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與生活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青年不同,小鎮青年普遍生活在鄉鎮村或有長期生活在鄉鎮村的經歷,他們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教育水平或許與城市青年相比稍顯遜色。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小鎮青年逐漸成為市場經濟中活躍的一級。新型城鎮一體化的快速推進讓他們成為了連接城市和農村的重要一環,線上經濟的迅猛發展讓小鎮青年成為了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他們不僅提供了巨大的下沉市場空間,還展現出強大的潛在消費力,小鎮青年將成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推動力。而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小鎮青年選擇在家鄉就業創業。又因疫情全球蔓延導致的外貿市場萎縮,很多剛返城復工沒幾天的小鎮青年們,又不得不在接到放假通知後返回家鄉。隨著在鄉青年人數的大幅提高,下沉市場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如此一來,疫情下小鎮青年們的生存狀態就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一、疫情中小鎮青年消費趨於理性;

隨著小鎮青年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加上一二線城市對於電商的需求趨於飽和狀態,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距離流量天花板越來越近;以及電商發展逐漸多元化,抖音、快手、自媒體大V等紛紛加入電商行裡,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些因素讓各大電商平臺開始將精力抽出來佈局三線城市以下,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天貓、淘寶每年都能實現超 1 億的消費者增長,其中高達 70% 的新用戶來自於下沉市場。另外,根據支付寶 2019 年國慶黃金週數據顯示,三線以下城市消費頻次同比增長 50% 以上,縣城消費頻次同比猛增近 90%,小鎮青年已經成為電商增長的新動力。

而在疫情期間,“直播”這一帶貨形式,進一步縮小了城際之間的差距。今年4月“小朱佩琦”直播帶貨火遍全網,央視名嘴朱廣權+口紅一哥李佳琦,2小時直播帶貨總價值超過4014萬元,吸引上千萬人觀看。根據阿里媽媽發佈《下沉市場洞察報告——時空脫域中的小鎮青年》,淘寶天貓整體成交額走勢依舊保持高速增長,而其中77%的品類,3-6線城市成交額增速超越1-2線城市。有資料顯示,中國三四線城市網民對直播電商的轉化率最高,達46.1%。這代表移動互聯網和便捷的消費場景,在線上消費上,不同線級城市的差距在縮小,提高了小鎮新青年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帶動了下沉市場的活力。

小鎮青年的線上消費潛力被不斷挖掘,線上的消費人數規模在逐漸擴大,增速超過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特別是85後、90後人群,人數增長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年輕人,貸款壓力明顯低於一二線城市年輕人,有更多充裕的資金用於消費。

但是,疫情下的小鎮青年是精打細算的年輕消費群體,購物時理智且剋制。根據極光大數據一項報告顯示,55.8%的年輕人表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生活必需品”,40.2%的年輕人表示“少買點,買好點”,39.6%的用戶主張“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說明年輕群體的消費傾向正在趨於理性和“有度”。近九成用戶會比價後再購買、近八成用戶會參與特價活動,年輕群體熱衷於精打細算。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二、疫情下,小鎮青年經濟壓力大;

(一)經濟壓力,讓疫情過後小鎮青年最想做的事情是工作賺錢;

58 同鎮《疫情影響下的中國下沉市場休閒娛樂洞察報告》顯示,疫情結束後,用戶最想做的事情是工作賺錢,佔比達到 48.43%。其根本原因來源於經濟壓力,雖然小鎮青年們房貸壓力小,但他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他們很多人都養成了提前消費的習慣。甚至有很多人因信用卡、花唄等額度不夠用,而抱著僥倖心理去借網貸。每當工資到手,就在信用卡和網貸之間挪來挪去,“拆東牆補西牆”,還完一有額度又馬上拿出消費。

而因這次疫情原因,很多小鎮青年都失了業,沒有足夠的固定收入,貸款就會出現‘連鎖’的逾期反應,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崩塌。

2月24日到3月8日,《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潛伏”到了兩個共計約有520人的貸款逾期交流QQ群裡。

這兩個群成立時間都不長,卻有著諸多共同點。近半個月是群裡人數增長最快的時期,而90後青年群體是這些群絕對的主力,佔比在60%左右;其次就是00後和80後青年,佔比總共在30%左右;其他年齡層分佈較少,一般不超過6%。從性別來看,男性的比例遠超女性,兩群男性的比例都在75%左右。

他們的地域分佈極廣,但約6成左右的群友都生活在小鎮上,而標註地在“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的群友們大多數也是到一線城市打工的小鎮青年群體。

群裡的聊天是熱鬧的,經常離開兩、三個小時就顯示“99+”。每天,他們都在忙著交流彼此被催收的經歷、請教同款網貸產品如何應對維權以及詢問哪裡還可以借錢渡過難關等。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二)疫情讓創業型小鎮青年面臨經濟危局;

這次疫情還讓投身創業隊伍的小鎮青年陷入經濟危局,尤其是對於餐飲、休閒娛樂行業的創業者來說更是如此。微信公眾號“商業街探案”三月份發佈的一篇文章,就專訪了一位陷入危機的創業小鎮青年:

文章主人公趙毅,在重慶潼南的滷汁飯快餐店已經因疫情關了將近兩個月,每個月幹賠2萬元不說,5個員工跑了4個,好不容易等到三月初復工,也因為不能堂食,只能靠著寥寥的外賣訂單度日。

趙毅說自己是個圖安穩的人,來自重慶潼南這個小地方,想賺錢但不願意冒險,投資要看自己是不是虧得起,寧可不賺,也不貸款。

可趙毅還是在試了一年餐飲後,賭了把大的:2019年12月中旬,因為自己剛開張的滷汁飯快餐店就是加盟了某連鎖餐飲品牌,效益非常好,趙毅和三個朋友乾脆連借帶湊,花了30萬拿下成都大區的代理,並在成都自己開了一家店。

拿到代理後很快就有加盟者前來洽談,這樣的情況令趙毅兄弟幾個非常高興。

拿到成都區域代理後,因為馬上就有商戶來談合作,趙毅他們有點膨脹。第一單遲遲定不下來,因為對方報的位置是成都最繁華的區域,因為加盟一般都有區域代理,加盟商拿下後就不會再開店了,而他們有個小心思,自己想在那地段開店,就一直在拖著。

結果拖著拖著就遇到了疫情,招商只能暫停,自己在重慶的店也關了,趙毅算了筆賬:自己的門店最多一個月損失2萬元,等於第一個月掙錢的都賠進去了。

而停業期間員工會不會流失,趙毅本來認為:“疫情期間,我們對於員工的工資是照常發的,並且我有和廚師簽訂合約,他走的話必須留一個月時間給我,我找到人以後他才能走,不然話我就直接扣一個月工資。而且我自己也被培訓過,製作方法我都知道,我自己也可以培訓人,所以人員這一塊完全不用擔心。”

但是在3月開工以後就發現自己想得太過簡單,5個員工除了簽約的廚師,其他服務員都以結婚、家裡有事等各種原因不再來上班了,趙毅只好臨時招了個服務員,但他覺得這未必是壞事,因為暫時還不讓堂食,真用不到這麼多人。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三、疫情下,小鎮青年困難中尋找機遇;

疫情過後,企業倒閉導致很多人失業,出現了自創業、副業和返鄉創業的高潮。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在老家發展農業、養殖業,藉助互聯網和直播風口,發展農村電商。還有一部分依然選擇去大城市發展,不過除了主業以外,很多人都增加了一到兩份副業,比如擺地攤、微商、互聯網分享種草、自媒體等。

(一)小鎮青年購買汽車的創業型消費顯著增長;

如今,好多人都有比如信用卡、花唄、房貸、車貸……諸多的透支消費行為,這次疫情,讓很多人的收入受到影響或者完全斷絕。為了儘快獲取收入,他們開始或兼職或全職的擺攤。

擺地攤是相對來說投入比較少,回收比較快的一種方式,並且不存在欠款,不會有資金流週轉期的問題。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企業整體回滿血之前,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而如今很多人擺攤都會買一輛價格實惠、實用性高的車,不僅來回運輸便捷,收放攤也很方便。

如果查看各大汽車集團的銷售數據可以發現,今年汽車增長的絕對主力是上汽通用五菱系列,長城M5,風駿,依維柯,江淮重貨和輕貨……這些車型主要是交叉車型和商用車。而這些車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空間大。這說明今年增長的汽車消費主要用於物流運輸、擺攤等賺錢用。

從汽車消費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的汽車消費主力是下沉市場的“小鎮青年”。而且小鎮青年們購買的車型主要用途是獲取收入,而非單純的消費,小鎮青年的創業型消費成了拉動我國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二)返鄉創業的小鎮青年越來越多;

以往,城市是小鎮青年的就業吸納器。但是,今年以來城市的工業和商業不斷收縮,導致小鎮青年城市就業的不斷萎縮,小鎮青年在鄉數量增加,使得他們不得不在本鄉尋找收入機會。這些小鎮青年們有在大城市打拼的經歷,視野較為開闊,在家鄉和大城市對比過程中,自然發現了很多機會。

再加上今年的黑天鵝下,很多企業沒撐過來。如今大家剛剛緩過勁兒來,對風險的接受度降低,一些賽道競爭會減少,一些市場機會、資產價值也都會被低估,正是創業好時機。

此外,農村電商、農家樂、連鎖餐飲、物流、經濟作物種植等也都是疫情後人們創業的熱點行業。

據58同城調查,疫情後選擇調整工作狀態的職場人員中,36.5%選擇回家鄉發展。其中,84.2%的回鄉發展職場人員是為了照顧父母。據報告顯示,66.6%的受訪職場人員把渴望家庭美滿、家人健康放在首位。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2020年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改變了不少職場人員的工作價值觀念,對於這些人員,身體健康,家庭團聚的重要性超過了個人發展、物質薪酬等其他方面。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四、小鎮青年的思想和生活狀況;

自從下沉市場引起社會關注以來,作為下沉市場主要構建者的小鎮青年就成為了重要研究對象。近日,人民智庫發佈的《小鎮青年的思想和生活狀況調查報告》,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研究了小鎮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

該報告將年齡在16-40歲之間,長期生活在縣鄉鎮村的受訪者定義為小鎮青年,又用多個題目將小鎮青年群體的類型進行了劃分:一直以來主要生活和工作在縣鄉鎮村的青年為“原住小鎮青年”,本次調查中佔比為11.1%;近一年主要生活在縣級市和鄉鎮村,且有過一年以上大城市工作經歷的為“迴流小鎮青年”,本次調查中佔比為23.4%;近一年主要生活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為“遊俠小鎮青年”,本次調查中佔比為65.5%。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該報告發現:

發現一:小鎮青年對個人和社會問題的關注呈現出共性與差異性。個人生活領域,子女教育問題與職業發展問題受小鎮青年的關注程度較高;社會生活領域,食品安全問題是小鎮青年的共同關注。

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一直以來,您最關注的個人問題是什麼?”時,“提拔、升職等職業發展問題”受到青年群體的普遍關注,在不同小鎮青年群體和城市青年群體中均列前三位。進一步分析顯示,職業問題更受城市青年和遊俠小鎮青年的關注。而“入學難、升學難等子女教育問題”更受迴流小鎮青年的關注。比較而言,小鎮青年對婚戀、養老、親子等問題的關注度較低。

在社會生活領域,本次調查發現,無論是目前居住在鄉鎮的迴流小鎮青年和原住小鎮青年還是當前生活在城市的遊俠小鎮青年,食品安全問題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問題。這一方面反映出小鎮青年對於安全問題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基本民生問題在鄉鎮村等基層治理末梢還存在很多改進空間。此外,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也得到小鎮青年的廣泛關注,原住小鎮青年和遊俠小鎮青年對此問題的關注度最高,顯著高於城市青年。在基本民生領域的推進城鎮化進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發現二:看劇、玩遊戲、網購和看書是小鎮青年最主要的業餘活動,視頻類、社交類和遊戲類應用是平常最愛使用的三類軟件。

關於小鎮青年的業餘生活,調查結果顯示,不同青年群體的業餘生活模式差別不大,看劇、玩遊戲、網購、看書是青年人的共同愛好,在小鎮青年中這一比例分別為52.2%,50.2%、43.5%、43.2%,小鎮青年玩遊戲的比例略高於城市青年(46.6%),而城市青年在看劇(56.3%)、網購(48.9%)和看書(47.0%)上的比例略高於小鎮青年。

關於小鎮青年手機軟件使用情況,根據4月底發佈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今年3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64.5%。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佈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城鄉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均超九成。可見,網絡生活已經成為青年群體的一個重要部分。本次調查顯示,視頻類軟件是小鎮青年平時最常用的應用軟件(63.9%),其次為社交類(52.7%)、遊戲類(46.0%)和新聞類(45.5%)。知識類(29.5%)和購物類(17.6%)軟件的使用比例不高。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本次調查顯示,小鎮青年是進城人口的主力,有近八成(78.5%)的小鎮青年表示,身邊的同齡人有一半以上選擇去大城市發展,僅有兩成左右的小鎮青年表示周圍同齡人進城發展的少。對於留在當地的原住小鎮青年而言,當問及“對去大城市發展有什麼看法”時,僅有8.2%的人從沒想過去大城市,有52.3%的人表示“曾想去,但沒去”,也有近4成的人表示“打算去”(39.5%)。

關於小鎮青年為什麼選擇留下來,調查結果顯示,家人和朋友都在當地(30.3%)是原住小鎮青年還沒有去大城市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有23.6%的人認為“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沒必要出去了”,有16.4%的小鎮青年表示“家鄉有更好的社會資源”,也有14.9%的人表示“還沒有做好思想準備”。

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一部分是在大城市工作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到小鎮的“迴流小鎮青年”,他們選擇回鄉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需要回家贍養父母”(28.9%)。隨著小鎮發展的越來越好有23.5%的人表示“回家鄉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一些負面因素如“在大城市未能獲得充分的社會保障”(18.2%)和“大城市沒有很好的社會資源”(10.9%),也是讓小鎮青年迴流的部分原因。而一些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如“飲食、生活方式難以融入”則選擇的比例相對較低(4.1%)。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發現四:小鎮青年認為能力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迴流小鎮青年對工作滿意度最高,而原住小鎮青年的工作滿意度最低。

傳統上,鄉鎮村屬於熟人社會,更看重人際關係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然而本次調查發現,相較於關係,當前的小鎮青年更看重個人能力在社會生存中的重要性。當問及“您覺得在家鄉比較成功的人更多的靠什麼”時,無論是原住小鎮青年還是迴流或遊俠小鎮青年,“能力”都是各類青年群體最看重的因素(86.7%)。關係(67.0%)、運氣(57.0%)、相貌(21.8%)分列第二至第四位,能力因素比關係因素高出近20個百分點。

調查結果顯示,迴流小鎮青年對工作的滿意度最高,其次為遊俠小鎮青年,而原住小鎮青年的工作滿意度最低。迴流小鎮青年和遊俠小鎮青年均在鄉鎮和城市工作過,對兩個不同的生活空間差異和各自的優勢有著切身的體會,無論是選擇迴流到小鎮還是繼續待在城市,選擇背後更多是經過比較做出的決定,因此這可能是迴流小鎮青年和遊俠小鎮青年工作滿意度相對較高的原因。

具體而言,在工作意義感知方面,有71.1%的迴流小鎮青年表示自己的工作比較有意義或者非常有意義。在問及“考慮到您的能力和工作狀況,您認為您目前的收入是否合理”時,有67.2%的迴流小鎮青年表示比較合理或者非常合理,高於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而在預期未來三年收入有多大程度增長的問題中,迴流小鎮青年(53.4%)認為會增長的比例也最高,城市青年對未來三年收入會上漲的預期最低(41.1%)。

發現五:總體來看,小鎮青年對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中等偏上水平。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小鎮青年在生活壓力上呈現出分化的趨勢,有一半的小鎮青年表示“壓力適度,還能夠承受”(46.8%)或“完全沒有壓力”(5.9%)。從受教育水平來看,學歷在大學本科以上的小鎮青年感受到的壓力普遍低於大專、高中/中專和初中學歷的受訪者。大學本科學歷中有41.0%的人表示自己壓力比較大或者非常大,這一比例在初中學歷的小鎮青年中為59.1%。

我國近些年大力發展小鎮經濟、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小鎮居民的生活水平與之前有了很大進步,城鎮文明程度也隨之不斷提高。黨中央進一步提出要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總體而言,小鎮青年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在中等偏上水平(滿分為5分),三感水平均高於城市青年,分別為3.69分,3.70分和3.84分。

發現六:理性和節儉是小鎮青年消費的主要特徵,原住小鎮青年雖然節省,但存不下錢的比例也更高。

調查結果顯示,各類型青年群體消費模式趨於一致,理性和節儉是他們主流消費心態。就三類小鎮青年而言,遊俠小鎮青年的理性消費觀念最高(57.5%),節儉消費觀念最低(27.4%),而原住小鎮青年的情況恰好相反,其節儉消費觀念在三類小鎮青年群體中最高(39.5%),而理性消費觀念相對最低(46.7%)。

當問及“你每個月能存下多少錢”時,有一半的迴流小鎮青年(50.2%)和遊俠小鎮青年(50.0%)表示能存一半甚至更多的錢,而城市青年(45.2%)和原住小鎮青年(42.1%)在這一選項的比例相對較低。原住小鎮青年中表示“基本存不下來”或者“不僅存不下來還會花超”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群體9到13個百分點。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發現七:迴流小鎮青年認為政府管理能力、社會保障能力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是家鄉提升最多的地方;原住小鎮青年對收入和醫療等基本生活保障的期待更高。

調查結果顯示,迴流小鎮青年對家鄉的變化評價最高,其次為“遊俠小鎮青年”。對迴流小鎮青年來說,政府管理能力(90.5%)、社會保障能力(90.3%)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90.1%)是他們認為家鄉提升最為明顯的三個地方。而原住小鎮青年對家鄉當地各方面的發展情況評價相對最低,讓其感到提升最少的是居住環境(83.1%)、經濟發展水平(87.1%)和社會保障水平(88.7%)。

對於家鄉未來的期待,總體來講“工資收入”“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是青年群體最希望未來能夠改善和提升的內容,分別有46.7%、45.6%和45.5%的人有所提及,“文化教育”(43.4%)和“住房條件”(39.7%)選擇的比例也在四成左右。從不同群體來看,原住小鎮青年對“醫療保障”(47.7%)、“工資收入” (47.2%)和“文化教育”(46.2%)方面的需求更為迫切,而對“住房條件”(36.4%)、“文化娛樂設施”(22.1%)、“城市綠化水平”(32.8%)等生活環境方面的需求則明顯低於其他群體。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迴流小鎮青年對居住生活環境和質量有著更高水平的要求,在“社會福利”(45.9%)、“綠化水平”(35.4%)、“社會治安水平”(36.7%)方面的期待比其他兩個群體更高,同時在“文化娛樂設施”(31.1%)、“居民素質”(34.5%)等城鎮軟實力方面的期待度也比原住小鎮青年要高一些。

疫情下的小鎮青年生存狀態觀察及人力資本流動趨勢探析

五、觀點和小結。

綜上所述,雖然這次疫情讓很多小鎮青年失業或者降低收入,甚至還導致資金鍊斷裂,信貸逾期等,但也讓他們的消費習慣趨於理性,對於存錢的需求也大大加強。這次疫情還導致城市就業市場萎縮,進一步加快了近幾年出現的迴流趨勢,並且這次迴流人員在文化層次、年齡等方面要更加優質。小鎮青年對子女教育問題、職業發展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普遍關注度較高。小城青年的娛樂活動主要是看劇、遊戲、網購和看書,比大城市青年相對較少。小鎮青年留在或者返鄉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因素,但如果有機會,去大城市發展依然是小鎮青年首選。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小地方是人情社會,但小鎮青年更認為能力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工作滿意度方面,迴流小鎮青年要比原住小鎮青年的工作滿意度高。總的來看,大多數小鎮青年經濟壓力相比大城市要小,讓他們在電商購物、餐飲娛樂等小面額消費方面購買力更大。但由於工資水平相對較低,也存不了多少錢,抗風險能力較弱,所以他們對於收入和醫療方面的基礎生活保障期待值更高。

筆者認為,九十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巨大的收入差距,加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發達地區的虹吸效應,讓全國的中高端人力資本和基礎人力資本,不斷向京津地區、長三角、珠三角聚集。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交通運輸方式的更加高效、便捷,在空間方面極大地解放了人力資本,讓人力資本可以不必拘泥於固定的辦公地點,流動更加方便;加上國內各區域間人力資本,特別是基礎人力資本的工資水平差距在不斷縮小,一二線城市的生存成本卻極速提高,人才虹吸效應隨之不斷減弱,“逃離北上廣”趨勢日漸明顯;再加上近幾年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以及近年電商、物流、旅遊等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隨著一二線城市日趨逼近流量天花板,而佈局下沉市場,家鄉中高端和基礎就業崗位增多。這些都促使,近些年小鎮青年流動呈迴流的趨勢。

而這次疫情,讓人們能夠停下來,思考以後的打算。也刺激了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直播電商等行業的興起,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參與到其中。加上在這次疫情中,城市越大、風險越高,也讓很多剛剛渡過疫情的人產生顧慮。再加上本就趨於飽和的城市工作崗位,因這次疫情而大量減少,以及各地相繼出臺更加豐厚的返鄉就業創業政策,這些因素進一步促進了小鎮青年迴流的趨勢。

總體來看,未來人力資本的流通會更加自由和頻繁,各地對於人力資本的獲取,或者採用其服務的成本也會越來越低。這有利於更加充分的發揮人力資本價值,以創造更多社會價值,實現個人價值。也有利於各區域間人力資本的平衡,從而讓西部開發、中原崛起等國家戰略,有足夠的人力資本去支撐,以便更快、更好的,整體全面地提升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

綜上所述,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和疊加疫情的影響,泛“小鎮青年”(含三四線城市)的人群基數或將在近幾年大幅增加,而小鎮青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將增加。對於大部分身處一二線城市的企業來說,小鎮青年的去留也將直接影響其基層崗位人員的質量和生產力。因此,如何提升小鎮青年的滿意度將變得至關重要;而對於那些地處三四線及以下的企業來說,則是人才利好,如何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吸引和把握好更多優質“小鎮青年”也變得至關重要。

而隨著本輪人力資本的流動,小鎮青年也或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承擔著社會最基本的運營,如何更好地理解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價值,也將成為人力資本激勵的重要議題;而“小鎮青年”可能迴流加劇背後所隱藏的產業遷移可能或者升級,或許更加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