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請辭卻真被免,無奈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身在職場,在你一路往上爬的時候必定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受氣,小格局如門房胥吏睚眥必報,大格局如宰相肚裡能撐船,古往今來皆如此。可以想見,格局越大,成就越大,具體便是:受什麼氣,受多大的氣,受了氣如何排解,其實大有講究。

距離我們最近的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就是一位“受氣”高手,甚至可以說他之所以有那麼大的成就,皆賴於擅“化生氣為志氣”。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受氣而說不得,如何排解?曾國藩靠的寫字

曾國藩從小愚拙,有不少關於他笨的故事流傳,比如小偷進他房裡偷竊親耳聽他背了一晚上短文還背不會,比如考了7次科舉才考上秀才等等,但是,用辯證思維來看,他那麼笨,卻仍要考科舉,是不是本性爭強好勝?

在我看來是的,但是,他也避免不了有一個儒生的通病,那就是死要面子,比如明明爭強好勝,但同時還喜歡擺出溫良恭儉謙讓的姿態。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結果是,有一次,這個面子被清廷咸豐帝親手給戳破了。那是1854年,湘軍攻克湖北重鎮武漢,身為湘軍創建者的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掌握了財權、人事權、軍權。這時候他意氣風華,覺得自己成功了,但是當時他還在戴孝期間,而且儒家教育講君子有功不自居,他就上書朝廷辭官,本意也是做個面子好看,擺一副謙遜的美德,結果,本以為會被咸豐帝勉勵嘉獎一番,順便給個名正言順的位分,把湖北巡撫的名頭坐踏實了。哪成想,咸豐帝一道諭旨戳破真相,說:“我早料到了!你安心回家守孝吧!”然後還罵曾國藩不但好名,試圖攜功邀名,結果既要免他的官,還給嚴肅批評了一番。

這一來,不但白捱了皇帝的批評,丟了官,還不能還嘴,真應了那句古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結果只有自己生悶氣了,這樣的情緒怎麼疏通呢?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曾國藩左思右想,乾脆“迂迴”一番,既然說不得那不如靠文字來排解愁悶。於是,被咸豐罵了後他寫信給老家的四個弟弟,告訴他們說:“人之好名,誰不如我?”明明是建了功不好意思直言要賞賜,以退為進,結果被皇帝批評,倍受委屈,但他不能抱怨,於是自我寬慰說:“帝罵我好名,心中鬱結,然猛然回首再看,我建功被罵,必定是能耐顯示了別人的無能,這樣一想,該難受的是別人。”

接著他又自我鞭策說自己以後要真正謹慎謙虛,以“人微不諍,才庸不薦”作為立身之基。表面看是自我安慰,實則反省自強,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圓滑,生生地逼出了一個更強更圓滑的自己!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曾國藩:我在家書中從來都是一個勵志大哥

熟悉心理學的都知道,情緒的排解依靠自說自話是說不通的,也起不到排解的作用,但如果是訴說出去給別人聽,一來一回的談心下就很容易排解。

曾國藩創建湘軍後,在江西籌糧受阻,飽受官場同僚欺凌,他帶的兵也是成了受氣包,剿匪又失利,委屈無處說,於是在1854年十一月的家書中他哀嘆湘軍“每次上城,必遭毒罵痛打”。

但是,曾國藩之所以能為,在於他實際上有一顆豁達的心,很擅於自我激勵,他寄回家的家書也並非一味訴苦。他明白自己畢竟是曾家這一輩的大哥,得給弟弟們樹立一個好榜樣,便又清醒地擺出人生態度:“把事情幹好了才是王道,否則過程如何無人在意”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是的,面對家人、晚輩,曾國藩雖然也訴苦,但一定會植入正能量,這也不失為一種與人交心的手段。

此外,寫家書不僅可以解愁,還可以傳達愧疚抑鬱等情緒,甚至是給自己壯膽。1857年,他在給弟弟的信中提到在外數年,吃虧受氣很多,但他都沒有慚愧的,也沒有不敢面對的,獨獨面對江西紳士們實在汗顏,灰溜溜的當了一回逃兵。原來是曾國藩在江西受困籌糧無果時,他的父親曾麟書病逝,他以奔喪為由一溜煙兒走了一段時間。幾年後,他回想這來,仍有愧疚之意,感覺當時懦弱。

湘軍攻克武漢,曾國藩假意上書辭官,不料咸豐不但照準還罵了一通

至於說到壯膽,這就不得不說鎮壓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軍剿捻,結果出師不利喪城失地,無能狂怒的清廷下旨斥責曾國荃,曾國荃也相當苦悶。那一年,曾國藩寫信給弟弟壯膽,說“打脫牙和血吞”,第二年曾國荃又因表弟戰死而無功,他寫信給曾國荃,勸他“咬牙勵志”,這接連的表現,實際上是為弟弟壯膽,告訴他要勇往直前,不怕失敗,同時也是他對自己的勉勵,他列舉自己歷次失敗受辱的經歷與教訓,跟曾國荃說自己就是這麼一路“受氣”過來的,熬得住,挺得住,化生氣為志氣,才是男兒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