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對孩子的陪伴是不是對孩子教育的最好起跑線?

愛運動生活吧


必須是!陪伴就是成長!對此我很內疚,因為都在異地工作,在家陪孩子的時間很短。

有條件的話你還是多陪陪孩子吧。

有時候我也覺得錢不是最重要的,家庭才是


啟辰星車主長測


每週五、週六,我們一起聊親密關係,和在乎的人零距離。

仔細想想,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短很多。

面對和孩子之間不算富足的相處時間,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或是做到什麼,才是有效的陪伴呢?

首先,陪伴應該從“看見孩子”開始。

你的孩子,你能看見它的什麼呢?你看得見他每一次努力,每一點進步嗎?

他畫了一幅畫給你看,你能看到這幅畫的出色之處嗎,是色彩搭配和諧,還是構圖巧妙呢?

孩子需要的是真心實意的“被看見”,被看見他們具體做到了什麼,而不是不走心的一句“你真棒”。

試想一下,現在如果有個人看得見你的每一次進步,瞭解得到你的每一次付出,他為你的每一份成績由衷地高興,這時候的你是不是內心裡充滿了滿滿的正面能量,並很信賴他呢?

他理解你,懂得你,這就是愛。

孩子需要被父母看見,就像植物需要水。

孩子喜歡哪本書,哪部電影,哪次旅行,最好的朋友是誰,最喜歡什麼課……只有真正瞭解了孩子之後,我們的陪伴才是有質量的,否則雙方的頻道往往不在一條線上。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滿屋的玩具,而是一起讀故事的媽媽,一起玩遊戲的爸爸。他們渴望和父母相處,但不希望這是父母“人在心不在”的低效陪伴。

如果你和孩子每天只有15分鐘在一起,希望你能給孩子講講睡前故事。故事能提供給孩子巨大的享受,連接孩子的情感,傳達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如果你有更多時間,可以走出戶外參加各種活動,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性情。

其次,要明白陪伴是種子,未來一定會開花結果。

提倡家長教育的現代教育家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中提出,父母可以在日常陪伴中給孩子科學啟蒙,包括自然、光學、天文學、地理學、歷史學等等。

不過,這不是需要家長精通這些學科,而是要帶著孩子體驗生活,讓孩子熱愛生活。

因為這些知識,都來自生活,當孩子熱愛生活的各種細節,在未來也才會對這些學科產生主動的興趣。

孩子從身邊最近的人那裡學到的東西最多,受到的影響也最大。有些父母認為,自己努力工作,事業有成,已經是孩子很好的行為榜樣了。但如果父母長時間缺席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就感受不到父母的陪伴了。

親子陪伴,可以營造一個團結、安全、充滿信任感的家庭範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就不容易養成任性、暴躁、冷漠的不好性格。

總之,對父母來說,積極走進孩子的生活不僅簡單,還能獲得很多愉快的體驗。

一段有效的陪伴,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和家庭的溫暖以及安全感,這比單純的說教要更有效果。

所以說,對孩子陪伴也是最好的起跑線。


淡看雲起me


不是!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就需要審視:家長或老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搖動”孩子?是否有方法去推動“孩子”?是否有“思維”去召喚孩子?

如果沒有,只是簡單的“陪著”孩子,那麼,這不是教育。

所以,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

首先,讓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陪伴”內容。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也是最為基礎的教育。在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帶領孩子運動,疏導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看到孩子的進步,認可孩子的差異性,鼓勵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激勵孩子強烈的進取心等,所有正向的教育,才是對孩子最好、最優價值的陪伴。

其次:家庭教育不應該與學校教育相沖突。家庭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而不是取代,家庭教育重在培養孩子的進取心、情商、面對逆境的承受和調節能力,掌控金錢的能力;而學校教育的核心就是知識的傳授和通識教育,因此,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

最後,讓孩子具有“規則意識”,而不是成長在“童話”裡。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每個人都要“接受”的教育,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是最親密的關係,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下,心理距離最近,因此,家庭教育就要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同時,讓孩子瞭解、學習並熟悉“社會規則”非常重要,否則,孩子進入社會後,會在“組織”中承受很多的挫折和磨礪,甚至,因為孩子“不成熟”的言行而變得很“另類”,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走了很多的“彎路”,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價”。這些,本應該是可以在家庭教育氛圍中,讓孩子明白的,但由於家庭教育在這方面的缺失,孩子就要接受“社會教育”。


孩子教育的最好起跑線,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家長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與幾位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的聊天,一位在城鄉結合部初中學校擔任班主任老師的朋友說,他所在的班級,有一個孩子,人很聰明的,但就是上課搗亂,沒有紀律,自律意識差,整天和一群拆二代孩子們混在一起,最主要的問題是,那個孩子的家境並不好,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工,沒有任何背景。

我這位朋友和孩子的家長溝通,孩子家長居然對此無所謂,認為讀書沒啥用,說現在的高考制度不合理,不應該天天讓孩子這麼累,應該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有些家長更是對管理學生嚴格一點的,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老師,搞得老師乾著急也沒有辦法。

上述情況是比較常見的,越是處於社會底層的父母,越認為讀書沒有用;越是需要通過努力學習和高考改變命運的家庭,反而認識不到努力學習和高考的重要性,越不支持老師的工作。

這部分家長,常常把減負和素質教育掛在嘴上,不屑於現在的高考制度,老師對孩子管的嚴一點就會與老師起矛盾。

反倒是那些知識層次高一點,家庭經濟條件也好一點的家長,更能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

為什麼 會有上述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況?

窮人和富人在教育上有什麼差距?

看了BBC的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分化》後,在閱讀美國人托馬斯·科裡寫的《富裕孩子》這本書時,結合身邊的案例,才發現:

父母給孩子的思維習慣,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很大, 富有的習慣,比富有的財產,更加影響子女的一生。


富人家庭的父母注重孩子的需求,窮人家的父母更注重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問中國學生的壓力為什麼那麼大?有一位專家解答說:“因為他們的父母把焦慮轉到了孩子身上。”

我們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這個拼爹孃的年代,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給孩子定目標,上輔導班,為了能讓孩子出人頭地,嚴格要求孩子下苦功夫。

可很多父母卻不知道,起跑線究竟在哪裡?

回過頭來我們才發現,父母本身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和修煉,教育孩子的王道,首先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執著地提升自己,做一個自律、自強和學習的父母。

窮人家的孩子與富人家的孩子,從一開始就不在同一水平線上,都走著不同的人生道路。

可多數家長從來不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


亞里士多德說:

教育是富人的裝飾品,窮人的避難所。我們不能自己跑出避難所,還自以為是得到了解放。

的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但正因為世界的不公平,才讓奮鬥有了價值和意義。

窮孩子與富孩子的差距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富孩子你窮孩子更努力,富孩子的父母更願意陪伴和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意願和發展。

好的教育從來都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在家庭教育上的用心。如果你能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力量,孩子就會成長為最美好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