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衛青、霍去病誰的名氣更大?

少卿之見


三人之中,名氣最大的是李廣。這主要是拜司馬遷所賜,在司馬遷所編撰的《史記》當中,李廣是單獨列傳的,而衛青霍去病則是合在一起列傳。

我想,這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司馬遷同情李廣,也同情李廣一家。李廣自己一生之中,和匈奴大小七十多戰,卻最終沒有能夠封侯,他的兒子李敢雖然跟著霍去病累有戰功,封了關內侯,可是最後還是因為憤恨衛青的事情,被霍去病射殺了;到了李廣的孫子李陵,更是悲壯,帶著五千的步卒,與匈奴數十萬的大軍相遇,轉鬥千里,最後彈盡援絕,無奈被俘,卻被漢武帝誤解,全家都受到牽連。

李廣一家,三代忠烈,最後卻沒有能夠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司馬遷對他們一家大概充滿同情,並因為李陵事件,為李陵說話而受到株連,受了宮刑。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歷史上的李廣,確實充滿著可悲的際遇,受到了當時之人以及後世之人的敬重感嘆。但是我個人認為,真正為歷史做出大貢獻的,衛青和霍去病卻要比李廣來得重要。甚至可以說,歷史上可以沒有李廣,卻不能夠沒有衛青、霍去病。

從先秦時期開始,匈奴便是中原北邊最大的民族,他們不斷騷擾中原,給中原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因此,前有李牧,後有蒙恬,都曾經駐守北邊,與匈奴展開過大決戰,為了防範匈奴,秦始皇甚至派遣蒙恬將戰國諸國修建的長城連在一起,修建了萬餘里的長城,構成了北方漫長的防禦線。

到了漢朝,匈奴不斷強大,即使像漢高祖劉邦這樣雄韜武略,在和匈奴的交鋒中,也有白登之圍這樣窘迫的事件;即使像呂雉這樣霸道的女主,在和匈奴的書信之中,也是極具謙恭卑微;而後漢文帝、漢景帝休養生息,對匈奴都採取了和親忍讓的政策。

然而匈奴始終是中原的一大威脅。因此,到了漢武帝,經過數代的隱忍和積累,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劉徹覺得開始反擊,而在漢武帝展開的浩浩蕩蕩的漢匈決戰之中的第一場勝利,則是由衛青來扮演。

當時,漢武帝一共派了四路前去征伐匈奴,最後回來的時候,就只有衛青所帶的軍隊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並在龍城之戰中,首虜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分別由李廣、公孫賀、公孫敖帶領,公孫賀一路無功而還,而李廣和公孫敖兩路則敗北而回。李廣甚至還被匈奴俘虜了,多虧半路他裝死,從匈奴小兒那搶得馬來,才逃回來。本來按照罪行,應該被斬首,後來被贖為庶人。

而後,衛青七戰七捷,成為了漢討匈奴的第一統帥。如果說,漢武帝是漢匈決戰的導演,那麼第一男主的地位,則非衛青莫屬,而李廣,不過是男主身邊的一名配角而已。

霍去病,則可以說是漢匈戰爭的第二男主,可是這位少年英雄,他出場的許多時候,都要比中規中矩的第一男主閃耀許多,他的傳奇故事,一點也不比李廣差。

第一次出征匈奴的時候,霍去病只有十八歲,可是十八歲的他,就敢帶著八百精銳,直驅匈奴重臣的大本營,以數百員驃騎,斬殺俘虜數千匈奴士兵,還斬殺了匈奴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俘虜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而這一場戰鬥,只是霍去病閃耀人生的開場,此後,他率軍出隴西,轉戰河西,越過焉支山,打通河西走廊,讓匈奴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霍去病的最後一場戰鬥,是漠北大決戰,此一戰,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戰鬥到了狼居胥山,成就了一代名將的最大偉業。“封狼居胥”,也成為了歷朝歷代名將功成名就的夢想代名詞。


文士野


李廣名氣最大。

閃電戰,斬首行動的鼻祖,是霍去病。

兩位都是天才,。


尚茶居


當然是霍去病!

閃電戰的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