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文丨熊爸(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引言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在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通常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就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大吼大叫,令家长们头疼不已。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案例

小吴是一个3岁孩子的宝妈,平日里孩子也算乖巧听话,但当孩子成长到3岁时,情绪就开始变得多疑敏感,而且还总是伴随着一些负面情绪,本以为孩子的情绪是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但没想到孩子的负面情绪就犹如“洪水猛兽”,很多时候,一些明明没有必要的小事,孩子都会为此大发雷霆。这种极端的负面情绪,也令小吴和丈夫措手不及。

有的时候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通常到十一二点还吵着要看电视,为了孩子的健康,小吴就凶了孩子几句,没想到孩子的脾气却更极端,扯着嗓子和小吴争吵。还没等母女俩吵几句,3岁的女儿就开始大哭大闹,有时候还会摔东西,任凭爸爸怎么哄都无济于事。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不仅如此,女儿在遇到生活中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时,都会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有时候是因为遇到了一点小挫折,甚至只是因为不会用筷子吃饭,女儿也要为此哭闹一番。对于女儿的负面情绪,小吴夫妻俩有意对孩子进行引导,但却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并且伴随着一些比较极端的发泄方式,是比较普遍且正常的行为。孩子的年纪还小,对自身的行为没有约束力和自控能力,遇到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极端的发泄方式。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不妨试着用“钟摆效应”,来开导孩子的情绪。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什么是“钟摆效应”?

所谓“钟摆效应”,是指人类的情绪会发生高低摆荡的现象。而且通常左边的摆动幅度与右边的摆动幅度是一样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正面情绪的强度减小了,那么负面情绪也会随之变小。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为什么孩子总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1、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相比于成年人,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差,当面对一些不如意或者超出控制范围以外的事情,孩子通常会采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遇到一点小问题时,都会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2、希望引起他人关注

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还有另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赞扬声,如果父母或者家人总是习惯性忽略孩子的成长,孩子也有可能因此产生负面情绪,并且还会通过一些不正确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3、不懂正确表达情绪

孩子拥有负面情绪,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时,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宣泄内心的消极情绪,所以就会不断累积压在心里,最后通过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家长巧用“钟摆效应”,孩子轻松化解负面情绪

1、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作为家长,要学会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的孩子,身心健康也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时,家长要及时感知,并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2、带领孩子认知情绪

孩子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孩子还不能正确地认识情绪。由于孩子年纪还小,所以他们尚未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带领孩子正确认识情绪,让孩子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告诉孩子情绪是可以表达和化解的。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3、引导孩子学会化解情绪

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时,如何正确化解负面情绪,对孩子和家长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父母要让孩子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开导。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该如何化解自身的情绪,并且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总有负面情绪?家长学会“钟摆效应”,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育儿问题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熊爸育儿堂,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