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中日文學差距的根源在哪裡?

芋圓桃七七


咱是老頭老百姓老農民一個,聽說過日本侵略中國,禍害中國,但沒去過日本,所以不知道日本文化是什麼,對日本文化也不感興趣,本來沒辦法回答,但根據禍害我國的事實,想著既然我們中國文化靈魂是禮儀道德柔性文化,那日本文化就是貪心不足的狼性文化了,或許這就是中日文化的根本差距和區別吧!


玉宇孤軍


早就有人說了,日本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私生子”,而日本文學基本可說是中國文學的“教外別傳”。


在很多研究者眼裡,中日文化的關係,可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同源共宗於儒家文化,不是完全異質的徑庭兩途。所以,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直白說,中國文學是日本文學的“奶媽”,他說,脫離中國,無法談日本近代以前文學傳統。的確,幾千年來,她們是如此的卿卿我我若離若即。直接現如今,日本中小學教科書上,都有很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一般日本民眾,對於孔子、關羽、白居易的瞭解,並不會亞於我們。

有人就說,日本人對古代中國人的尊重,遠勝過對當代中國人的尊重。甚至還有一點觀點認為說,很多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比我們中國人自己還深還到位,或者說我們中國人對自己老祖宗的重視還不如日本人呢!我過去在學校中認識一位日本留學生,就發現他不但能結結巴巴地講中國話,而且《論語》幾乎能背下來——而在中國,這是絕大多數中文系博士都很難辦到的。



並不難發現,在過去的時代,由於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文化素養較高而又眷戀傳統文化的日本人,大都對中國有一種敬佩和自然而然的親近感。這一狀況到了現在還有好些痕跡可循。比如村上春樹,就曾說過這麼慢一句話:“對我而言,‘中國’不是想寫而刻意去想象,‘中國’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記號’”。某次報紙採訪,他還說過,“不行,你去看看東京街頭”云云。他的話,說出了許多日本人的心聲,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日本人。

中國文學,乃至中國文化,對於日本始終有著一股籠罩性的影響,無論它怎麼妄圖“脫亞入歐”,那種“集體無意識”已經深入骨髓。很多從國內到日本的朋友,下了飛機,第一句話往往就是,“怎麼感覺像到了古代中國”,那是因為人家數千年亦步亦趨的結果。




我想,一定有大部分的朋友會和我一樣,當接觸日本文化、日本文學時,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窗草交翠的感覺在心頭,這種相契之感是如此的強烈,是我們閱讀其他國家諸如歐洲文學所難有的。

因此,我們讀松尾芭蕉,總會自不然地想到王維,而看《源氏物語》的陌生感,實際也不會高過清代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帶給我們的障礙大;也因此,過去日本文化界大家們如吉川幸次郎、青木正兒、諸橋轍次喜歡敘說“鄉愁”,但這個“鄉”卻是中國文化之“鄉”。


(圖:日本京都“落柿舍”——日本文學宗師松尾芭蕉的弟子向井去來的隱所。松尾芭蕉的《嵯峨日記》也在此寫成)

更因此,歷代日本即便是反派人士、軍國主義者,也往往受過良好的漢學教育,對中國的古典文明抱有絲毫不亞我們的敬意與崇仰之心。像岡村寧次,可謂十惡不赦,但他的《岡村寧次回憶錄》明明白白記載說,他生在漢文化傳統十分濃厚的家庭,4歲時就開始學習漢語,中國古籍、中國書法、中國文學他都是行家。他也是“詩人”,喜歡白居易的詩,“其人文質彬彬”,與中國士紳交流“不落下風”。可以說,岡村寧次是那類精神極度分裂的現代日本劊子手典型:對中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可又確實痴愛著中國文化,並非裝假出來的。


再比如日本現代文學大家佐藤春夫,下半生固然也走上了軍國主義的歧途,但他終其一生都痴迷著中國古典文化,尤其是唐宋以來的中國文學。從其名作《田園的憂鬱》中信手拈來的中國古典詩歌與典故,便不難可以瞧出其深厚的漢學功底。他稱漢語為平素最敬愛的文字,稱讚它是“在世界文明史上與希臘文同是最有光榮的文字”,並且說過“中國文學是至高無上的”。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差不多算得上最讓國人反感、也被國人批判最多的日本人之一,但他其實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乃至“中國文學迷”,是近年來出現的中國古典文學素養最好的一位日本首相。他無論是在國會演講、辯論,還是接受媒體採訪,總能出口成章地引用《孟子》乃至魯迅。


中國文學對於日本,影響之大可說如影隨形。幾乎沒有一個日本作家,可以完全擺脫中國文學給予的潛在薰陶。川端康成說,“沒有中國文學就沒有作家的我”。


只是說,畢竟中日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也自然發展出了一些迥然有異的傳統,她的很多文學形態,和中國文學比較起來,總有一些讓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中日文學最核心的區別,以我看來,可能在於:中國文學的作者主體是士大夫,主導情旨傾向是比興寄託;而日本文學的承擔者是貴族與僧侶,導致其傳統意趣是唯美感傷。這一點,我自己的閱讀感覺而論,是中日文學最重要的分野,是差異的核心,讓彼此在此分道揚鑣。

中國曆代文學,可以說是士大夫文學,而日本社會階層歷來沒有所謂“士大夫”群體,他們的文學作者基本是由貴族和僧侶分攤的,作者主體的不同,導致彼此文學作品的趣味、格調、取向很不一致,“範式”上也有很大區別。

(圖:日本京都天龍寺著名的”枯山水”,那種“空寂”、“幽玄”的審美意識由中國禪宗渡海而來,而後全面的反映在日本文化及其文學中)

中國文學,因為是仕途上的士大夫主導的,文學對他們來說,不過就是“餘事作詩人”,所以整體的面貌,是講究經世致用,重視比興寄託,有很強的政治功利和社會教導用心。這是中國古代作家永恆的世界觀與文學理念,所謂“雕蟲小技壯夫不為也”,即便寫寫文章,也不會是完全放鬆,也是要想到“經國之大業”的,所有的風花雪月,都是要抒情言志。


而日本,正如大家喜歡調侃的,歷史上對於中華文明亦步亦趨,唯獨太監和科舉制度不傳,尤其是後者直接導致日本社會“士大夫”階層的空缺,即便是西式”知識分子“身份意識也是近代以來才傳入的,整個社會等級森嚴,唯獨貴族和僧侶有條件和能力從事創作。而貴族優渥的處境、僧人出世的追求,都全面致使日本文學漠視功利,注重純文學價值,風花雪月,細膩物哀,充盈著以唯美感傷為要質的文藝氣質。

(圖: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與初戀伊藤初代。與初代意外的謎一般的分離事件,造成川端一生的痛苦,也成為他所有作品的靈感來源。

這一點,從日本有記載的文學歷史,即最初的和歌總集《萬葉集》的短歌,到攝關時代的”物哀”,到鎌倉時代的“幽玄”與“古雅”,到德川時期的“風流”,再到現當代菊池寬、川端康成等作家作品的纖細感傷,都可以看出來。



這些,可以說是日本文學的民族性標籤。誰說,中日之間,必然就是針鋒相對的呢?


劉宅宅


我覺得該發聲說點什麼了!

從題主的問題描述來看,似乎已鐵定中日文學是有差距的,而且日方是佔優的一方;似乎這個差距還很大,猶如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題主可能有兩種心態,一是恨,恨鐵不成鋼,從而有些妄自菲薄;二是喜,或嘲,看到技不如人很開心。很多崇洋媚外者都擅長此項。

不管您從哪個角度,有什麼依據,本著和平交流的精神,不主張上綱上線,不搞人身攻擊,我還試著儘量客觀地說幾句公道話。

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淵源頗深,在日本文化中隨處可見中國文化的影子。

從中日兩國文化發展的歷史來看,說日本文化源於中國文化缺乏足夠的證據,但中國傳統文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那是無可否認的。日文就是根據中文創造發明出來,你看日文的東西,僅憑其中的漢字都能看出個大概意思出來。中國古代的種種先進的東西,幾乎都是日朝等周邊附庸國學習模仿的對象,包括文學、書法、宗教、哲學、醫學等等。單從這一事實來講,判斷中國文學比日本文學有差距,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

文學之間存在的不是差距,而是應該是差異;在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維度上(比如題主講的諾貝爾文學獎),你如果說存在發展水平的差異,這是符合事實的。

但諾貝爾文學獎,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很多世界公認的文學大師、巨匠,比如列夫托爾斯泰,就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獲獎的作家中,也不見得在文學上就有多高的造詣。莫言是獲獎了,魯迅、林語堂只是獲得提名,能說莫言成就比魯迅、林語堂高嗎?顯然不能。

還有一個事實必須提:莫言並非第一個獲得諾獎的華人作家,2000年的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才是第一人,只不過他是以法國籍身份獲得,不算中國作家,甚至不算亞洲作家,但作品擺在那兒,就是中文的,寫的中國的事,一切都是植根於中國的。當然從數量上看,中國近、現代尤其當代文學中,真正優秀的作品確實有限,跟日本相比沒有優勢,這一點可能沒有多少異議,但僅憑一個諾獎,僅孤立地看一個歷史片段,就妄論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有差距,那是不負責任的。

為什麼中國當代文學難出巨匠?

為什在建國後至今,中國文壇沒有出哪怕一位公認的文學巨匠呢?莫言能獲諾獎,當然是有相當的實力,但如果因此而稱其巨匠或大師,多少有些牽強。

我們可以從近百年中國文發展的脈絡來看,中國文學的發展是為順應政治、革命鬥爭的需要而畸形發展的。我不反對文學作品有時可以為革命、政治服務,但這絕不是文學的任務與價值所在;如果文學的目的和作用反限於此,那就是一個死衚衕。

改革開放以後,大家終於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間,也可抽出時間來反思很多歷史問題,於是湧現了一批不錯"尋根文學"作品、知青題材、"傷痕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只是有些特點,小有成就,尚不足稱為優秀或偉大。

到了今天這個商業化無孔不入的社會,能潛心寫作,只寫自己想寫的東西的人極為稀缺,所以儘管有很多人號稱作家,卻很少見有特點有個性的作品出來。這一點可以從影視作品和網絡文學中得到印證。無窮無盡的抗日神劇可以讓你看到噴血;網絡文學的模仿抄襲更是氾濫,光一個鄉村神醫、豪門贅婿、野蠻女友、霸道總裁等,就有無數個版本,內容、情節設計大同小異。我不能理解的是,這些明顯氾濫的東西居然還有人重金投入廣告宣傳,真是"有錢任性";這廣告的背後,一定還有很多商業操作。總而言之,大家都希望掙快錢,模仿和微創新就是最好的捷徑,瘋狂地複製、傳播,快速地變現。全民都處於"吃快餐"的狀態,品質成了一個次要因素。試問,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有可能出那種百年一遇的作品嗎?

好了,閒扯了這麼多,也不知是否跑題,個人淺見吧,不喜勿噴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