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趙錐子衚衕留學路把口

寫在前面

前兩天《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標誌著北京老城區將得到全面有效的保護。為此,特意到北京南城天橋北部的老胡同去探訪,看看這一片區的情況。

這一片區:東為鋪陳市衚衕、西為留學路衚衕;南為永安路、北為校尉營衚衕,簡稱“天橋北片區”,屬於南中軸線景觀保護區。這裡基本保持過去原貌,老北京味道十足,從民國、建國初期至今沒有多大改變;而西面的香廠路地區,由於民國初期進行新市區建設,建造了一些民國建築,建國後對面建立友誼醫院,又做了一些配套改變,形成了各個時期建築交雜的區域。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本人拍攝衚衕所用地圖

當年拆遷永安路以南的天橋地區,這裡也曾受到拆遷波及,有要拆遷的意思,但遲遲沒有進行,一直擱置到今天,估計也不會拆遷了,北京胡同裡平房由於歷史原因,現在基本都是大雜院,您要說居住條件肯定太差了。這一片區由於緊鄰老天橋地區,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基本屬於窮人地區,通過衚衕的名稱就反映出這一片區的情況。我曾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4次到此走訪,看到了衚衕的變化,更是瞭解這一片區的情況,藉此講解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不然以後也就少有人知道了!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民國時期地圖

一、2015年走訪,衚衕基本保持原貌,沒有大的改變

2015年曾與衚衕攝友一同到此片區走訪,這裡的衚衕還是很少過來,保持著北京胡同的特點,灰磚灰牆,煤棚、小房見縫插針比比皆是。尤其發現這裡的衚衕名稱其實與實際功能有著很大關係,還有許多北京的俏皮話兒源自這裡,下面逐一說一下。

1、“鋪陳市衚衕”:一般人不知道什麼意思?這一片區的南部臨近老天橋,在清末民國時期,也是窮人居住的地方,基本都是打零工的光棍漢,幾個人合住在大通鋪的小院內,搭幫生活。為此,衚衕中有很多經營“鋪襯”的店鋪,“鋪襯”即破布頭,可用於“打褙”。 “打袼褙”就是把破布頭用漿糊粘在一起晾乾做鞋底用,過去人都穿布鞋,布鞋的鞋底和鞋幫都要有“袼褙”做內襯的,外面罩一層好布,這要用錐子和細麻繩把鞋底納起來,這樣既結實又挺括,當然大戶人家用的都是好布料來做了。清光緒時稱“補拆市”或“補陳市”,民國時稱鋪陳市,1965年統一改稱鋪陳市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鋪陳市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鋪陳市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鋪陳市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鋪陳市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鋪陳市衚衕

2、“趙錐子衚衕”:所以,在這不遠還有“趙錐子衚衕”,就是納鞋底用的錐子,千層底就是把很多層袼褙用細麻線縫在一起,當然要把鞋底穿透,光是針可不行,所以要用錐子穿一下,才能穿過針線,這樣鞋底才既結實又耐穿。

據說在明朝,此衚衕內有一趙姓人家開了一間專做納鞋底用的錐子鋪房,錐子堅固耐用、工藝精良,引得方圓數里的家庭主婦紛紛前來購買,特別是又挨著鋪陳市衚衕,而久之,衚衕也因此得名趙錐子衚衕,

鞋不使錐子,真(針)好!”是老北京一句著名的俏皮話。

後來,有了“片懶”鞋後,方便實惠,也就沒人在自己做鞋子穿了,錐子自然也就風光不再,退出了歷史舞臺。可衚衕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納鞋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老布鞋

3、“儲子營衚衕”:這裡還有一條“儲子營衚衕”,東起鋪陳市衚衕,西至榮光衚衕,因此地為幫廚人的居住集中地,主要協助事主料理婚喪嫁娶的宴席,明朝時稱為“廚子營”,民國後雅化為儲子營,1965年將古佛寺後身,儲子營大院併入,定為今名。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4、“大喇叭衚衕”和“小喇叭衚衕”:過去實際叫大臘八和小臘八衚衕,在過去,窮人不管生活條件多困難,一到農曆十二月初八都要喝臘八粥,祈福一年順順利利。估計當年這裡應該是有舍粥的地方,故得此名稱。小喇叭衚衕也是窄的只能一人才能過去。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5年拍攝

二、2017年和2019年分別走訪,因勢而為,古樸與現代有效結合

2019年到此主要走訪了趙錐子衚衕,被衚衕裡依牆而做的牆畫所吸引,感嘆創作者借勢而為的創作,每一幅畫面都與牆體周邊環境極為吻合,好似天然而生。這裡雖沒有大的改動,這些點綴讓人在老胡同中感受驚喜,古樸中增加一些時尚元素。同時建立了“故事商店”、“七十二影展”等活動空間,讓形式與內容充分結合在一起,這是對傳統生活的緬懷與致敬,更是對新生活的憧憬。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9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9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9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9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9年拍攝

感受最深的就是“九灣衚衕”,這應該是北京彎兒最多的衚衕了,而且最窄處只能容一人通過,很難想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衚衕,後來得知這條衚衕的形成是因為當初有條小河溝由此通過,乾枯後自然成為了一條依勢衚衕。據說當年的孩子在這條衚衕玩騎自行車比賽,看誰一路通過車把不蹭牆,估計也是很有意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7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7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7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17年拍攝

三、2020年走訪,正在進行拆違與修繕,未來將是南中軸線景觀區

1、校尉營衚衕:此次走訪,恰好北京街區保護得到批覆,也是經歷疫情之後,北京都已完全恢復正常,看到此片區正由北至南正在進行拆違修繕工作。北邊的校尉營衚衕,還剩下半面的衚衕,看到一些臨街的房屋已經騰退,正在裝修。

校尉營衚衕44號的宜興會館,這裡以前是大清官周家楣的故居。周家楣光緒四年(1878年)任順天府尹,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周家楣在任期間,設法籌集資金髮展經濟;懲辦貪官汙吏;加強捕盜營訓練,強化社會治安,由此受到老百姓的廣泛擁戴。他去世後,24個州縣的老百姓自發集資為他在此修建祠堂。

目前大院門緊閉,無法進入一看,據說這個院子已開始騰退,期待它的新顏,能將這個大清官的故事世世代代講下去。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2、鷂兒衚衕:鷂兒衚衕,真急(偵緝)

這是一條衚衕名稱沒有說詞的衚衕,但是故事很多的衚衕。清末時建立警察制度,外城巡警廳設在5號。其前身為清代都察院中城正指揮衙門,民國時期為市警察局偵緝總隊隊址,當年北京有名的燕子李三就曾與這裡有關,北京老人小時候基本都聽說過他的故事。衚衕內還有平介、浮山、徽州等會館,現基本為居民住宅。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

當然,這裡的九灣衚衕已經成為了網紅打卡地“九貓衚衕”,變得更加充滿活力和生機;趙錐子衚衕牆畫還在,時間久了,有些失色;這一片區的南部還是老樣子,沒什麼變化。

按現在來看, 應該是由北向南在推進,進行拆違修繕,這一天橋老城區估計不久將展現新顏!北京南城老城區由於歷史原因,比較陳舊,曾進行過大面積拆遷,如今留存不多,記錄這裡的過去與變遷,讓人們可以留下一些念想兒與回憶......

#雲上京城#@頭條旅遊@北京城北京事兒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九灣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趙錐子衚衕

實拍北京南城老天橋衚衕,4個時期不同面貌,為後人留下記憶

2020年拍攝鋪陳市衚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