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中小学生体育课猝死事件时有发生

4月14日下午,浙江温州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刘某,在体育课上晕倒。随后,学校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抢救。遗憾的是,该名学生最终未能救活,悲剧就此发生。4月16日下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宣布取消2020年中考体育测试,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中学生体育课猝死

学生体育课猝死事件发生后,关于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网友们又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当下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堪忧,急需加强体育锻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特殊时期需特殊对待,强烈呼吁取消体育课。许多网友甚至将矛头对准了学校,认为学校让长久在家没有锻炼的学生跑一千五百米,属于过量运动。学校在该事件中存在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网友们对学生体育课猝死事件过度关注,可能因为疫情期间大家的神经都绷的太紧了。其实,类似的事件历年里都会时有发生。

2019年12月,山东滨州渤海中学一名初二男生,在上体育课跑步时呕吐晕倒,随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2019年9月,陕西西安16岁初三男孩体育课跑步后晕倒,学校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半小时后,失去生命体征。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频发,对中小学体育课造成了冲击。

学生体育课猝死只是体育课意外的特殊事件。其实,每年有更多的体育课意外发生。比如学生在体育课上扭伤,摔伤,骨折等。

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意外,家长就会追求学校的管理责任,学校就会处于舆论的风尖浪口,承受很大的压力。

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14岁中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上体育课时猝死。事后,其父母将学校告上法庭,起诉学校疏于管理,最终法院判学校赔偿33.3万。

鉴于体育课可能给学生带来伤害,结果会给学校带来麻烦和不利影响,近十年来,中小学的体育课发生了很大变化。

记得我上学那会,学校的体育设施虽然非常简陋,但也非常丰富。我们不仅跑步、跳绳,跳远等,也会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足球等,而且还有单杠、双杠、跳马,扔铅球等具有一定危险的运动项目。而现在的体育课上许多危险性的项目都被取消了,训练强度和难度都降低了很多,而且体育课成了中考项目的训练课。比如,山西中考体育考跑步、中考体育项目为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跳绳和立定跳远。初一初二的体育课非常少,还常常被其他主科老师占课。只有到了初三,体育课才会增多,特别是初三第二学期,为了备考,学生每天都要进行锻炼。

但这些体育课都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就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分数,与之无关的体育训练,则不会受到重视。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中学生体育课

中小学老师中,最尴尬的老师莫过于体育老师了。有段子说,身体素质最好的体育老师偏偏经常生病。中小学校不仅体育课上的少,而且体育老师严重不足。2019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在接受采访说,目前全国仍有20万左右的缺口。许多中小学可能只有几名体育老师,却要承担全校几百名学生的体育教育任务。

中小学生缺少运动导致体质下降

2018年,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2018年《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严重。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但体能指标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

2019年,《柳叶刀》中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比较了1985~2014年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他们将儿童青少年的肺活量、50米短跑和长跑成绩计算成体质健康指数,发现1995,指数最高,1995年之后,体质指数逐年下滑,2014年甚至不及1985年。

现在的中小学生,得益于生活条件优越,饮食营养丰富,体格发育非常良好,身高和体重都远超以前同龄孩子。许多学生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长到一米七,甚至更高,比父母等成年人还要高。然而,他们体质弱,耐力差,跑步就气喘吁吁,干活就喊苦叫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此可见,中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

中小学校体育课难题

中小学生体质差,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了学校,认为学校忽视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是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为此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可是,如果学校增加体育课,提升体育锻炼强度,又会导致体育课意外事件发生,可能会将学校置于非常被动不利的局面。这就是许多中小学校体育课面临的困境。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是事实,但具体怪罪不到任何一个学校的头上。但如果体育课发生意外,学校就会实实在在受到损失。许多中小学校两害相较取其轻,将体育课的强度降到了最低。最后,体育课就仅仅成为了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课。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学生体育课练跳绳

日本体育教育可以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的教育非常发达,对体育教育也非常重视。许多人看过日本学生的体育课后都非常的震惊,有些项目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日本的体育课中有很多高难度的体育动作,训练强度也非常大。比如空翻、倒立前行、跨越障碍。日本中小学不仅有规定的体育课,还有丰富的比赛项目要参加,比如马拉松、游泳等。据统计,日本小学生每周的运动量大都在2小时以上。充分的体育锻炼,让日本学生在忍耐力和意志力方面表现突出。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日本幼儿园体育课

日本学校的体育课之所以能开展如此强度大的体育课,得益于家长的支持。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他们要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赤身在户外行走。家长们对此就非常支持。每个人的体质并不相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孩受伤害。然而,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受到伤害,家长并不会追究学校的责任,而会认为是自己的孩子给学校造成了麻烦。

比如,俞敏洪曾说过,如果日本孩子在学校得感冒,家长要向老师道歉。

据报道,一个日本学生跟随老师出去游玩,失足溺水,家长在安葬完孩子之后,还要给学校和老师道歉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正是因为日本家长对高强度体育课的理解和支持,才让日本的体育教育能够放下包袱,放开手脚,正常顺利地开展下去。

中小学体育课难题破解关键在于提高人们对意外事件的认知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有可能会发生,它就必然会发生。当它具体发生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正所谓,所有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每一个体育课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当事学生和学校来说是偶然的,但就意外事件本身来说,它是必然会发生的。

就拿猝死事件来说,全国每年会有约55万人猝死。许多平时看起来非常健康的年轻人也会发生猝死。4月12日,武汉一场业余足球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倒地猝死。4月16日,马拉松赛事摄影师晨跑时猝死。甚至是专业的运动员也会发生猝死。2015年,17岁的青运会女子游泳冠军庆文怡猝死。3月19日,香港游泳运动员杜敬谦在训练之后猝死。由此可见,猝死事件,并不是体质差,不懂体育训练方式的人的专利,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猝死事件一定会发生,这是它的必然性,只是具体发生在哪个人的身上,它体现出了偶然性。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游泳运动员庆文怡

如果人们对意外事件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其偶然性,而认识到它的必然性,就不会对意外事件的反应过于强烈。如果认识到中小学体育课的意外事件不可避免,并不是学校的过错,如果发生,家长就不会过分追求学校的责任,社会舆论就不会将矛头直指学校。如果学校没有对意外事件发生的顾虑,就会放开手脚地大力开展体育运动。

所以,我认为,破解中小学校体育课难题,最关键的是提高人们对意外事件的认知。

我对中国体育课的建议

1、做好家长工作,普及意外事件认知

我国开展体育课最大的阻力来自家长。家长的顾虑来自体育课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但是,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文化知识,还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想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要增加体育运动强度,就要上体育课。体育课上发生意外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不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出现严重过失,老师做到必要的保护措施,家长就不应该过分追求学校的责任。

家长应当意识到,体育对每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学校需要完善体育设备,做好必要的安全保护工作。

学校应该提供完善的体育课训练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做出学生受伤的应急准备。这就对体育老师做出了特别的要求。体育老师需要有过硬的运动训练知识,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体育老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措施,在学生发生意外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正确措施对学生进行保护,为学生赢得救护时间。

学生体育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体育课该何去何从?

体育示范课

3、体育课应鼓励学生向强度更高,难度更大的体育项目发起挑战

当下体育课最大的弊端就是强度小,难度低,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体育课应当分层教学,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向强度更高,难度更大的项目发起挑战。比如,身体差的学生允许跑步1000米,而身体素质要的就应该鼓励跑三千米。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篮球、足球等有对抗性的运动。允许有能力学生参与跳马,跳高等难度更高的运动等。

4、课外体育运动不放松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仅靠学校的体育课是实现不了的。学生在课后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比如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做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比如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周末的时间可以进行长跑,爬山,或参加其它时间较长的体育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