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那年27歲,離開了南陽臥龍崗

諸葛亮那年27歲,離開了南陽臥龍崗

在談今天的主題之前,我們先來講一個關於首陽山的故事。

三千年前的商朝後期,在河北唐山地區有個諸侯國叫孤竹國,經濟、文化比較發達。

國君姓墨胎氏,他有幾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叫允(伯夷),次子智(叔齊)。國君生前比較喜歡二兒子,想立他為日後的國君,但這件事情並沒有作為議案進行審議,僅保留在“想”的階段,並未實施。

國君死後,按照當時的繼位原則——立長不立幼,伯夷應該成為新的國君。可是他卻拒絕了,理由是這與父親生前的願望不符,說完他放棄了君位逃離了孤竹國,而叔齊也說我不能陷兄長於不義,說完也放棄了君位逃離了孤竹國。

商紂王統治下的區域顯然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兄弟兩個不斷流亡,他們決定去周國生活。彼時,周文王剛死,武王帶領軍隊討伐商紂王。半路他們遇上了,兄弟兩個指責武王不孝不仁,衛兵一聽不樂意,便起了殺意。軍師姜尚攔下衛兵,將兄弟兩個勸走。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王勝利,周朝取代了商朝。

伯夷和叔齊不恥於這種行為,發誓不再吃周朝的糧食,於是到首陽山上采薇菜吃,最後餓死在那裡。

《論語·述而》中有一段對話是關於這件事情。

子貢問孔子:如何評價伯夷叔齊?

孔子答:古之賢人也

子貢又問:他們不後悔嗎?

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

事實上,伯夷和叔齊並不支持商紂王,也不認同武王取代商朝,他們堅守的僅僅是心中的道義——孝和仁。在在幾百年後形成的儒家的價值觀裡,這種做法是正確的,符合儒家的根本道義。

然後儒家人卻忽略了一件事情,伯夷叔齊之所以謙讓國君之位,之所以流亡於國外,之所以指責武王,之所以餓死在首陽山,並非為了給後世留下榜樣,而是忠於自己的信仰。

三國時期,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劉備,並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並徐庶用計留在了許昌。

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去南陽,找諸葛亮,得到他可得天下。

下面,我們用三國演義中的說法來講這個故事。

劉關張帶著隨從去找諸葛亮,先是在路上聽到有人唱歌,歌詞的大意是南陽有個牛人在此隱居,劉備一聽,心花怒放,來對地方了。

等到了南陽城西二十里的臥龍崗,叩門,有門童出來。劉備開啟裝X模式

玄德曰:“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童子曰:“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啪啪啪,打臉……

“就說劉備來找”,這次終於接地氣了,但被告之當事人不在家,過幾日再來。

劉備鍥而不捨,一路過關斬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先後把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均、黃承彥誤認為成孔明先生之後,在某一天的下午,拱立階下幾個小時,終於見到真人,得嘗所願。

之後的劇情大家都知道了,兩個人就當前的全國局勢發表了看法,孔明先生從戰略高度提出幾點指導意見並夜觀天象得知妻子的姨夫劉表將不久於人世,劉備聽後如撥開雲霧看到青天,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再之後,劉備誠懇邀請諸葛亮出山,孔明表示不出,劉備使出絕招——開始大哭,“淚沾袍袖,衣襟盡溼”,於是諸葛亮半推半就答應了

這都是套路。

那一年,劉備47歲,而諸葛亮只有27歲,這個年齡放在現在,也就是畢業四、五年的大學生,混得好點的也就是剛剛進入公司的中層。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一出,三分之一的中國版圖將要改變

諸葛亮那年27歲,離開了南陽臥龍崗

如今的臥龍崗已經成為南陽市對外的著名景點,只是跟人們想象中的喧囂並不相同。它像一個不善良言談的老人,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平日裡市民早已經習慣了它的沉默寡言,老人在附近散步,提著籃子買菜的老太太走累了坐在伸出圍牆的樹蔭下歇息,裡面樹木眾多,小鳥在裡面盡情築巢,只有在節假日,它會迎來眾多的外地客人,長長的車隊停滿臥龍崗前面那條並不寬闊的小路。

當地人似乎忘記了,在1800年前,在這裡隱居的那個年輕人,那個“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的孔明生先,臨走時,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只是他再也沒有回來過,自此,臥龍崗上再也沒有聽到有人吟誦《梁父吟》。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那年27歲,離開了南陽臥龍崗

諸葛亮出山後214年後,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下《桃花源記》,隨手一揮,留下千年美好幻想。

桃花源記裡面的記載了一個不守信用的捕魚人,無意中闖入了一個世外桃源中。這個世外桃源中的生活,就像我們現代社會中城市人嚮往的終極生活形態,卻又像是出生於農村的人們兒時的記憶。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處處良田美景桑竹環繞,房屋整齊,交通便利,絕對沒有PM2.5,更重要的是,村民相處愉快,一片和睦。

捕魚人驚呆了

在接受了村民的盛情款待後,他了解了這個世外桃源的由來。

避難而來,與世隔絕。

數日過後,捕魚人辭歸,當地人再三叮囑:不足為外人道也

捕魚人嘴裡答應了,心裡在盤算著小九九。

出了村,找到船,在回去的路上處處留下記號,然後直奔太守那裡,告之情況——效應還真是高。

太守派人沿著記號尋找,最後無果而終。南陽劉子驥聽說後異常興奮,遂繼續尋找,至死未果。

陶淵明沒有交待捕魚人最後的結局,不過想來在古代社會,調戲太守一般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桃花源代表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樂土。

陶淵明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黑暗時期,夾在兩漢和隋唐之間,政治動亂帶來的後果就是人民常常處於恐慌之中,人們不確定自己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於是老莊思想盛行,人們在幻想中找到寄託,消極和悲觀成為主流社會形態。

陶淵明構畫的桃花源記,正是他的理想國度。人人生活安定,自食其力,和睦相處,沒有打擾,沒有貧困,怡然自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