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以門外漢的角度看待訓練,大重量似乎是唯一的衡量標準:訓練到位=重量夠大。

但是從正規訓練者的角度來看,一切不以肌肉募集為目的的動作都是在盲目舉鐵。

新手也好老手也罷,要想練得好重量固然重要,前提是:“肌肉發力感不能差,動作完成度也得高”——尤其是練背的時候。

在背部訓練當中,以高位下拉、引體向上為代表的拉類動作,和坐姿划船、俯身槓鈴划船為代表的划船類動作中都會在不同程度訓練到背闊肌,但訓練效果往往相差懸殊: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訓練經驗豐富的老手可以輕而易舉地感受到背部發力感,通過訓練狀態調整動作幅度、選擇合適重量,完成特定肌群的強化訓練;

但新人做不到“指哪兒練哪兒”,想要讓背闊肌更好地主導動作,我們需要通過一些動作進行預先激活。只有充分激活背闊肌,我們的背部訓練泵感才能更充沛,同時肌肉更快達到充血狀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背闊肌激活動作:跪姿繩索下拉,目的是更快、更準找到目標肌群的發力感,讓後續的其他訓練動作高效募集背闊肌。

動作講解

  • 身體站在龍門架中央位置,將繩索調到適當位置。雙手握住把手後,身體跪在地面瑜伽墊上,膝蓋位置略靠後於龍門架杆。
  • 上半身挺直、腹部收緊,肩胛內收帶動大臂向身體靠近,肘部逐漸拉向背部位置。在最低點擠壓1~2秒,感受背闊肌的收縮。
  • 控制把手緩慢將其放回,同時感受背闊肌被完全拉伸。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動作原理及細節

從背闊肌的生理機能來看,在近固定端負重上臂在肩關節處伸、內收和旋內。俯身繩索下拉主要利用的是其中的“內收”功能,表現為大臂下放時從兩側向身體靠近的過程。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高位下拉訓練背闊肌時,我們建議大家用窄距握杆和反手握法,這樣做是為了契合背闊肌的解剖結構:

背闊肌位於我們的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呈環狀分佈,止於肱骨小結節嵴。我們讓大臂從身體前側移動到身體後側,符合背闊肌肌纖維分佈,最大化拉伸效果。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同樣對應這個特點,我們在俯身繩索下拉的軌跡上也有三個小細節:

細節一:肘部位置

將把手從拉到身體兩側時,肘部向著身體後方的背部擠壓;

把手放回時,肘部向著身體側前方送出。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細節二:胸椎位置

將把手從拉到身體兩側時,伴隨胸部微微向前挺出;

把手放回時,胸部後收,還原至起始位置。

細節三:手腕方向

將把手從拉到身體兩側時,拳心朝向天花板;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把手放回時,手腕反轉後和握把在同一平面內。

在動作中注意這三個細節,能夠讓你的拉伸模式更接近背闊肌的分佈特點。和僅僅在身體平面內的下拉相比,對於背闊肌的激活效率更高。

動作要點

1.身體位置要選在龍門架中央。

如果我們的位置偏離中心位,在下拉過程中兩側繩索的拉伸長度不同,做功距離不同,兩側肌肉的發力大小也不同,短期來看影響單側募集效果,長期來看可能導致兩側肌力水平不一致。

解決方法很簡單:

  • 找到正確的參照物,例如通過地磚長度、步數測量的方式,準確標註出龍門架中心位置;
  • 跪姿時保證雙膝位於中心點兩側。這樣就可以對稱發力啦。

2.肘部帶動動作,小臂不要發力。

我們在背部訓練中強調“以肘為先”,肘部始終處於微曲的狀態即可,訓練時在腦海中想象自己的肘部從遠離身體的位置,向背部靠近並擠壓。

同時,我們的小臂除了負責抓握把手外沒有其他的多餘動作,如果你的小臂同時向大臂靠近,這個動作就變成了針對肱二頭肌的彎舉動作。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掌握好上邊的兩個要點,能夠減少手臂發力,最大化背部刺激。

3.強化頂峰收縮和離心收縮。

頂峰收縮是指上臂拉向身體時,在動作底端刻意擠壓背闊肌,強化這種肌肉收縮感;離心收縮是指上臂離開身體後,背闊肌在繩索作用下拉伸。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在背闊肌訓練當中把握好這兩個收縮過程,能夠讓背闊肌更快地被激活。

動作安排

說完動作,我們來看下該如何安排訓練。根據不同訓練者的實際情況,跪姿繩索下拉既可以放到預熱階段,也可以放到正式訓練中。

重量選擇:

用來預熱時,選擇儘可能輕的重量,以增加動作個數的方式激活即可;

如果是正式訓練,那麼重量要調整到8RM的水準,同時要更加關注動作的頂峰收縮(大臂肱骨向身體靠近時擠壓、停頓1~2秒)。

動作順序:

如果是背訓之前的預熱,那這個動作要放在第一個完成;

正式組訓練時建議放到末尾,讓背闊肌在大重量訓練之後通過小重量實現力竭。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個數&組數:

如果是預熱激活動作,完成1~2組即可,每組做15~20次。

也可以左右臂分開完成,左臂下拉10次後換另一側手臂下拉,全部做完後為一組。

如果是正式組訓練,安排3~5組,每組完成8~12個。

器械選擇:

健身房訓練推薦用龍門架繩索完成動作,家庭訓練可以用彈力帶代替。


“老手練背”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反而對於那些勇於嘗試的新手,選擇在訓練之初就向背部發起衝鋒,才是真正值得嘉獎的事情。

新手練好背闊肌,激活比大重量還重要?這動作助你找到背部發力感

但在嘗試之前,一定要以“肌肉感受度”為前提,否則使用的重量越大,其他肌群代償的可能性越高,背闊肌依然練不到位,腰背受傷的風險反而增加了……

如果你的背闊肌遲遲感受不到發力,不是重量選的太輕,而是你沒能募集到背闊肌做功。

這個時候建議你嘗試今天提到的跪姿繩索下拉,通過行之有效的激活,能夠讓你的背部在更短時間裡,取得切實可見的進步。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內容了。創作不易,誠摯感謝您的每一次點贊、轉發和收藏,在評論區評論互動,我們將在後續產出更多實用的內容!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訓練知識、健身資訊、健美健體,總有內容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