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很多养分,一旦缺乏,容易导致根茎发育迟缓。开展有效的果树营养诊断,对提升水果产量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果树的营养诊断的原理,列举了常见的诊断方法,以期充分发挥果树营养诊断的实效性,更好地维护果树生长,确保果实质量,促进果树种植业的发展,提升农户经济效益。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护理

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排毒、明目、降血压、助消化等作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我国果园总面积和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果品的质量和产业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水果产业已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是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也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养分,营养上很容易导致根茎发育迟缓,所以果农一定要及时判断出果树是否缺素以及缺素后的治疗方法。果树营养诊断技术配合果树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果树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果树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开展有效的果树营养诊断,对提升水果产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优化果树生长发育状况,为果树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诊断

1果树营养诊断机理

果树营养诊断是果树生产和科研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营养诊断是把果树矿质营养原理运用到施肥措施上的关键环节,它能使果树施肥合理化、指标化。因此,加强果树营养诊断的研究,对实现果树生产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果树营养诊断的作用机理如下:

第一,应用现代化仪器设备,针对相应部位的叶子开展定量分析;

第二,基于营养平衡学说,对目标检测对象的锌、钙、镁、磷等元素同时测定,参考果树营养元素间的平衡管理及比例,分析和判断果树营养状态;

第三,依照提前设定的诊断标准,对果树中个别营养元素是否缺失或过量进行诊断;第四,依照诊断结果,结合果树营养研究报告以及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设计出科学的施肥计划及配料的搭配方案,将测土配方施肥的科学性发挥出来,有能够为果农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种植护理

2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

果树营养诊断技术已成为指导果树施肥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果树外观诊断法、果树组织诊断法、土壤分析诊断法、田间施肥试验诊断法、原子示踪法、微生物测定法等。各种方法均有利弊,实际生产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几种诊断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植物外观诊断法

2.1植物外观诊断法

果树外观诊断法是果树营养诊断速度最快的一种方式,主要指对果树在各季节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判断其营养状态。春季时,需要通过观察果树叶片颜色的方式诊断其营养状态。果树长梢在春季的生长速度最快,叶片颜色的变化速度也相对较快,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变为较为浓郁的绿色,倘若果树中叶和花的颜色差异较为明显,则可以断定果树的生长状况较好,反之,则证明果树可能营养不良。夏季时,需要通过观察果树长梢的生长状态,诊断其营养状态,通常来讲,初夏时期果树短梢的生长暂停,顶芽开始发育,果树叶片颜色逐渐加深。秋季时,需要通过果树叶片的有劲、无劲,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诊断。通常情况下,经由果树树枝的下部或者中部采摘的叶片,一般存在颜色较深、面积较大等特点,诊断过程中,倘若从果树中采摘的叶片呈上述状态,则表示相应果树中存在较多的营养成分,反之,则表示果树可能出现了病虫害或者营养失衡的问题,要考虑采取病虫害防治或者补充营养的手段。冬季时,需要通过果树的叶痕和枝芽诊断其营养状态。一般而言,果树在冬眠期间,其枝条呈现短、粗等特征,倘若树枝中粗壮个体的数量较多,颜色较深,则表示果树的营养状态较好,反之,则表示营养状态较差。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诊断仅为感官上的评判,出现误差的几率相对较高。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种植诊断

2.2组织诊断法

正常与缺素果树的组织生长发育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性,根据果树组织的状况进行诊断的方式即为组织诊断法,实践应用中,由于发育不正常的果树组织存在营养缺失的问题,和发育正常的果树组织结构差异较为显著,因此,根据两种样本的形态特点可精准地了解到相应果树的营养状态。同时,在实施完诊断操作后,管理果树的工作人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果树营养元素的缺失调查,随后利用追肥等手段为果树补充营养,由此促进果树健康成长。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土壤分析诊断法

2.3土壤分析诊断法

土壤分析诊断法存在间接性,主要发挥辅助诊断的作用,对果树种植区域土壤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果树生长过程中获取的营养是否充足,随后,种植人员便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和采用相应的施肥和栽培手段,明确是否需要开展营养补充操作等。利用此类方法可将果树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检测出来,如此一来,种植人员便可以对果树实际的生长发育状态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有助于提升栽培实效性及针对性。具体诊断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挑选和应用的检测工具具有较高的严密性,并注重在各种植区域中采集相应的土壤开展检测,针对土壤中有助于土壤生长发育的元素开展判断。土壤诊断时,确保试验设备的应用规范性也至关重要,能够大幅度减少较大误差出现的可能性。上述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检测结果开展整合及分析,并将其与符合要求的果树生长环境营养元素含量加以比对,最终明确土壤的实际营养情况。最后,基于上述检测结果,设计出科学性及针对性较高的施肥计划。该诊断方法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科学性及严密性也相对较高,在当前的果树栽培过程中应用广泛,实效性强,对果树栽培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田间施肥试验法

2.4田间施肥试验法

田间施肥试验法是指通过测土配方,采用正交、回归等试验方式,进行对比,选择出最优的果树肥料用量。此类方法开展的果树营养诊断主要指根据果树对肥料的需求明确果树营养状态,该方法可以对其他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尤其是针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定位试验而言,可将果树对肥料的具体需求充分反应出来。开展田间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可经由施肥或者追肥的方式开展,根据果树作物的不同施肥量,确定土壤的营养等级,由此,技术人员可将田间进行分区管理,提高果树栽培效率。但是,田间施肥法也存在缺点,例如,工作量较大、花费时间较多等。同时,倘若相应试验区域的试验点过少,也会对诊断的结果造成误导,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局限性。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种植

2.5原子示踪法

原子示踪法,即同位素示踪法,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果树进行标记,由此确定果树的营养投放种类。同位素示踪利用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元素化合物质一一对应,二者之间存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因此可利用同位素进行标记。此类方法常应用于对树体中个别营养元素的分配及吸收。利用其分析果树的生理变化情况以及果树营养和生长发育间存在的联系,同时,也可以明确肥料的实际利用率及形态等,在研究土壤中肥料转化及树体吸收肥料的过程时具备较高便捷性,但此类方法仅为一种理论层面上的方法,

应用于果树施肥中尚需时日。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微生物测定法

2.6微生物测定法

微生物测定法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合适的微生物,诊断果树营养物质含量的技术方法。一般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形式完成的营养物质测定包含果树生长所必须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同时也包含某些抑制果树生长元素的检测,例如抗生素、化学农药制剂等。微生物测定法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两种,即液体稀释法和固体平板扩散法,其中液体稀释法在果树营养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多数国家在实际开展果树营养诊断操作的过程中,对微生物测定法加以有效应用,具体是利用其明确果园土壤中个别营养元素是否存在缺失或者过量的问题,但此类方法只建议应用在辅助测定的过程中。

了解果树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

果树种植

3小结

具体开展果树栽培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挑选和应用多种实效性的栽培技术,也应重视利用多种合理、高效的方法对果树开展有效的营养诊断,以全方位的了解果树生长各阶段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培养和补救措施,为果树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文章引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晋中030800)孟利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