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誕生於美國“鍍金時代”的私人非營利性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冬宮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但與其他三大博物館不同的是,大都會博物館是由私人創辦的非營利性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大都會博物館誕生於美國的“鍍金時代”,南北戰爭的結束為美國工業化發展掃清了障礙,紐約作為國際性大都市迅速崛起,而美國在經濟領域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它曾經的宗主國——英國。

在那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很多人一夜暴富,如:洛克菲勒、卡內基、JP摩根。但人們漸漸發現,財富的暴漲與藝術的匱乏已形成強烈的反差。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1870年,紐約的精英階層(銀行家、商人、藝術家等)發起了建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倡議。他們參照企業管理模式,設立了由私人投資、董事會管理的運營機制。旨在為美國人民提供藝術教育、構建文化認同,提升人民的道德與藝術欣賞能力。

1872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位於紐約市第五大道的一幢大廈內。在之後的幾年內,博物館的發起人之一終於和紐約市政府達成協議,得到了中央公園東側的一片土地作為永久館址。

1880年,位於第五大道和82號大街交界處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開幕。經過百年間數次擴建,如今的博物館佔地面積達8萬平方米,展覽面積達19萬平方米。

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了超過200萬件藝術品,共設18個展區,包含了古埃及、古希臘、非洲、南美洲、亞洲、歐洲、文藝復興、現代藝術等各時期、各領域的豐富藏品。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美國的歷史很短,英法在全世界燒殺搶掠時,它還只是個小弟。那大都會博物館中這海量的藏品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1、買

二十世紀初,美國經濟高速發展,那些在短時間內積累了鉅額財富的銀行家、商人們紛紛進入了藝術收藏領域。他們大把大把得花錢收購藝術品,之後又將其捐贈給大都會博物館。

博物館最早的藏品就是來自發起人們的私人收藏。金融大亨JP摩根擔任大都會博物館主席期間,捐贈數量迅速增加。亞洲展區的很多藏品則來自於洛克菲勒家族的捐贈。

除了接受私人捐贈外,大都會還設立了捐款基金,用來購買藝術品和文物。

2、援助獲贈

大都會博物館中有一個著名的場館:埃及館,這裡陳列著一座完整的埃及登杜神廟(Temple of Dendur)。該神廟為三千多年前古羅馬皇帝阿古斯特所建。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1965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壩,急需搬遷大量文物,美國得知後組織了一隊考古隊幫助埃及發掘保護文物。登杜神廟就是在瀕臨淹沒於水底時被搶救出來的,埃及將其贈送給了美國。

美國如獲至寶,於1968年將其按原貌重建於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3、仿

大都會的中國館中有一座蘇州園林“殿春簃”,它是由美國著名女作家亞斯特捐資興建的,她青少年時期曾隨父親在中國居住。這座蘇式庭院山石花木、曲徑通幽,精心複製了中國傳統古典園林藝術,凝聚了工匠們的心血。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直到現在,私人慈善家的捐贈還一直在延續。美國精英階層,憑藉著強大的財力和對藝術與歷史的執著追求,在大都會博物館中匯聚了全球文明的精華。

中國館的鎮館之寶《藥師經變》

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二樓中國館入口處,有一面巨大的彩墨壁畫,它就是中國館的鎮館之寶:《藥師經變》。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這是一幅來自於中國山西省廣勝寺元朝時期的壁畫,長15.12米、高7.52米,整幅壁畫氣勢磅礴,雖歷經七百餘年,顏色依然鮮豔。

據傳,這幅巨大的壁畫《藥師經變》是在1920年代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之時被一位僧人以1600大洋賣給了洋人,幾經輾轉後被一位美國藥學家收購,最後捐贈給了大都會博物館。

它是由幾百塊殘片拼接起來的,如今能成為大都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實屬萬幸。因為在大英博物館內,有一面五臺山清涼寺的明代壁畫,亦是該博物館中國館的鎮館之寶,而國內的清涼寺卻已在文革中被毀。

這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很短,不偷不搶,海量藏品從何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