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到来,第一批90后即将满30岁,明明到了应该独当一面的年纪,却还是像个孩子。既然无法成熟,那何不再任性一把,来下司古镇做回那个憧憬未来、喜爱美食的“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美景

来下司古镇看看抹上岁月痕迹的木屋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柔软,品尝香飘四溢的美食,寻觅藏在浓烈烟火气里六百年的历史故事。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下司古镇,虽在这严寒的冬日里,显得有些肃穆和单调。没有商贾的云集,没有熙攘的游客,只有悠长的小巷,透露着翡翠般的绿色小河湾,用红灯笼装点着的寂静夜色,让这个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古镇,满是祥和与宁静。堆砌的石板路宛如历经沧桑的老人,写满了故事,不大的古镇,却可以从这个尽头看到另一个尽头。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流淌过古镇间的小河湾,古桥林立,街巷逶迤,古朴的民族特色建筑,精美的砖雕广东会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独特封火墙,家家临水,这里装着无数人“小桥、流水、人家”的理想生活。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清晨,朝阳升起,余晖染上房屋的棱角,古镇屋舍迭次排开,如低调的隐士一般,显得格外的安宁。而当夜幕降临,古镇陷入沉沉夜色,家家亮起灯笼,隐隐约约的光洒下,踏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万籁俱寂只闻窸窸窣窣的风声和水流声淌过,疲惫也似乎烟消云散了。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美食

冬天的下司古镇舒适得讲究,吃得也毫不逊色。酸汤鱼是下司古镇人的“老套路”了。平时三天不吃酸,走路都得打蹿蹿,在这寒冷的冬季,酸汤鱼更是不能轻易放过。鱼肉在酸汤里翻滚入味,肉质松软入口即化,随后西红柿的酸味布满味蕾,温暖从胃里散发到全身,一袭卷走冬的寒意。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甜点无论在哪个季节,饭后都不可或缺。软糯香甜的月亮粑粑,从色彩到口感,都散发着甜蜜的气味,一口咬下去,溢出的糖汁能把你甜到心窝。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用一个旅行告别过去,开启未来

万物更新,旧疾当愈

愿大家在20年代做一个开心的大孩子



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这里做回一个“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