忙的生活里偶尔挤出一点狭隘的时间,陈冲会发呆想起“小花”,想起“做小花”的那段日子。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在美国

起初,陈冲还没有要闯荡好莱坞的念头。直到有一天,她在一个华人电影节上看到自己的影片《小花》和《海外赤子》,才重新点燃了对演艺的渴望,重新迈入了电影的世界。又或许像她的老师和同学所说,去好莱坞可以多赚点钱。

但,好莱坞的钱哪有那么好赚。

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中国的影后,也不需要一张陌生的东方面孔。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陈冲太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了,哪怕是一位没有名字和台词的“Miss China”,她都不会错过。但始终,她都是一个“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在哪的ChenChong”。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在美国的第一个镜头

此时,陈冲就好像身处地狱一般,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她开始有点想家了,渴望回到上海,回到家中那张温暖、安全的小床上。

1985年春节前夕,陈冲决定回到故里的这片热土,这是她离家四年的第一次还乡。

这里的观众已经不喜欢我了,我简直就是一厢情愿

至今提起第一次回国,陈冲仍心有余悸。

我回上海总是静悄悄的,很少接受采访,生怕又讲错话。有次上海的东方电视台提出要给我做个专题采访,我一直没有答应。干嘛呀,讲几句话让人当靶子?我已经很不习惯在几句话再争来辩去了。所以回国我从来不声张、不露面、不讲话。

1985年春晚现场,陈冲本想和观众说说家常,一改以往的“报告式”发言。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她和观众的距离却因她两分钟不到的发言拉远了。

“我在美国留学四年了。今年是牛年,我是属牛的,所以就系了一条红腰带。现在中国有句时髦的话,叫恭喜发财……”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

如今,再回看陈冲的话,客观的讲,倒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在当时,全国的观众都炸开了锅:陈冲以为我们都这么迷信吗?去美国了不起吗,竟然说“现在中国”,你不是中国人吗?

很快,各种各样的消息漫天飞“陈冲闯祸了!”“陈冲在春节晚会上放了厥词!”“陈冲在除夕对全国观众说:‘你们中国……’”

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和与事实完全不符的舆论,陈冲有不解和委屈,同时,也让她变得没有了自信。她一边不解:难道最普通不过的拜年辞就值得如此推敲,值得如此的不依不饶?一边又对自己没了自信:难道几年的留洋生活真的改变了我?我真的不伦不类到连几句家常话也说不好了么?

陈冲既无力,也无心:“一个人问心无愧,就把误会交给时间吧。”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与外婆

于是,倔强的陈冲留下一句“这里的观众已经不喜欢我了,我简直就是一厢情愿。”便头也不回的飞回了美国。

在朝彼岸的飞去的飞机上,陈冲对自己说:“没退路了,向前走吧。”

“美美”惊艳好莱坞

再次回到美国之后,陈冲打算全身心的投入到演艺事业。不仅请老师帮助自己矫正发音,还会请经纪人来包装自己。

终于,她迎来了影片《龙年》的试镜的机会。在经过重重筛选后,陈冲是仅有十几位幸存者之一。遗憾的是,由于片中的女主角必须要有广播员播音的腔调,陈冲与《龙年》失之交臂。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大班》

但换来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巨片《大班》,剧中的女主“美美”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女奴,不识字,没有独立的个体意识,靠出卖身体而活。这样的一个角色,注定要有很多的暴露镜头。

陈冲开始还是有些顾虑的,但她绝不会放弃“美美”,直至今日,陈冲依然觉得自己在选择上没有失误。

影片上映后,一时间陈冲在国际影坛上名声大噪,好莱坞知道了一位黄皮肤的中国女演员Joan Chen,她性感、美丽、大方、迷人,重要的是演技不错。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末代皇帝》

次年,《末代皇帝》问世,导演贝托鲁奇找到了陈冲,这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一个角色,26岁的陈冲美得叫人目瞪口呆。凭借着“婉容”的形象,陈冲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1988年,陈冲和尊龙同时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携《末代皇帝》拿走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在内的九项大奖。

从舞台入口到颁奖台,陈冲心里升起一阵骄傲,她从容的笑着,绝不枉费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一秒钟:她想到了在这块新大陆上的第一步,第二步;想到那个没有台词的的“Miss China”,想到自己的家,外婆和父母,她们为她操心,为她承受舆论压力……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尊龙奥斯卡颁奖台

不过,从这一刻开始,一切都结束了。

结尾丨岁月静好

去年,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许知远对话陈冲:“岁月意味着什么?”

陈冲沉默少许,欲言又止:“岁月就是岁月呗,岁月还能意味着什么?”

她说的何其轻松,但对生活的通透和温柔的背后是绕不开的痛苦和探寻。只有经历了痛苦与挫折,坚定不移的向前迈进时,却又不会变得圆滑世故,依然本真。那些时光才能称得上是岁月吧。

陈冲:出走东西,踱过光华,半生归来,岁月静好!

陈冲

陈冲从第一代“流量小花”到“国际女星”,曾经错过很多东西,吃过很多苦楚,从不与外人道。这种美貌、学识、思想于一体的女演员,注定会是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

有人说“小花”变了,但我却觉得是“小花”长大了,变得内敛与智慧,比年少时更加充满魅力。

  • 参考文献:
  1. 《本色陈冲》——严歌苓
  2. 《我在美国》——陈冲
  3. 《中国电影时报》——1986年1月
  4. 杂志“Detour”对陈冲采访

本文由娱乐社原创,谢绝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