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局“16条”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安排部署,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减负、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深化作风整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以全胜目标参战督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落实决胜决战政治责任。将决战脱贫攻坚作为年度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和2019年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切实履行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卓尼县省直组长牵头单位职责和夏河县帮扶单位职责,精准把握“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紧盯剩余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及边缘户,强化精准帮扶,全力总攻脱贫攻坚。省局12个牵头处室要积极主动作为,尽锐出战,组织好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工作,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如期实现“两个确保”。

2.落实重点难点焦点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扶贫脱贫,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关于“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的28条措施》,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边缘群众稳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协助做好“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工作方案明确的事项和分工,抓好联系村冲刺清零后续工作,对照冲刺清零标准,逐户、逐人、逐项梳理短板弱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配合做好“5+1”专项提升行动,配合行业部门开展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等专项提升行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产业项目帮扶,统筹做好消费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品牌扶贫等扶贫措施,确保贫困群众长远发展有保障、稳定脱贫不返贫。认真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按照制定的整改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整改落实,以问题整改推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迎接国家最后普查考核。

3.严肃查处脱贫攻坚违纪违规行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坚决查处脱贫攻坚最后阶段存在的尸位素餐、甩锅卸责、推诿扯皮、抓而不实、松劲懈怠等失职失责行为,以好的作风、严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成色不减、质量不降。


持续整治文山会海,提升基层减负质效

4.持之以恒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决防止前紧后松,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深化减负举措,进一步巩固精文减会成效,改进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更好地帮助、指导、督促基层工作落实。从省局机关和领导干部自身做起,继续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在务实作风上做“加法”,下沉一线、加强指导、破解难题,把基层干部从空耗时间、虚耗精力的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中去,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5.严格落实精文减会减负要求。从严控制发文数量,2020年省局发文总量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10%,控制在1060份以内。从严执行会议计划,严格落实《省局会议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会议报备和审批制度,充分利用陇政钉等信息化平台,提倡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提升会议文件质量,拟制文件做到“短实新”,健全完善文件起草、审核、把关责任体系,不能机械落实、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做到减量不减质,减负不丢责。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规范微信、QQ群,切实让基层干部眼睛离屏、手指离机。

6.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调研工作。制定省局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工作制度,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好“四百机制”,倡导“一线工作法”,切实以政治建设成效提升业务调研水平。认真清理和坚决取消非必要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避免就同类事项重复督查检查,避免对同一地方多频次扎堆督查检查,实行“三合一”综合性考核。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调研备案制度,力戒跟风式扎堆式发文、应景式督导检查、作秀式调研走访、用调研之名行督查检查之实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对走过场、务虚功的严肃问责。严格控制规范“一票否决”事项和“责任状”。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的外,不得擅自设立新的“一票否决”事项和“责任状”。


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7.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许可和注销便利化程度,加强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运用,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一网办理”和“一网一门一次”,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力促企业开办时间在3日内的基础上再行压缩,积极推行“秒批”“一日内办结”。积极推行“容缺审批” “应急审批” “倒置审批”试点工作,进一步压缩行政许可时间。构建智慧市场监管新平台,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基地,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

8.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企业准入改革,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健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持续深化产品准入改革,按照总局对现有10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减下放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做好审批权限对接。在开展“五减”的基础上,推动“一企一证”和 “告知承诺”。全面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管理,探索开展部分低风险食品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团队化帮办代办服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市场障碍。落实保供稳价措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监管,清理规范商业银行违规收费行为。认真贯彻省局两个“28条措施”,加强政策集成落地,放大政策支持效应,支持企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不断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意见,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9.旗帜鲜明选贤任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甘肃省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敢于斗争、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的干部,要大胆选拔使用。突出正向激励,健全政治关怀、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体制机制,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市场监管一线、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使用干部,让吃苦的吃香、优秀的优先、有为的有位、能干的能上。健全能上能下、优进劣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对那些患得患失、消极避事的干部,对那些无所用心、尸位素餐的干部,对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

10.实事求是容错纠错。认真落实《甘肃省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判断标准,对8种情形中出现失误或者错误的,视程度应当予以免责或者从轻、减轻处理。进一步落实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为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帮助干部打消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干部在制度和规矩的范围内放心放手去干。强化结果运用,正确对待给予容错的干部,对容错之后做出积极贡献的,该表扬的表扬、该评优的评优、该使用的使用。

11.排忧解难关爱干部。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经常性、有重点地与干部谈心谈话,为干部解疑释惑、疏导压力、加油鼓劲。全面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关注心理健康,丰富文体生活,保证正常福利,保障合法权益,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主动排忧解难,加强人文关怀,积极搭建事业平台、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让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12.深入整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紧盯重点民生领域,推动整治食药安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持续打造“食安甘肃”品牌引领行动,推进“清源” “净流”“昆仑”行动,坚决取缔“黑工厂” “黑窝点”“黑作坊”,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聚焦民生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原料药、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依法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聚焦民生、公共安全领域,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再深入核查一批问题线索,查办一批大案要案,震慑违法犯罪,构建行政监管、司法保护、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展“微腐败”专项治理行动,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窗口服务等行业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其他侵害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微腐败”问题等5个方面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3.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深入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大力纠治不落实落不实、不担当不作为和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重点整治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只喊口号不抓落实,以及领导干部懒政怠政、层层甩锅、欺上瞒下、消极应付、人为设卡、减负丢责等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内部巡察、日常督查等方式,继续严查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违规滥发津补贴、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一桌餐”私车公养、 “吃老板”、收送电子红包等问题,坚决查处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等问题。

14.综合施策堵塞风源风口。发挥制度规范作用,以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健全完善资金、项目、财务等管理制度,细化公务接待、经费报销、福利发放等规定,解决界限不清、标准不明、 “牛栏关猫”等问题。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用好监督信息、检举举报等平台,织密群众监督网络,让监督无处不在,使党员干部时刻处于群众监督之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移风易俗,化风成俗。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15.营造良好氛围。对省局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集中报道,深入基层一线、市场监管一线,对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进行深度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能量。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对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的新经验、新成效进行深度挖掘、跟踪报道,宣介市场监管做法、树好市场监管形象。

16.突出舆论监督。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新闻监督、信访监督、举报投诉等方式,加强舆论监督,客观反映市场监管系统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揭露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倒逼转变作风、提升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